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克定 作品数:86 被引量:600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大型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空间分布、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6 2015年 通过采集珠三角东部某市大型垃圾焚烧厂周边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各样品中Cd、Pb、Hg、As、Cr、Cu、Ni、Zn和Co等9种重金属含量,研究了重金属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别为Cd(0.183±0.07)mg·kg^-1、Pb(34.8±18.7)mg·kg^-1、Hg(0.081±0.028)mg·kg^-1、As(11.5±9.1)mg·kg^-1、Cr(31.5±19.1)mg·kg^-1、Cu(17.6±12.3)mg·kg^-1、Ni(7.13±4.20)mg·kg^-1、Zn(82.4±44.2)mg·kg^-1、Co(3.37±3.08)mg·kg^-1。其中,Hg和Zn的含量分别超出广东省土壤历史背景值1倍和2倍,其余重金属含量与背景值相差不大。综合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以将9种重金属分为4类。Cr、Ni、Cu、Co的分布特征极为相似,且相互之间有极显著相关性,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其来源主要为土壤母质。As、Zn、Pb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但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元素间联系不紧密,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其来源与土壤母质和多种人类活动污染有关。Cd和Hg的空间分布特征均显示这两种重金属与垃圾焚烧厂存在联系,Cd与垃圾焚烧厂存在一定联系,而Hg与垃圾焚烧厂存在较强联系。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该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不高,多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范围为51~269.79,Hg和Cd对RI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52.33%和18.30%。研究表明,垃圾焚烧厂周边表层土壤Hg具有独特的环境污染特征,在垃圾焚烧厂周边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中,Hg污染应受到重点关注。 赵曦 黄艺 李娟 成功 宋丽红 陆克定 宁冲关键词:重金属 汞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 土壤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珠江三角洲秋季典型气象条件对O_3和PM10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30 2014年 利用化学传输模式(CMAQ)系统对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2008年秋季的气象场、O3和PM10的污染状况进行模拟,研究典型气象条件对O3和PM10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年秋季珠三角受冷空气过程影响,污染特征具有周期性,冷空气过境期间空气质量良好,冷空气过境前期和回暖期污染严重。1)过境前期如处于冷锋前部型天气控制下,珠三角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混合层高度较低,早晨累积前日夜间生成的PM10,造成珠三角北部和中部污染;O3日间和PM10夜间污染区域分布在偏北风的下风向,造成珠三角南部污染。2)过境前期如处于高压底部型天气控制下,将形成逆温层,垂直输送较差,O3和PM10沿着东北风向水平传输,造成珠三角西南部污染。3)回暖期通常处于变性高压脊型天气控制下,珠三角近地面形成逆温层,受静小风影响,水平输送较差,导致O3和PM10的污染分布在珠三角西部、西北部和中部源排放区,造成持续性局地污染。 张浩月 王雪松 陆克定 张远航关键词:O3 PM10 大气氧化性与空气质量关系的量化研究进展 2022年 大气氧化性(AOC)亦称大气氧化能力,是地球大气自洁净的核心能力.AOC是大气重要的特征之一,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入探讨和对其指标的量化描述.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域大气氧化能力与空气质量的定量关系及调控原理"(项目编号:2017YFC0210000)的资助下,开展了一系列大气化学理论探索,并在AOC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进展. 王跃思 刘子锐 王格慧 唐贵谦 陆克定 胡波 王珊珊 李国辉 安兴琴 胡启后 何凌燕 张芬芬关键词:空气质量 地球大气 大气化学 基于铵根-电离质谱法检测VOCs氧化中的RO_(2)自由基及其他产物 2024年 准确识别和定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氧化中间产物(包括闭壳产物和有机过氧自由基RO_(2)),对于厘清其降解机理和实现二次物种精准模拟与精细化管控十分关键.本研究基于最新开发的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结合高选择性的铵根离子加成模式,发展了铵根-电离质谱法(ammonium chemic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NH_(4)^(+)-CIMS),成功实现了对不同种类的RO_(2)自由基以及含氧VOCs物种的高灵敏度检测.通过自主搭建的标定系统,实现了基于质谱法测量RO_(2)自由基的直接标定,有效降低了由于灵敏度替代造成的测量不确定性.该套系统首先应用于近实际大气条件下α-蒎烯臭氧氧化体系的研究,共检测到13种一代反应产物,包括5种RO_(2)自由基和8种闭壳物种,其中来自OH氧化反应生成的过氧自由基C_(10)H_(17)O_(3)占比最大,臭氧氧化α-蒎烯生成的过氧自由基C_(10)H_(15)O_(4)发生多步自氧化及双分子反应,生成含更高氧数的过氧自由基和闭壳产物,证实了α-蒎烯自氧化反应通道的重要性.现有大气化学机理可基本捕捉α-蒎烯臭氧化反应的产物分布,但不同氧化通道产物的相对占比受模型设置的反应速率和反应通道分支比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此外,氢摘取通道可能对OH自由基氧化α-蒎烯具有重要贡献,但机制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展示的NH_(4)^(+)化学电离质谱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低检测限等优点,特别是对中等氧化程度的闭壳产物和RO_(2)自由基的检测.未来,这套系统有望在更复杂的大气环境中揭示VOCs的演化规律和降解机制,为大气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李洋 马雪飞 陆克定 高越 许伟光 杨新平 张远航HO_(2)非均相摄取系数的测量与参数化 2021年 HO_(2)自由基与环境大气气溶胶的非均相反应是HO_(2)自由基的重要汇之一,对大气氧化能力有重要影响,对大气颗粒物的物化性质等进一步产生影响。HO_(2)的非均相反应过程的定量描述对不同地区大气氧化性与臭氧生成能力等问题的探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不同研究小组测量的摄取系数可相差3到5个数量级,深入探究不同条件下不同种类气溶胶对HO_(2)自由基的非均相摄取机制,对摄取机制进行参数化表达,并准确测量摄取系数是量化其环境影响的关键。本文深入介绍了HO_(2)非均相摄取的原理与参数化表达,总结了已有的研究结果与进展,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此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与展望。 宋欢 邹琦 陆克定关键词:自由基 非均相反应 气溶胶 我国硝酸盐污染成因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强有力的大气污染减排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冬季细颗粒物污染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全国PM2.5 质量浓度逐年下降. 王海潮 陆克定关键词:硝酸盐 污染成因 雾霾 高NO<sub>2</sub>低NO大气中NO浓度在线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高NO<Sub>2</Sub>低NO大气中NO浓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包括臭氧生成单元、连接管清洗单元、采样管,其后依次连接反应仓、NO<Sub>2</Sub>测量仪、第二质量流量计和第一气泵;连接... 陆克定 王海潮 张远航文献传递 广东某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9种重金属的迁移特征 被引量:14 2015年 采集广东某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一期(WI-A)和二期(WI-B)的进厂垃圾、渗滤液、飞灰、底渣和烟气样品,分析了各样品中砷、镉、钴、铬、铜、汞、镍、铅、锌共9种重金属含量,研究重金属的迁移特征。结果显示,9种重金属呈现4类不同的迁移特征,钴、铜、镍、铬主要迁移至底渣中,锌、砷、铅主要迁移至底渣和飞灰中,镉主要迁移至飞灰中,汞主要迁移至飞灰和烟气中。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尘器的组合对除汞以外的重金属治理效果明显。WI-A和WI-B垃圾中的汞分别约有28%、37%随烟气排到环境中。 赵曦 李娟 黄艺 陆克定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 重金属 垃圾成分 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产业园恶臭源成分特征及指纹谱研究 被引量:4 2021年 通过采集华南某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产业园内13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恶臭源空气样品,分析32项恶臭指标,研究了恶臭物质浓度水平、嗅觉特征和生态环境风险特征。结果表明,除三甲胺、戊醛和甲基异丁基酮外,其他29项指标均在全部或部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恶臭源中检出。在29项检出指标中,乙酸、丙酸、乙醇、二氯甲烷、丙酮、氨和甲苯浓度较高。各设施的含硫化合物(甲硫醇、硫化氢、甲硫醚)、酸类(乙酸、丙酸)和α-蒎烯的阈稀释倍数普遍较高,部分设施的氨、丙苯、乙醇、丙醛、丁醛和柠檬烯等浓度超过嗅觉阈值;阈稀释倍数前5的物质分别为乙酸、甲硫醇、丙酸、α-蒎烯和硫化氢,最大值分别为625.00、254.29、112.23、73.10和22.83。各设施恶臭源理论臭气浓度为118.92~931.24,理论臭气浓度最低的为DJ危险废物处理厂,最高的为RFH生活垃圾填埋场。各设施的酸类(乙酸、丙酸)、含硫化合物(甲硫醇、硫化氢)、醇类(乙醇、异丙醇)、氨的浓度与环境目标值(AMEG)稀释倍数普遍较高,部分设施的氯仿和二硫化碳浓度超过AMEG,AMEG稀释倍数前5的物质分别为乙酸、甲硫醇、丙酸、氨和异丙醇,其最大值分别为476.19、14.83、13.18、8.05和4.44。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产业园指纹谱,包含了乙酸、丙酸、乙醇、二氯甲烷、丙酮、氨等共性指标和硫化氢、甲硫醇、丙苯、α-蒎烯、氯仿等差异化指标,差异化指标的分歧系数整体大于0.3,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应用潜力。 赵曦 丁成钢 吴姗姗 熊波文 陆克定关键词:恶臭 指纹谱 西安市大气臭氧污染光化学特征与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9 2021年 汾渭平原是我国综合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产业基地,但2017~2019年间臭氧均值浓度达到184μg/m;.西安市作为汾渭平原上的特大型城市,自2018年以来臭氧年均浓度始终超过国家二级标准.2019年夏季在西安市选择一段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将其分为起始、加重和清除3个阶段,利用基于观测模型(obserbation based model,OBM)对各阶段的臭氧污染特征与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污染加重阶段出现强辐射、高温、低湿和低压等有利于臭氧产生的气象条件,并且该阶段的高温和强辐射提高了异戊二烯与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xyge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OVOCs)的占比.敏感性分析表明浐灞站点处于过渡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简称"地环所")站点处于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控制区,秦岭站点处于NO;控制区,且3个站点在污染过程的3个阶段中臭氧控制区类型未发生变化.将源解析方法与敏感性分析相结合,发现臭氧生成在起始阶段对各个排放源的敏感性要高于加重阶段;在臭氧污染加重阶段的局地臭氧产生速率要显著高于起始和清除阶段,浐灞、地环所和秦岭臭氧产生速率最大值分别为17.7、33.9和14.9 ppbv/h.综上,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臭氧污染过程,其臭氧浓度控制策略应该适当将时间提前到起始阶段,此时臭氧对前体物的敏感性更强,控制前体物浓度对降低臭氧生成的效率最高. 关茜妍 陆克定 张宁宁 李歆 马雪飞 杨新平 董华斌 陈仕意 曹军骥 曾立民 张远航关键词:臭氧 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