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理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川滇少数民族地理略论
- 2005年
- 文章通过对川滇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宗教、文化、地理环境等相关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封闭性,使得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少数民族文盲率普遍较高;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民族分布、服饰文化等都体现出一种立体状的特点。
- 郭俊理任亚红宋军林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理环境
- 太白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保护被引量:7
- 1997年
- 太白山分布着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4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0种.三级保护植物14种。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许多珍稀植物濒临灭绝。因此,加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拯救其种质资源迫在眉睫。
- 傅志军郭俊理
- 关键词: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珍稀植物植物资源植物保护
- 宝鸡市金渭两区土地利用信息遥感提取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通过宝鸡市金渭两区利用TM遥感图像,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法,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的实践,对图像类型与时相的选择、图像处理、监督分类和分类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分类精度进行了评价。
- 徐春迪屈康庆郭俊理
-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图像
- 高校地理学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 2002年
- 文章认为近 2 0a来 ,我国高校地理学学科在广泛投入实践问题研究的基础上 ,专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学科长远发展、令人堪忧的问题 :学科理论真空化 ;基础削弱、地理特色淡化 ;学科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教学体系紊乱 ;师资力量减弱 ;学生质量下降 .指出问题的产生 ,既受社会大环境的作用 ,也受学科固有特征的影响 ,高校地理专业自身系统建设的负面影响也十分巨大 .提出必须采取措施 ,遏制其发展的趋势 ,以保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健康。
- 韩景卫郭俊理
- 关键词:高校地理学地理科学教学体系教学对策
- 宝鸡市地震灾害区划被引量:4
- 1999年
- 根据宝鸡市地质构造特征与历史地震的时空变化及李玉龙的地震带的划分标准,将宝鸡市划分为两个危害性地震地区:①陇县—千阳—宝鸡市区;②岐山、扶风、眉县交界地区与一个相对稳定区。
- 傅志军郭俊理王红梅
- 关键词:灾害区划地震带
- 太白山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根据连续多年的调查、观测资料 ,采用多要素分析方法 ,对太白山风景区的植物群落质量与态势、植物种群结构、种群及个体数量、样方中草灌植被的覆盖度、景观优美度、环境质量等问题进行多年度对比分析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太白山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些区段的生态系统已呈现出了明显的退化趋势。必须加强管理 ,科学规划 ,综合治理 。
- 郎根栋郭俊理
-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覆盖度
- 基于地形圈闭与河网水系的宝鸡市城市内涝对策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选取宝鸡市高新区排水管网齐全的区域为研究区,采用ArcGIS平台的水文分析模块及文献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区域发生城市内涝的原因。结果表明:河谷型空间形态、汛期强阵型降水以及自然地表向硬化地表的变化是宝鸡市城市内涝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设用地由2003年的11.52 km^2增加至2013年的17.54 km^2,是研究区内城市内涝频发的主要原因;分析研究区内道路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河流的分布情况,设计方案,构建地表排水网络系统,将城市的雨水借地势、分圈闭、逐级分流排入支流,最终汇入渭河,合理引导区域内的水流,有效缓解城市内涝。
- 谢娅李景宜郭俊理康金龙
- 关键词:城市内涝圈闭水系
- 秦岭太白山牛皮桦林初步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牛皮桦(Betulaalbo-sinensisvar.sepentrionalis)林是太白山森林植被的一个重要类型,随着生境条件的不同,其种类组成发生规律的变化,但牛皮桦始终占据优势地位,并有着相对稳定的结构组成。牛皮桦林以高大粗壮的牛皮桦个体为主,林内更新苗很少,天然更新状况不良。优势种群(牛皮桦)年龄分析表明,牛皮桦种群为衰退种群。牛皮桦种群的衰退特征反映出于皮桦林的消退发展趋势。目前本区牛皮桦林多属成熟林或过熟林,应加强人工更新。
- 傅志军郭俊理孙宗明
- 关键词:种群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研学旅行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
- 2019年
- 研学旅行作为新的课程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地理视角按照中学生研学旅行的要求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研学旅行资源类型、研学旅行内容与线路、研学旅行程序等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为广大中学师生进行研学旅行提供参考。
- 吕思萌郭俊理马佳俊刘雅雯
- 关键词:地理视角
- 扶风县7·14特大暴雨灾害致灾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依据有关资料和灾后调查,对扶风县2004年7.14特大暴风雨灾害的成灾背景、灾害过程和灾情进行了分析。认为扶风县的地形、地表结构有利于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和发生;前期持续性干旱为7.14暴风雨灾害蓄积了能量;7月13日,14日西南暖湿气流、高空冷涡临境和冷锋过境是7.14灾害生成的直接原因;塬区边坡动力增强和县城区位是县城成为暴风雨中心区的重要原因;域区空间狭小、社会经济高度密集、排水不畅、重抗旱、轻防涝的防灾思想均是重要的致灾因素。要警惕小区域成大灾,加强小区域灾害的研究和防抗救援工作。
- 郭俊理韩景卫
- 关键词:致灾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