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萍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原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依那普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cTnT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 观察放射性心肌损伤后血清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及依那普利对cTnT的影响 ,了解依那普利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放射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 ,比较单纯照射组、依那普利组、正常对照组cTn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变化 ,分别测定照射后第 3天、第 7天、第 14天、第 2 1天的血清cTnT及CK -MB水平。结果 单纯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 ,cTnT从第 3天开始增高 ,以第 7天增高最明显 ,第 14天渐降 ,第 2 1天降至正常。CK -MB在第3天、第 7天增高 ,第 14天、第 2 1天均正常。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仅第 3天增高 ;CK -MB第 3天、第 7天增高 ,余无差别。依那普利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cTnT漏出明显减少 ,第 3天已明显降低 ,第 7天、第14天显著降低 ,第 2 1天无差别。CK -MB第 3天无差别、第 7天明显降低。结论 cTnT较CK -MB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更长的诊断时间窗 ,并能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依那普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陈小平郑新萍薛伟珍冯惠芳
- 关键词:动物模型放射性损伤心肌损伤血清肌钙蛋白
- MCP-1、baPWV与亚临床动脉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依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106例体检者,分为健康对照组(20名)、IMT增厚组(45例)、斑块组(41例)。3组均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及血生化指标(血糖、肌酐、血脂等)。并利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VP-1000测定baPWV和踝臂指数(ABI),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MCP-1水平。结果斑块组及内膜增厚组血清MCP-1、baPWV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斑块组的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内膜增生组(P<0.05)。斑块组及内膜增厚组TC、LDL-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CP-1与baPWV呈成相关(r=0.451,P<0.01),但与ABI无相关性。MCP-1与TC、LDL呈正相关(r=0.312,r=0.374,P<0.01)。结论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大动脉弹性已有降低,MCP-1参与了早期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联合无创的baPWV检测,将有益于早期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检出动脉硬化患者,从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 潘义义陈小平李润琴郑新萍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一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一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氯霉素类基因、耐消毒剂和磺胺类基因检测。结果:PCR结果显示该株PA的TEM,MIR,CTX-M1群,OXA-1群,OXA-10群,aac(6′)-b,aac(6′)-,aac(3)-,ant(2″)-,catB,qacE△1-sul1基因均为阳性,GES,DHA,VEB,cmlA基因均阴性,Opr D2未缺失。结论:该株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而且对胺类、胍类消毒剂耐受。
- 张景萍王萍张全斌金柳商润萍郑新萍马云霞周永安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 临床常见念珠菌的PCR-RFLP鉴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临床常见念珠菌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技术。方法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分别扩增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5种菌株的ITS1-5.8SrDNA-ITS2区域,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MspⅠ酶切分析。结果 5种念珠菌标准菌株经PCR-RFLP分析后产生了5种不同的特异性条带,成功地将临床上常见的5种念珠菌区分开来。应用此方法鉴定了60株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其PCR-RFLP结果与标准菌株一致,测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此方法的可靠性。结论 PCR-RFLP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稳定、特异、准确性高的特点,在常见致病念珠菌鉴定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窦娟张全斌金柳张景萍王萍商润萍郑新萍周永安
- 关键词:念珠菌属聚合酶链反应
- 一株沃氏葡萄球菌耐药基因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沃氏葡萄球菌多重耐药情况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一株多重耐药沃氏葡萄球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大环内酯-林可酰胺-链阳菌素B类(MLSB)基因、四环素类基因、糖肽类基因、消毒剂基因检测。结果:PCR结果显示该株的mecA,TEM,ermA,ermC,msrA,msrB,aac(6′)/aph(2″),qacA基因均为阳性,ant(4′,4″),aph(3′)-,TetM,vanA,vanB基因均为阴性。结论:该株沃氏葡萄球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而且对胺类、胍类消毒剂耐受。
- 郑新萍张全斌张景萍王萍金柳商润萍马云霞周永安
-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 硼砂法代替氰化高铁Hb法进行常规Hb测定探讨
- 1995年
- 氰化法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参考方法,其结果稳定可靠,易于建立质控,但其中KCN为剧毒药品,使用不当易造成公害、只宜参照而很难扩广,硼砂法试剂无毒、廉价、简便,呈色稳定,线性好,所以我们用氰化法,硼砂法平行对照92例,以求硼砂法代替氰化法作为日常常规操作。
- 郭逢恩苏玉麟郑新萍
- 关键词:氰化法氰化高铁硼砂世界卫生组织
-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消毒剂基因及5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检测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特点,探讨SA中耐消毒剂基因(qacA)、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林可霉素-链阳菌素B类(MLSB)、四环素类、糖肽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20株SA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MLSB类基因、四环素类基因、糖肽类基因、耐消毒剂基因检测。结果 PCR结果显示20株SA中13种耐药相关基因检出率分别为mecA75%、TEM90%、aac(6')/aph(2″)70%、ant(4',4″)15%、ant(6)-Ⅰ25%、ermA100%、ermC55%、msrA20%、msrB55%、tetM65%、qacA60%,vanA、vanB基因均为阴性。结论多数SA菌株具有耐多药特征,存在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MLSB类、四环素类等多种抗生素耐药基因,且对胺类、胍类消毒剂耐受。
- 周永安张景萍金柳张全斌叶松华郑新萍王萍马云霞王钰唐晓溪
- 关键词:Β内酰胺酶类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 放射性心肌损伤的药物保护-心肌钙蛋白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 陈小平侯茹蓉郑新萍薛伟珍郝雅丽冯惠芳毛朝旭薛定荣贺爱莲梁淑芬
- 该研究通过观察3种不同放射剂量下大鼠心肌钙蛋白的变化,制作了大鼠放射性心肌损伤模型,利用该模型,介入药物依那普利、地尔硫唑、比较了单纯照射组,依那普利组、地尔硫唑组,正常对照组在照射后不同时间心肌钙蛋白、肌酸磷酸激酶的变...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肌钙蛋白超微结构
- 地尔硫唑对放射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放射损伤心肌血清肌钙蛋白T(cTn-T)含量和血清肌酸激酶(CK-MB)活性及心肌超微结构钙颗粒的变化及药物地尔硫唑的影响,了解地尔硫唑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正常及放射损伤心肌模型的大鼠分3组,即单纯照射组、照射给药组、对照组,观察照射后3、7、14、21 d的血清cTn-T含量及CK-MB活性和34 d心肌细胞的钙颗粒分布特点与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单纯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的含量3 d开始增高,以7 d增高最明显,14 d渐降。CK-MB活性在3、7 d增高,14、21 d均恢复正常。心肌超微结构主要改变为肌丝排列紊乱、局灶性溶解;核染色质边集;线粒体肿胀、嵴不清、嵴断裂、空泡化;钙颗粒在线粒体膜完整的明显增多,线粒体破坏的消失,可见线粒体钙化。照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3、7、14 d均增高;CK-MB 3、7 d增高,余无差别。心肌肌原纤维收缩态多于舒张态,肌丝排列紊乱,有轻微的局灶性溶解;核染色质轻度边集;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断裂,空泡,线粒体外钙颗粒增多。照射给药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cTn-T3 d增高,7、14 d漏出明显减少,CK-MB 7 d增高,cTn-T酶峰前移。心肌线粒体肿胀、空泡化以及肌溶解明显减轻,钙沉积减少。结论cTn-T含量较CK-MB活性能较好地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是放射损伤心肌较理想的诊断指标。地尔硫唑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轻心肌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 陈小平郑新萍冯惠芳郝雅莉
- 关键词:动物模型放射性损伤心肌超微结构心肌钙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