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楣
- 作品数:24 被引量:23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合并腹壁韧带样瘤误诊1例分析
- 2011年
- 对妊娠合并腹壁韧带样瘤误诊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例分析如下。
- 陆晓楣卢淮武周晖刘畅浩王丽娟刘颖琳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肿瘤腹壁误诊
- 电针干预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常规组,各5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尿管和膀胱冲洗,第8天起每天用TDP照射腹部30 min,连续5天。电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于术后第8天-第12天采用电针治疗,穴取三阴交、足三里、外关、水道、归来等。比较2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时间、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和住院天数。结果:电针组术后第14天膀胱功能恢复、尿潴留、尿失禁人数分别为51例(51/55)、4例(4/55)、0例,第28天分别为53例(53/55)、2例(2/55)、0例;常规组第14天分别为27例(27/55)、25例(25/55)、3例(3/55),第28天分别为43例(43/55)、11例(11/55)、1例(1/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4天膀胱功能恢复者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平均尿流率比较,电针组均优于常规组(P<0.01或P<0.05);电针组术后住院天数为(21.1±3.3)天,常规组为(25.5±3.5)天,电针组明显短于常规组(P<0.01)。结论:电针疗法可以促进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的及早恢复,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有益于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和缩短住院天数。
- 易伟民李建军陆晓楣金丽玲潘爱珍邹燕琴
- 关键词:电针子宫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膀胱疾病排尿障碍
- 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5
- 2012年
-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IB1期的宫旁转移率以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的低危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149例宫颈癌IB1期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宫旁浸润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宫旁转移率为5.4%。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淋巴脉管浸润(LSVI)、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阴道累及、宫体累及情况可能与宫旁转移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HR:26.95,95%CI:2.32~313.41)与LSVI(HR:47.6,95%CI:2.561~886.32)是宫旁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LSVI(-)+淋巴结(-)的患者宫旁转移率为0。【结论】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率较低,淋巴结阴性并且无脉管浸润的患者可考虑实施损伤较小的手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待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 卢淮武王丽娟谢玲玲钟沅月陆晓楣林仲秋周晖
- 关键词:宫颈癌
-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结扎淋巴管对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7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盆腔淋巴囊肿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细针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剂、中医中药、手术治疗等均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对这部分患者而言预防更重要。本研究通过比较在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结扎和不结扎盆腔淋巴管断端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情况,以期寻找能更有效预防盆腔淋巴囊肿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接受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排除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疾病以及低蛋白血症放疗史,随机分为结扎组(19例)与开放组(20例)。结扎组用丝线结扎患者两侧腹股沟深淋巴管、闭孔近端淋巴管、闭孔远端淋巴管、髂总淋巴管、髂内外静脉交叉处淋巴管,开放组则对两侧淋巴管不做结扎处理。于术后第1、4、12、24周分别行盆腔B超检查了解淋巴囊肿形成的情况。结果:两组在病理类型的分布、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体重指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拔管时间和首次住院时间、术后总引流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术后第1周淋巴囊肿形成率高于结扎组(60.0%∶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术后第4周(55.0%∶31.6%)、第12周(45.0%∶16.7%)、第24周(27.8%∶20.0%)淋巴囊肿形成率高于结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口感染、会阴水肿、下肢水肿、发热、肠梗阻、深静脉血栓形成、尿路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结扎腹股沟深淋巴管、闭孔近端淋巴管、闭孔远端淋巴管、髂总淋巴管、髂内外静脉交叉处淋巴管在近期能够较有效地防止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成,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卢淮武周晖彭永排张丙忠陆晓楣王丽娟林仲秋
- 关键词:妇科肿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 宫颈癌及宫颈重度上皮内瘤变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特征分析
- 本文对宫颈癌及宫颈重度上皮内瘤变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CINⅢ旁组织和宫颈癌旁组织都只有5个的拉曼峰;在癌变过程中,DNA大量复制,核酸峰1081cm<'-1>处向高波数移动1-2cm<...
- 陆晓楣
- 关键词:宫颈肿瘤肿瘤诊断上皮内瘤变光谱特征
- 文献传递
-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
- 目的:比较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和年龄大的患者(>35岁)的病理特点和预后差异,初步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特点。<br>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小年龄≤35岁(研究组)患者与大年龄&g...
- 陆晓楣李晶刘畅浩卢淮武王丽娟林仲秋
- 关键词:宫颈癌预后因素病理特点肿瘤分化
- 分割剂量射线照射富集宫颈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分割剂量射线照射的宫颈癌Hela细胞表达肿瘤干细胞相关蛋白情况及裸鼠体内成瘤能力,探讨经此法富集宫颈癌肿瘤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Hela细胞分组接受分割剂量分别为2、4、6、8、10及12 Gy的射线照射,总照射剂量24~42 Gy。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照射组及对照组细胞的ABCG2、CD44及CD133表达率;各组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检测其体内成瘤能力。【结果】各照射组细胞的ABCG2表达率均明显上调,以Hela-R2组(4 Gy×10次)细胞的表达率最高[(46.89±1.20)%],且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各组细胞的CD44及CD133表达率变化均无明显趋势;Hela-R2组细胞的裸鼠体内成瘤能力最高,其次为Hela-R5组(10 Gy×3次)。【结论】分割剂量射线照射可在体外富集宫颈癌肿瘤干细胞,以分割剂量为4 Gy组富集效果最好,诱导Hela细胞株表达ABCG2显著上调,及提高其裸鼠体内成瘤能力。
- 谢玲玲卢淮武钟沅月吴妙芳陆晓楣姚婷婷林仲秋
- 关键词:HELA细胞肿瘤干细胞
- 宫颈绒毛状腺癌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卢淮武周晖陈勍陆晓楣王丽娟孙小丽林仲秋
- 关键词:宫颈肿瘤
- 宫颈病变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特征分析
- 2010年
- 目的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进行光谱测量,探讨宫颈癌组织与宫颈重度上皮内瘤变(CINⅢ)组织的光谱特征,为光谱测量在早期诊断宫颈癌中的使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09年8~12月于我院就诊的宫颈鳞癌及CINⅢ患者各20例,患者经手术切除或活检获得病变组织,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分别进行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测定。取其相应病变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也进行上述光谱的测定。被检测的组织相应分为四组:宫颈鳞癌组织20例,宫颈鳞癌旁组织20例,CINⅢ组织20例,CINⅢ旁组织20例。结果宫颈癌病变组织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与癌旁正常组织、CINⅢ组织、CINⅢ旁组织的光谱存在明显差异。红外光谱显示:除宫颈癌组织外,其余三种组织的光谱外观相似。宫颈癌组织具有特征性的971cm-1峰位,而CINⅢ组织、CINⅢ旁组织及癌旁组织,在971cm-1附近未检测到峰的出现。拉曼光谱显示:CINⅢ旁组织和癌旁组织光谱极为相似,宫颈癌组织与之不同,1639cm-1处振动峰为宫颈癌组织特征峰,CINⅢ组织和癌旁组织在1639cm-1附近未检测到峰的出现。结论癌组织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具有特征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仪有望用来区分宫颈癌病变与正常宫颈组织,成为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新方法。
- 陆晓楣刘畅浩卢淮武周晖陈慧林仲秋
- 关键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 超声引导下注射沙培林治疗盆腔淋巴囊肿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下注射沙培林治疗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57例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出现盆腔淋巴囊肿,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淋巴囊肿穿刺,抽出囊液后注入沙培林4Ke,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7例患者71个囊腔均一次超声引导下成功完成穿刺抽液及沙培林注射治疗,治愈率为85.9%(61/71),复发率14.1%(10/71)。复发10个囊肿1周后再次注射同样剂量沙培林,治愈7个,3个复发,囊肿较小,随访3个月未见增大。结论沙培林经超声引导下治疗术后盆腔淋巴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部分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
- 张莘周力学彭永排周晖陆晓楣卢淮武张丙忠
- 关键词:超声检查介入性治疗淋巴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