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鑫

作品数:18 被引量:265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康复
  • 4篇卒中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4篇梗死
  • 4篇关节
  • 4篇关节损伤
  • 3篇动功
  • 3篇脑卒中
  • 3篇经颅磁刺激
  • 3篇磁刺激
  • 2篇多排螺旋CT
  • 2篇运动功能康复
  • 2篇早期综合康复
  • 2篇偏瘫
  • 2篇综合康复
  • 2篇踝关节
  • 2篇踝关节损伤
  • 2篇疗效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康复研究...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和平里...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酒仙桥医...
  • 1篇北京安定医院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北京航天总医...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铁道部北京铁...

作者

  • 18篇金鑫
  • 6篇吴小未
  • 5篇王俊芳
  • 4篇黄碧波
  • 3篇李卫东
  • 3篇钮竹
  • 3篇王全录
  • 3篇高巍
  • 2篇孙钟霞
  • 2篇李葆青
  • 2篇高扬
  • 2篇赵涵
  • 2篇金玉莲
  • 1篇贺佳丽
  • 1篇龙洁
  • 1篇余华峰
  • 1篇刘永珍
  • 1篇王丽
  • 1篇牛世芹
  • 1篇王涛

传媒

  • 5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医学研究...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卒中后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66
2001年
目的 研究北京市卒中患者伴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北京市 7个区 12家医院的 1966例卒中患者进行测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33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SD总发生率为35.0%,其中轻度22.5%、中度9.3%、重度3.2%。影响PSD发生的相关因素依次是既往抑郁症史、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关系、性别、病灶数目、合并疾病种类、护理人员和病灶前后部位。结论 PSD发生率较高,它可能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龙洁蔡焯基刘永珍柴滨贺佳丽任艳萍王涛牛世芹余华峰刘艳魏明王丽王效敏李菁李冬华蒋初明金鑫王友兰陈黔妹于小千刘力王得新康智敏张茁张菁唐启盛韩刚
关键词:发生率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正规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复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192例,首次发病,病程两周以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康复组每天进行以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有抑郁症状者应用黛力新进行抗抑郁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FMA)、简式Bathel指数(MBI)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d对两组进行康复评价,脑卒中后抑郁状态采用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CNS,FMA,MBI及HAMD积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促进技术为主的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使脑卒中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改善运动功能障碍。
金鑫黄碧波李卫东
关键词:早期综合康复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
急性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FMA及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薛迎红金鑫吴小未黄碧波李卫东王伟韩金凤
关键词:脑卒中综合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2002年
金鑫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出血患者内源性β内啡肽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背景:脑出血是中枢神经系统非病原微生物感染机制致病的极严重的损伤事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的功能活动必然十分明显,内啡肽是调节网络中重要的系统间调节信号,通过探讨疾病过程中内源性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关系,以及外源性β内啡肽对体外培养的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影响,能够进一步了解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机制,为可能进行的临床干预治疗及康复措施介入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及内源性β内啡肽与疾病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室。对象:2001-12/2002-06北京复兴医院和红十字急救中心就诊的部分脑出血患者28例(脑出血组)。2002-02/06北京复兴医院住院的部分恢复期脑缺血患者28例(脑缺血对照组)。2002-02/06北京协和医院正常体检人群28例(正常对照组)。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外周血β内啡肽含量;用RT-PCR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8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β内啡肽对体外培养的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1β,IL-2,IL-8和iNOS表达的影响。
金鑫赵涵王俊芳吴小未高扬
关键词:脑出血Β内啡肽免疫系统
β内啡肽对脑出血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及内源性 β内啡肽与疾病的关系。 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2 8例脑出血患者及 5 6例对照组 (脑缺血患者及正常人群 )外周血 β内啡肽含量 ,用RT PCR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 (IL) 1β、IL 2、IL 8和一氧化氮合酶 (iNOS)mRNA表达 ;β内啡肽对体外培养的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 1β、IL 2、IL 8和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 脑出血急性期 β内啡肽含量为 115ng/L± 6 8ng/L ,正常对照组为 32 1ng/L± 6 2ng/L (P <0 0 1) ,脑缺血对照组为 2 6 4ng/L± 16 3ng/L(P <0 .0 5 )。β内啡肽可增强体外培养的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 1β、IL 2、IL 8和iNOS的表达 ,β内啡肽作用峰值的浓度为 10 -8~ 10 -11g/L ;β内啡肽的增强作用可被受体拮抗剂纳络酮阻断。 结论 脑出血患者内源性 β内啡肽水平呈持续低下状态 ;免疫系统功能变化为先升后降 ,功能低下呈持续状态 ;外源性 β内啡肽可增强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 1β、IL 2、IL 8和iNOS的表达 ,β内啡肽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可阻断 β内啡肽的正向免疫调节作用。
金鑫赵涵王俊芳方丽波林嘉友高扬
关键词:Β内啡肽脑出血免疫系统功能
多排螺旋CT在髋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在髋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70例髋关节损伤的患者行普通X线平片及MSCT扫描,并通过二维及及三维图像重组获得感兴趣区的图像,用来判断髋关节骨骼和软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70例患者中,前柱骨折15例,前壁前柱骨折12例,后柱骨折9例,后壁后柱骨折10例,双柱骨折5例;髋关节前脱位11例,髋关节后脱位8例.其中X线诊断骨折及关节脱位52例,诊断符合率为74.3% (52/70),漏诊18例,漏诊率为25.7% (18/70),MSCT诊断骨折及脱位70例,诊断符合率为100%(70/70).结论:由于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相对于传统X线平片,MSCT在髋关节损伤的检出及评估其损伤程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金鑫
关键词:多排螺旋CT髋关节损伤
经颅磁刺激促进脑梗死运动功能康复的探索
金鑫吴小未王俊芳钮竹黄碧波王全录孙钟霞李卫东
该项目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康复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取得满意疗效进行了低分子肝素(LMWH)结合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结果表明:早期应用LMWH可阻止脑梗死的进一步扩大,及时控制病情,为康复治疗奠定良...
关键词: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脑梗死康复
浅谈64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优势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平扫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膝关节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中的优势,评价其在手术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膝关节损伤的患者行X线平片及MSCT扫描,并通过冠状位、矢状位及三维重建等进行图像重组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用以膝关节损伤中对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程度的判断。结果:42例患者中, X线平片显示髌骨骨折5例,股骨下端骨折8例,胫骨平台骨折伴关节腔积液12例,17例为阴性。经MSCT检查,17例假阴性患者中,3例为胫骨平台边缘不伴移位的轻微骨折,6例为髌骨边缘撕脱骨折,2例为髌下韧带断裂。18例患者经石膏外固定和金属丝钉内固定后复查 MSCT,图像无伪影,金属丝钉亦清晰显示。结论:相对于普通X线平片,螺旋CT在准确膝关节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及严重程度的同时,对周围软组织损伤亦能清晰显示,对膝关节骨折术式的选择及观察愈后有重要的影像学价值。
金鑫
关键词:螺旋CT膝关节损伤
MSCT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利用MSCT对40例踝关节损伤、可疑骨折的患者进行扫描,利用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 MPR)、容积显示技术( VR)显示踝关节损伤程度,与常规的CT平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踝关节损伤患者中,发现骨折28例34处,其中外踝骨折6处,内踝骨折8处,后踝骨折7处,胫骨下端骨折5处,跟骨4处,舟骨2处,跖骨4处,趾骨6处,楔骨骨折1处,跟骨粉碎性骨折1处。 MSCT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的显示骨折部位、移位情况、关节面损伤及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MPR技术对骨折、脱位及骨折碎片能更准确显示。结论:MSCT利用薄层重建、MPR、VR技术克服了传统检查方法的限制,能直观立体的对骨折部位进行清晰显示,为踝关节的损伤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金鑫高巍
关键词:MSCT踝关节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