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福

作品数:14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医
  • 4篇颈痛
  • 4篇颈痛汤
  • 4篇颈椎
  • 4篇颈椎病
  • 4篇骨折
  • 3篇动脉
  • 3篇椎动脉
  • 3篇椎动脉型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血清
  • 2篇针刺
  • 2篇针刺治疗
  • 2篇配合针刺治疗
  • 2篇中医药
  • 2篇椎动脉型颈椎...
  • 2篇胫腓骨
  • 2篇胫腓骨骨
  • 2篇胫腓骨骨折
  • 2篇腓骨

机构

  • 14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14篇郭福
  • 6篇梁建华
  • 6篇罗柳阳
  • 4篇郑献敏
  • 3篇黄丽华
  • 2篇徐连登
  • 2篇朱艺成
  • 1篇彭俊杰
  • 1篇曹顺海
  • 1篇赖洪华
  • 1篇朱英华
  • 1篇庞健
  • 1篇谢淑慧

传媒

  • 5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5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痛汤治疗颈椎病9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自2006年3月-2008年8月,笔者以颈痛汤治疗颈椎病9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86例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颈椎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郭福
关键词:通络止痛
三七对骨重建偶联中细胞因子IGF-1,IL-6表达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三七对骨重建偶联中细胞因子IGF-1和IL-6的表达影响。方法:通过三七总皂苷被小白兔吸收后,将其血清放入体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共培养体系,观察培养体系中IGF-1和IL-6的变化。结果:三七组的成骨细胞含量和IGF-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并随着三七的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破骨细胞含量和IL-6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并随着三七的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结论:三七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长,促进成骨细胞分泌IGF-1,抑制成骨细胞分泌IL-6,从而抑制破骨细胞增长,抑制骨吸收功能,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郭福
关键词:骨重建偶联IGF-1IL-6
超声检查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符合率为91%。结论:超声检查可以迅速而较准确地诊断输尿管结石。
谢淑慧郭福
关键词:超声检查输尿管结石
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选择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胫腓骨骨折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A1组和A2组,各120例,A2组选择交锁髓内针进行治疗,A1组在A2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骨折愈合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时间、肢体肿胀消除时间、临床疾病愈合率以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A1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肿胀消除的时间、相关功能(膝关节功能以及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时间明显短于A2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患者临床疾病的治愈率为87.50%,A2组患者为67.50%,A1组明显高于A2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患者临床表现出并发症的概率为5.0%,A2组患者为17.5%,A1组明显低于A2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选择中药汤剂+交锁髓内针治疗可以缩短患者临床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患肢体功能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
罗柳阳郭福
关键词:中医交锁髓内针胫腓骨骨折
三七对骨重建负平衡和骨转换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三七对骨重建负平衡和骨转换率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骨折处理基础上给以三七总皂苷治疗;在术后第3、5、7、10、14、21、28日观察两组患者伤肢的肿胀、疼痛及关节活动度并进行评分,骨折固定后半年测量胫腓骨骨密度值。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关节疼痛程度、组织消肿及关节活动明显减轻,实验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三七可以促进骨折愈合,但其具体机制尚有待于研究。
郭福曹顺海庞健赖洪华
关键词:骨折骨重建骨转换率
参麦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的疗效及对血氧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CO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抢救治疗如吸氧、营养脑细胞、减轻脑水肿、调节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参麦注射液,观察抢救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氧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4 h、48 h血氧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佐治CO中毒有良好临床疗效,明显缩短患者缺氧的恢复时间。
郑献敏梁建华黄丽华郭福徐连登彭俊杰朱艺成
关键词:CO中毒参麦注射液纳洛酮
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清IL-1β、NO、TGF-β_1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白介素(IL)-1β、一氧化氮(NO)、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方法 136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采用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颈椎牵引治疗,68例健康对照组空白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清IL-1β、NO、TGF-β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和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IL-1β、NO、TGF-β1浓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对CSA患者血清IL-1β、NO、TGF-β1的影响明显。
罗柳阳郭福郑献敏黄丽华梁建华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患者血清CRP、IL-6、TNF-α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患者肿胀、疼痛以及血清CRP、IL-6、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于术前1d及术后第1d、7d观察两组患者肿胀情况,疼痛评分和血清CRP、IL-6和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d与术后1d之间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d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及血清CRP、IL-6、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对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消退及疼痛止痛效果显著,对术后患者血清CRP、IL-6和TNF-α的影响明显。
罗柳阳郭福邹家礼梁建华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胫腓骨骨折术后IL-6TNF-Α
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在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治疗的同时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类风湿因子、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郑献敏郭福梁建华徐连登黄丽华朱艺成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独活寄生汤
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8例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采用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颈椎牵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颈椎动脉和基底动脉TCD检测: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量,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
郭福罗柳阳梁建华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颈痛汤针刺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