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成英

作品数:1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女性
  • 4篇黑人
  • 4篇《秀拉》
  • 3篇女权
  • 3篇女权主义
  • 2篇语言
  • 2篇种族
  • 2篇文学
  • 2篇莫里森
  • 2篇黑人女性
  • 2篇布朗宁
  • 1篇性别
  • 1篇性别歧视
  • 1篇夜莺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观
  • 1篇译文
  • 1篇隐喻
  • 1篇英国文学
  • 1篇英语

机构

  • 14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郑成英
  • 12篇黄泽火
  • 1篇李道柏
  • 1篇黄泽火

传媒

  • 2篇海外英语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黑河学刊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西北成人教育...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哈尔滨职业技...
  • 1篇社科纵横(新...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3
  • 1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荒野文学视角下《荒野生存》的主题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荒野生存》是美国畅销书作家乔恩·克拉考尔撰写的一部非虚构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出生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主人公克里斯放弃财富和事业,到荒无人烟的阿拉斯加生活,并最终因缺乏食物和疾病饿死在荒野。以荒野文学为视角,通过分析作者与克里斯相似生活背景,探究克里斯走入荒野的原因,并就此探寻荒野给现代人类文明带来的启示,即人类与自然要做到和谐相处。
郑成英黄泽火
秀拉·梅·匹斯的悲剧根源被引量:5
2003年
《秀拉》是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二部小说。描写的是两个黑人女孩之间的友情。情节简单但含义深刻。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主人公秀拉的悲剧根源 :黑人是白人社会中的他者、秀拉的现代性与黑人的传统相脱离、主人公秀拉与黑人社区相脱离。由此莫里森从一个特殊角度指出黑人女性将来的出路。
郑成英
关键词:《秀拉》悲剧作家黑人白人
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与语义连贯
2001年
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是语篇分析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该理论的研究中心.deBeaugrande和Dressler在<篇章语言学入门>这一重要著作中,提到了篇章的七个标准:衔接、连贯、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跨篇章性,其中就包括衔接和连贯.本文从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Hasan)的衔接理论入手,分析了衔接的概念、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词汇衔接的各种手段以及它们对语篇连贯所起的作用.
黄泽火郑成英
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诗歌中的莎士比亚
2019年
本文主要研究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的诗歌及书信和莎士比亚作品的关系。分三个部分阐述:诗歌主题中的莎士比亚、诗歌语言形式中的莎士比亚、情书及家信中的莎士比亚。由此推论出女诗人的诗作和信件深受莎氏的影响,她可以被称为“莎士比亚文学上的女儿”。
郑成英黄泽火
英国文学课程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介绍了一项利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英国文学教学的应用实践研究。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及Moodle进行概述,然后详细介绍了英国文学Moodle教学平台的开发过程,最后分析了该平台的教学效果和优势,期望吸引更多外语教师研究利用此教学平台。
郑成英黄泽火
关键词:英国文学MOODLE教学平台
《宠儿》的黑人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作为一个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得奖的理由是她的作品试图回归黑人的文化与传统。黑人性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护和促进黑人的民族尊严。本文通过分析《宠儿》中的黑人社区、黑人口头传统及黑人神话,发掘了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黑人性。
郑成英黄泽火
关键词:黑人性宠儿莫里森
《红字》中的圣经文学投射
2013年
该文主要阐述了《圣经》和西方文学的关系,分析并比较了《红字》与《圣经》的对应之处,找出了《红字》人物在《圣经》中的人物原型,得出了《红字》是霍桑根据自己宗教观对圣经故事的诠释之结论。
郑成英黄泽火
关键词:霍桑《红字》圣经文学
浅析《奥罗拉·利》中的艺术观被引量:1
2015年
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创作的诗歌小说《奥罗拉·利》描写了一个女诗人的成长历程。作品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观即美学思想,并涉及爱情、宗教、社会等内容。本文在对《奥罗拉·利》的文本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分别从女性的家庭和职业,女性个人和社会,女性写作的力量和女性写作的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布朗宁夫人的艺术观。
郑成英黄泽火
关键词:艺术观女性写作
发扬译文语言优势与切合风格被引量:1
2009年
发扬译文语言优势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一个翻译标准;而切合风格则是刘重德先生的观点。比较这两种观点,通过译例分析说明作为艺术创作的翻译必须发扬译文语言的优势,同时尽可能保持原作的风格。两种标准可以而且应该互相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好的翻译作品。
黄泽火郑成英
关键词:原文译文
《秀拉》中的男性形象述评被引量:1
2006年
《秀拉》中有三个黑人男性形象,分别是裘德、阿贾克斯和夏德拉克。裘德是典型的黑人丈夫或爱人,阿贾克斯与秀拉貌合神离,是黑人女性表面上的朋友,而夏德拉克在精神上是秀拉的志同道合者,由此得出结论:黑人男性只有同时成为黑人女性的爱人、朋友和同志,才能使黑人男女关系更加和谐一致,才能在黑人女权主义运动中成为女性的同志和战友。
郑成英黄泽火
关键词:《秀拉》黑人男性黑人女性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女权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