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邱秋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透析患者
  • 2篇总剂量
  • 1篇右旋糖
  • 1篇右旋糖酐铁
  • 1篇铁剂
  • 1篇铁右旋糖酐复...
  • 1篇透析患者贫血
  • 1篇贫血
  • 1篇微炎症
  • 1篇卧床
  • 1篇静脉
  • 1篇静脉铁剂
  • 1篇腹膜
  • 1篇腹膜透析
  • 1篇腹透
  • 1篇腹透患者
  • 1篇
  • 1篇不卧床
  • 1篇持续不卧床

机构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邱秋
  • 2篇郭志勇
  • 2篇徐海燕
  • 2篇谌卫
  • 2篇赖学莉
  • 2篇蔡莉莉

传媒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总剂量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铁对腹膜透析患者贫血及微炎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总剂量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铁对腹膜透析患者贫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108例长期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简单随机分为静脉铁剂组和口服铁剂组,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3个月、6个月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反应蛋白(CRP)、IL-6、TNF-a等指标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共99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静脉铁剂组52例,口服铁剂组47例。用药后的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Hb、Hct、SF、TSAT均较用药前明显上升(P<0.05);用药后3个月,静脉铁剂组的Hb、Hct、SF、TSAT明显高于口服铁剂组(P<0.05),rHuEPO用量与用药前及同期口服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iPTH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用药6个月后,静脉铁剂组患者的血清CRP、II。-6、TNF-α较用药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口服铁剂组患者的血清CRP、IL-6、TNF-a较用药前及同期静脉铁剂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iPTH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静脉铁剂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52,1.92%)和口服铁剂组(4/47,8.5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总剂量注射静脉铁剂可以有效地纠正腹膜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提高铁利用率,这一方案并未加重患者微炎症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
赖学莉邱秋谌卫郭志勇蔡莉莉徐海燕
关键词:腹膜透析右旋糖酐铁
透析患者铁剂应用进展
2008年
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贫血,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补充铁剂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静脉补充铁剂相对于口服铁剂而言更有效,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有逐渐替代口服补铁的趋势,但是铁与有氧呼吸代谢、脂质过氧化、氧化应激等存在密切联系,故在铁剂的应用过程中,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概述了透析患者静脉应用铁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使用铁剂可能的副作用。
邱秋郭志勇(审校)
关键词:
总剂量注射静脉铁剂对老年腹透患者贫血及微炎症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总剂量注射静脉铁剂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贫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第二军医人学附属长海医院。肾内科46例长期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进行总剂量注射静脉铁剂临床观察。根据年龄分为A组(≥60岁)和B组(〈60岁),观察用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1)用药后的3个月、6个月,两组的Hb、Hct、SF、TSAT较用药前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个月后,两组的Hb、Hct、SF、TSAT增加百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用药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6、TNF-α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有1例发生轻度胃肠道反应,B组有1例发生轻微心悸。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6,3.85%)和B组(1/20,5.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剂量注射静脉铁剂可有效纠正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提高铁利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且未加重其微炎症状态。
赖学莉邱秋谌卫郭志勇蔡莉莉徐海燕
关键词:持续不卧床贫血铁右旋糖酐复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