陈丽娜
- 作品数:61 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Ⅱ型糖尿病大鼠发病过程中肝、脑组织NO和NOS变化的研究
- <正>实验目的:近年来,一氧化氮(NO)在神经生理和神经病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被认为是连接糖尿病神经病变代谢学说和血管学说的桥梁。而肥胖所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的高血脂,高血糖需在肝中代谢,因此Ⅱ型糖尿病患者常伴...
- 陈丽娜魏丽高佩琦许艳朱翔
- 文献传递
- 整合冠心病风险SNPs功能及分子网络特征筛选疾病易感基因
- 2016年
- 目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由多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本文从遗传因素和分子互作模式识别新的冠心病易感基因。方法:结合冠心病群体遗传SNPs数据和PPI数据,通过群体遗传数据的风险评估、功能SNPs的判定和PPI网络基因的分类,以功能SNPs属性、网络拓扑属性和基因功能属性为特征,利用两步分类的方法筛选新的冠心病易感基因。结果:获得了69个新的冠心病易感基因,其中43个被文献证实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识别的新的易感基因注释的KEGG通路中有很多是已知的易感基因所没有注释到的,如MAPK signaling pathway,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和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等,其中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被证实是CHD发展的关键通路。结论:应用本文提出的整合筛选策略,能识别与冠心病相关的新的易感基因,可为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周艳艳朱莉娜谢瑞强姜晶陈彬彬史宇晨李琬何月涵黄昊李怡然陈丽娜
- 关键词:PPI网络易感基因
- 糖网明抗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糖网明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糖尿病未治疗组、糖尿病糖网明治疗组,180d后处死大鼠,取血测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大鼠视网膜凋亡细胞,光镜观察。结果:糖尿病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红细胞AR活性及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均显著升高,糖网明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这些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糖网明通过降低AR活性,抗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 高昕媛匡洪宇邹伟黄淇陈丽娜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药治疗细胞凋亡醛糖还原酶
- 稳恒磁场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神经细胞影响的研究
- 为了进一步探讨稳恒磁场对脑神经细胞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对大鼠幼鼠脑皮质神经细胞作为试验的对象,以便为揭示稳恒磁场对脑神经细胞的生物效应提供理论依据,从实验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磁场对神经细胞的危害性,对认识磁场的影...
- 陈丽娜赵研张良才陈海燕马波朱翔何月涵
- 关键词:稳恒磁场体外培养脑神经细胞生长发育
- 文献传递
- 调节源口服液对高脂大鼠血脂、红细胞膜流动性与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 1998年
- 以外源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研究调节源口服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 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脂质过氧化物(LPO)及红细胸膜流动性的影响。 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高脂血症大鼠血浆TC和LPO水平 显著升高(P<0.001),膜流动性显著降低(P<0.02)。服用调节源口服液(主要成 份为黄芪多糖)10日后,血浆 TC和 LPO水平显著降低(P<0.001),膜流动性显 著升高(P<0.01)。其结果证实了调节源口服液在降低血脂,提高红细胞膜流动 性,抗氧化方面作用显著。
- 许艳王岩朱翔马波陈丽娜高佩琦
- 关键词:高脂血症LPO
- 糖网明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糖网明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糖网明治疗组,180d后处死大鼠,取血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大鼠视网膜凋亡细胞,光镜观察。结果:糖尿病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红细胞膜流动性下降,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均显著升高,糖网明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这些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糖网明通过改善红细胞膜流动性,抗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 高昕媛匡洪宇邹伟黄淇陈丽娜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细胞
- 基于显著表达差异三元组识别缺血性心肌病易感基因
- 2018年
- 目的基于系统生物学理论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识别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易感基因。方法从包含缺血性心肌病和正常样本的测序数据获得各样本的mRNA、miRNA和lncRNA的表达数据,在疾病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构建显著表达差异三元组,将其中富集到疾病相关功能类中的差异基因作为疾病候选易感基因。进一步将在疾病相关功能类中且单一和组合均能较好区分疾病和正常样本的候选易感基因作为缺血性心肌病易感基因。结果结合高通量基因组信息和功能性分析,识别出了8个缺血性心肌病易感基因,其所在显著表达差异三元组也能够有效地分类样本。结论识别出的缺血性心肌病易感基因有助于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疾病机制的研究。
- 邹宇情宋朝娜王亚辉冯玉炎胡二强陈丽娜李琬
-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易感基因三元组
- 基于功能一致性预测冠心病致病基因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为了解疾病致病机理和改进临床治疗,基于功能一致性挖掘潜在的疾病致病基因。方法:本文基于功能一致性基因的共定位特性,结合蛋白质互作网络拓扑结构,获取疾病候选基因集,并通过GO及KEGG功能富集分析方法进一步筛选,预测出新的致病基因。结果:挖掘得到的59个冠心病致病基因通过文献证实绝大部分基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着联系。结论:本方法具有可行性,研究者能够在此基础上很好地进行疾病致病机理的研究。
- 孙立中张良才陈丽娜赵研尚玉奎王倩
- 关键词:蛋白质互作网络
- SOD、MDA和NO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阶段和糖尿病晚期阶段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 <正>目的:测量早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长期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SOD, MDA和NO的含量,观察氧化应激状态和NO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的作用。方法: 用黄嘌呤氧化酶法,亚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对75例2型糖尿...
- 何月涵吴锡链陈丽娜高佩琦马波
- 文献传递
- 基于共表达网络研究巨噬细胞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机理。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一组人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单核细胞转录组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Bicor相关方法分别构建基于正常和疾病样本差异基因共表达网络,用ClusterOne挖掘疾病候选功能模块后进行富集分析,对模块之间重叠度及功能富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疾病和正常网络中分别得到3个功能相关模块,共富集到11个功能类,从正常到疾病状态中模块间基因存在差异,富集到的功能类也存在差异。结论不同模块中基因的突变、凋亡、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等在巨噬细胞致AS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赵宏群张一骅李琬何月涵吕俊杰黄昊陈丽娜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