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知大

作品数:97 被引量:1,08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4篇学成
  • 34篇化学成分
  • 17篇化学成分研究
  • 15篇活性
  • 11篇大戟
  • 11篇二萜
  • 8篇生物碱
  • 8篇前胡
  • 8篇黄酮
  • 7篇三萜
  • 7篇中药
  • 6篇大戟科
  • 6篇白花前胡
  • 5篇地胆草
  • 5篇豆素
  • 5篇药理
  • 5篇英文
  • 5篇色谱
  • 5篇香豆素
  • 4篇液相色谱

机构

  • 94篇中国药科大学
  • 19篇南京中医药大...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 2篇天津中新药业...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中医药研...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97篇闵知大
  • 17篇孔令义
  • 12篇朱华旭
  • 10篇梁侨丽
  • 9篇梁敬钰
  • 6篇吴献礼
  • 6篇谢宁
  • 6篇施瑶
  • 6篇史海明
  • 5篇潘勤
  • 5篇唐于平
  • 5篇刘雪婷
  • 5篇李定祥
  • 5篇桑已曙
  • 4篇赵守训
  • 4篇张琼
  • 4篇李铣
  • 3篇裴月湖
  • 3篇贾靓
  • 3篇龚祝南

传媒

  • 17篇中国药科大学...
  • 16篇中草药
  • 11篇Chines...
  • 9篇药学学报
  • 5篇中成药
  • 5篇国外医药(植...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Acta B...
  • 2篇中国野生植物...
  • 2篇波谱学杂志
  • 2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基层中药杂志
  • 1篇药学进展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1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9篇2002
  • 2篇2001
  • 7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7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2DNMR研究前胡香豆素F的结构被引量:5
1994年
应用 ̄1H- ̄1HCOSY, ̄(13)C- ̄1HCOSY及COLOC并结合其它波谱技术对从中药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根中分得的一种新化合物前胡香豆素F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化学结构确定为3′-异戍烯酰氧基花椒内酯,为吡喃环上3′位烯醇羟基的氧原子和异戍烯酰基形成的烯醇酯.这种新颖结构在自然界中比较少见。
孔令义李铣裴月湖闵知大朱廷儒
关键词:前胡烯醇酯NMR
假鹰爪叶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研究假鹰爪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LH 2 0等色谱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来鉴定结构。结果 :从假鹰爪叶的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和正丁醇提取部分分离到 4个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为 (2R ,3R) 5,7,3′ ,4′ 四羟基二氢黄酮醇 3 O α L 吡喃鼠李糖苷 (astilbin ,Ⅰ ) ,5,7 二羟基色原酮 3 O α L 吡喃鼠李糖苷 (eucryphin ,Ⅱ ) ,荠宁黄酮 (mosloflavone ,Ⅲ ) ,黄芩素 7 甲醚 (negletein ,Ⅳ ) ;其中化合物Ⅰ 。
施敏锋潘勤闵知大
关键词:黄酮化学成分
药用真菌新型固体发酵工程与槐芪菌质^((F))的研制被引量:75
2004年
目的 研制抗乙肝病毒等新药槐芪菌质 。方法 采用双向性发酵工程。结果 槐耳菌和黄芪构成发酵组合所产槐芪菌质 所提成分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与保肝功效。结论 药性菌质的优良作用显示双向性发酵工程可能成为中药新药研制的新途径 ,各种菌质将成为中药的新领域。
庄毅池玉梅陈慎宝丁如宁闵知大
关键词:药用真菌发酵菌种
川南地不容的生物碱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从川南地不容(Stephaniaebracteata)的块根中分离出4种生物碱.根据其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L-四氢巴马亭(L-tetrahydropalmatine,Ⅰ),荷苞牡丹碱(dicentrine,Ⅱ),青藤碱(sinomenine,Ⅲ),巴马亭(palmatine,Ⅳ).
曾群闵知大
关键词:生物碱青藤碱防己科
假奓包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假奓包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由以下6个鞣花酸类化合物组成:Ⅰ.鞣花酸;Ⅱ.3,3',4'-三甲基鞣花酸;Ⅲ.3,3'-二甲基鞣花酸;Ⅳ.3,3'4-三甲基鞣花酸-4'-<I>O</I>-β-<I>D</I>-葡萄糖...
朱华旭段金廒张启春唐于平闵知大
文献传递
京大戟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述被引量:19
2019年
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Euphorbia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别称京大戟,主要含萜、鞣质、酚酸、黄酮等。具有抗癌、泻下、抗炎等生物活性,同时兼具一些毒性。现代中医临床常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等症,是天然产物化学和临床科研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药用植物之一。本文收集并分析了从1996年首次对其研究至今的国内外书籍和文献,从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两个方面,对药用大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释。
刘淑岚翁连进韩媛媛杨欣闵知大耿頔
关键词:京大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水团花的指纹图谱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建立中药水团花的指纹图谱质量分析方法,以确保该药材的质量稳定性。方法: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收集的主产地6批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测定。以AgilentZORBAXExtendC18柱(4.6mm×250mm)为分析柱,甲醇水(23∶77)为流动相,258nm下检测。结果:RPHPLC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图谱中主要色谱峰均达到了基线分离。结论: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可控性强,可以作为中药水团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朱华旭闵知大
关键词:指纹图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毛瑞香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贾靓闵知大
关键词:化学成分常绿灌木止痛功效风湿痹痛咽喉肿痛化学研究
华东唐松草生物碱的研究被引量:5
1990年
从安徽省产的毛茛科植物华东唐松草(Thaliczrum fortunei S.Moore)的全草中分离得三个结晶,经光谱和衍生物制备等方法,确定化合物1和2为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化合物1为7-5′,11-12′型的新生物碱,命名为华东唐松草碱(thalifortine,1),化合物2为已知生物碱aromoline(2),化合物3为 N-phenyl-2-naphthy]amine(3)。
吴知行董国平吴彤彬闵知大
关键词:生物碱
灰毛大青的化学成分研究(Ⅰ)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广西产灰毛大青干燥全株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及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并运用化学及波谱学方法对分得的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其中7个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lupeol,Ⅰ)、α-香树脂醇十一酸酯(α-amyrin 3-undecanotate,Ⅱ)、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ol acetate,Ⅲ)、羽扇豆醇棕榈酸酯(lupeol 3-palmitate,Ⅳ)、melastomic acid(Ⅴ)、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Ⅵ)、桦木酸(betulinic acid,Ⅶ)。结论化合物Ⅱ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Ⅳ~Ⅵ为首次从大青属植物中分得。
贾靓闵知大
关键词:三萜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