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萌
- 作品数:53 被引量:475H指数:15
-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SFC—云南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利用向下控制原理对Brewer-Dobson环流变化趋势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ERA-Interim 1979—2011年的逐日数据,通过向下控制原理研究了Brewer-Dobson(BD)环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对流层剩余环流在15°~30°间为下沉运动,在30°~50°呈上升运动,50°~极地又呈现出下沉运动,且低纬度的上升强度大于中高纬度的上升强度.平流层中环流在30°~45°间下沉,而在45°~60°间又呈上升运动,再在60°~极地间下沉.剩余环流的分布形势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半球的环流形势要强于夏半球,春秋季期间,环流在两半球呈相对的对称形势.且穿越100 hPa面上热带和热带外两半球的质量通量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过去的33 a间平流层BD环流有微弱的增强趋势.
- 王卫国杨芳园郑建萌王颢樾樊雯璇余珂柴素盈胡婷
- 关键词:剩余环流
- 1961-2010年云南日照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年代际变化研究被引量:21
- 2013年
- 利用云南省121个气象站日照时数1961-2010年逐月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50年来云南省平均日照时数的区域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差异,结果表明:①日照时间在3月份达到最大,7月份达到最小;②云南大部地区日照时间在2 000h以上,在区域分布上具有西边多、东边相对较少、而南部比北部多的特点。最大中心位于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区,最少中心位于滇东北以北地区;云南日照时数具有局地变化的差异性及不同步性,其变化大致为北部减少,南部增加的趋势,并以哀牢山为界,以东以北为减少,以西以南则呈增加趋势;昆明及其以北地区日照时数减少最多,增加最大的区域位于腾冲、普洱;③云南日照时数最主要的分布类型具有整体性,易出现一致偏多或者一致偏少;第二种分布为西北东南向,大致呈两头多,中间少的分布;④日照时数的整体性分布具有明显的气候基本态、年际及年代际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在1985年发生突变;而第二种分布以气候基本态、年代际变化为主,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在1995年发生突变。总体上看,云南日照时间的变化与云南降水和温度的气候变化同步。
- 张万诚郑建萌马涛
- 关键词:日照时数突变年代际变化
- 2009年云南秋季特大干旱的气候成因分析被引量:48
- 2012年
- 2009年秋季至2010年初夏,云南遭受了有资料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其中2009年秋季是有资料记录以来降水偏少最明显的年份,全省平均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50%以上。通过诊断方法分析了云南秋季降水和大气环流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在多年平均情况下,云南秋季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占年降水总量的20%以上,对年降水量的变化有重要影响;2009年秋季云南区域大气低层的水汽持续偏少、高层辐合低层辐散的高低层流场配置是这次干旱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另外,持续偏西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弱冷空气和弱暖湿气流活动,以及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影响云南的不同步、夏季风环流的提前结束等都对这次干旱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晏红明程建刚郑建萌周建琴
- 关键词:大气水汽含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支槽
- 秋季水汽输送特的分布特征及其对云南降水的影响
- 利用云南122个测站1961-2008年秋季(9-11月)降水量和同期NOAA提供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计算了水汽通量及其散度以及云南水汽的收支。分析了秋季各月降水与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的分布,以及环流异常对降水的影响。...
- 张万诚马涛郑建萌
- 关键词:秋季降水水汽收支水汽输送奇异值分解
- 云南极端气候干旱的特征分析被引量:56
- 2013年
- 应用云南124个站点1961-2011年的旬、日、月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和逐日降水分析云南1961年以来的干旱强度。以云南的干旱过程强度指数为-50、区域代表站的干旱过程用强度指数为-100以上选取极端干旱较为合适,选取干旱强度最大1962/1963、1968/1969、1978/1979和2009/2010年为极端干旱年进行分析表明,在4次极端干旱过程中,强度最强的是2009/2010年出现的秋冬春初夏连旱,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其造成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也最大,其次是1978/1979年、1968/1969年和1962/1963年出现的冬春初夏连旱。云南干旱灾害出现频繁、持续时间长,其分布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干旱出现的时段大致在冬、春及初夏季,而近年来秋季干旱呈频发之势。由于云南降水分布极不均,造成各地干旱强度指数存在差异。除滇西、滇西南局部边沿地区降水偏多,出现极端干旱相对较少外,云南大部,特别是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最容易发生极端干旱。从1970年代以来,云南出现严重干旱的强度及持续时间呈加重趋势。
- 张万诚郑建萌任菊章
- 云南春末夏初干旱的气候特征被引量:37
- 2009年
- 利用云南124个测站1961—2005年4—5月的月降水量及气温资料,采用EOF方法及离散功率谱方法,分析了云南4—5月的降水总量及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周期,得到了如下结论:(1)降水场与温度场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全省一致性分布型。这种分布型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500hPa环流差异明显。(2)全省平均降水量与平均温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1963年是近45年中的降水最少年,2004年则是降水最多年。1969年是近45年平均气温最高年,1990年则是气温最低年。(3)全省平均降水量与平均温度也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60和90年代高温低湿;70和80年代低温高湿;2001年以后转入高温高湿。2005年春末夏初的干旱就是发生在高温高湿气候背景下的较为异常的气候事件。(4)降水量存在明显的2—3年左右的年际变化周期,同时也存在明显的15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平均气温2~5年左右的年际变化较为明显,而较长时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较弱。
- 陶云郑建萌黄玮刘瑜
- 关键词:干旱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周期
- 秋季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云南降水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4年
- 利用云南122个测站1961-2008年秋季(9-11月)降水量和同期NOAA提供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秋季各月降水与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的分布,以及环流异常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1月降水场与水汽通量场和水汽通量散度场耦合程度最高,10月次之,9月最小。在降水的空间分布型上,云南秋季降水与水汽通量输送、水汽通量散度的相关基本为一致的正相关;秋季降水量场与水汽通量场的时间变化趋势一致,水汽输送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的变化直接影响降水的变化。云南秋季降水的多少主要是环流异常引起,当云南9月降水正异常时孟加拉湾季风偏强,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冷空气活跃,反之则出现负异常;当10月降水正异常时南支槽和西南季风活跃,影响云南的偏南暖湿气流强盛,反之则降水偏少;当11月南支槽和影响云南的冷空气活跃,云南降水偏多,反之则出现负异常。在水汽净收支方面,9月纬向的净收入最大,而10月纬向的净收入减弱,11月在西风带的控制之下,纬向净收支非常小。而经向上的水汽收支在9-11月有从支出到流入的转换。从云南正负异常年整层和低层水汽净收支看,除11月负异常年为水汽源外,其他都为水汽汇。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与20CR再分析资料计算的水汽误差较小,并且正负异常年水汽净收支变化一致。
- 张万诚马涛郑建萌杨琳晗李旭
- 关键词:水汽收支水汽输送秋季降水奇异值分解
- 2009~2011年云南盛夏降水异常及南亚夏季风的影响
- 2009年以来云南3年降水持续偏少,2009、2011年的全省平均年降水分别为1961年来的次少值和最少值,出现了连续3年的严重干旱。利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南压夏季风对云南盛夏降水的影响口分析结果表明:可以...
- 郑建萌黄玮晏红明周建琴
- 关键词:降水南亚季风季风指数
- 文献传递
- 2001年云南雨季开始偏早与孟加拉湾季风爆发的关系被引量:20
- 2005年
- 分析 2 0 0 1年云南雨季开始期东南亚环流形势的逐日演变 ,并用OLR资料分析了雨季开始前东南亚对流活动的逐日演变。指出云南雨季开始受孟加拉湾季风影响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早且偏强 ,导致云南 2 0 0 1年雨季开始偏早 ,雨量偏多 ,在预报云南雨季开始时东南亚地区环流的季节调整及对流活动的北上应是重要因素。
- 郑建萌段旭
- 关键词:雨季OLR资料
- 云南极端天气气候演变规律及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应用
- 张万诚黄玮郑建萌万云霞陶云李蒙张明达任菊章段长春
- 成果揭示云南大气可降水量及实际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得出云南空中水资源从滇西北向南增加,在4500-17000mm间,夏季可降水量最多,实际降水量呈减少趋势,52年来减少了84毫米。研究得出影响云南秋冬季降水的水汽源地及...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