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65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住院的165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阳性者进行分析。结果 165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共培养出18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2株,占70.21%;革兰阳性菌43株,占22.87%;真菌13株,占6.92%。在革兰阴性菌中,86.36%对美洛匹宁敏感,82.58%对亚胺培南敏感,80.3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75.00%对阿米卡星敏感,72.73%对妥布霉素敏感,67.42%对庆大霉素敏感,65.15%对头孢他定敏感,62.12%对替卡西林+棒酸敏感,60.61%对环丙沙星敏感,54.55%对头孢吡肟敏感。在革兰阳性菌中,93.02%对万古霉素敏感,93.02%对替考拉宁敏感,81.40%对夫西地酸钠敏感。69.77%对利福平敏感。结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基甙类(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美洛匹宁、头孢他定、替卡西林+棒酸、环丙沙星、头孢吡肟等敏感;革兰阳性菌占少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钠等敏感;因此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经验性用药时主要选用针对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
- 赵惠莉梁碧珊郑伟强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药物敏感性
- 基于miRNA-24表达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状况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24(miR-24)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状况的研究。方法研究纳入正常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健康志愿者80例,正常BMI的OSAHS患者80例,超重或肥胖的OSAHS患者80例。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获得受试者夜间睡眠状况。采用实时定量PCR实验检测患者血清miR-2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C肽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OSAHS患者血清miR-24水平升高(P<0.001),而超重或肥胖可导致miR-24水平进一步升高(P<0.001)。OSAHS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表现为服糖后30,60,120 min后C肽水平及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发生改变(P<0.001),超重或肥胖加剧上述改变(P<0.01或P<0.001)。miR-24水平与C肽水平具有相关性。结论miR-24的表达水平升高与OSAHS引起的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相关。
- 林浩辉苏杰郑伟强黄秉文谢伟贤
- 关键词:OSAHSC肽水平
-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观察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使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舒利迭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使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临床控制的有28例占48.3%,显效有14例占24.1%,好转11例占19%,无效有5例占8.6%,总有效率为72.4%;对照组中临床控制的有11例占22.9%,显效的有7例占14.6%,好转的有16例占33.3%,无效的有14例占29.2%,总有效率为3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肺功能改善程度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对肺部功能的改善其效果明显,治疗病程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曾蕴湘郑伟强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老年支气管哮喘孟鲁司特舒利迭
- 电子支气管镜下细胞学检查联合脱氧核糖核酸倍体分析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简称为"支气管镜")下细胞学检查联合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倍体分析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疑似肺癌体检者的病理学资料与临床资料,将支气管镜细胞学检查联合DNA倍体分析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结果:支气管镜细胞学检查对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53.76%、92.06%、75.80%;DNA倍体分析对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70.97%、92.86%、83.56%;支气管镜细胞学检查联合DNA倍体分析对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80.65%、92.06%、87.21%。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细胞学检查联合DNA倍体分析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度、符合率。
- 梁伟权郑伟强陈友荣卢正亮黄志琼胡佩村
- 关键词:肺癌
- 肺炎克雷伯菌性肺炎合并肺血栓栓塞1例的临床诊治讨论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肺炎合并肺血栓栓塞出现咯血时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肺炎克雷伯菌性肺炎合并肺血栓栓塞的临床诊治经过。患者因咳嗽、发热4天入院,体查示左肺闻及湿啰音,入院后次日出现咯血痰。胸部CT平扫示:左肺上叶炎症,纵隔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少量积液,痰培养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予抗感染及止血治疗后,患者发热好转,咳嗽减轻,但仍咯血痰。查D-二聚体定量高。15天后复查胸部CT,并行CT肺动脉造影发现肺部炎症较前好转,但出现右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多处段及肺动脉栓塞。在抗感染基础上及时停用止血药,予抗凝治疗。结果抗凝治疗后咯血渐好转。12天后复查CT肺动脉造影示右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动脉血栓已吸收。结论肺炎患者,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性肺炎患者,当出现咯血时,除考虑肺炎本身引起的咯血外,要警惕是否合并有肺血栓栓塞,需行D-二聚体检查,若为阳性,特别是显著升高的,及时行CT肺动脉造影予确诊,确诊后及时停用止血药,改为抗凝治疗。
- 赵惠莉苏杰郑伟强曾蕴湘
-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液治疗肺炎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液治疗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次,2次/d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液3.375g/次,1次/8h静脉注射治疗,连续治疗3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66%(52/58)比94.83%(55/58)];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5.51%(9/58)比8.62%(5/58),P<0.05]。结论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液治疗肺炎,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 曾蕴湘郑伟强
- 关键词:肺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左氧氟沙星
-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1例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为73岁男性,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气促明显,胸部CT表现为左肺下叶见巨大肿块影大小约20 cm×14 cm×13 cm,其内以软组织密度为主,边缘尚清,增强后肿瘤内见多发迂曲蚓状肿瘤血管,病变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左肺上下叶静动脉明显受压变窄,纵隔向右推移,左侧胸腔内见液性密度阴影。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取出组织送病理检查,镜下见少许纤维组织和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梭形细胞,形态学倾向于间叶组织来源。术后肿瘤标本病理检查镜下示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为主,纵横交错排列,细胞丰富区细胞尖细、波浪状,或栅栏状,呈细胞纤维样结构,细胞稀疏区,细胞明显异型性,核多形,核分裂像易见,间质灶性坏死;免疫组化示CD34(+),CD99(+),Vimentin(+)。最后诊断为:左侧纵隔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手术切除后康复出院,半年后复查无复发。结论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瘤临床无特异性,诊断主要靠病理以及免疫组化,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切除,若术前无远处转移则预后较好。
- 赵惠莉郑伟强赵继泉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胸膜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