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缺血
  • 6篇急性
  • 5篇血性
  • 5篇疗效
  • 4篇溶栓
  • 4篇溶栓治疗
  • 4篇轻中度
  • 4篇急性缺血
  • 4篇急性缺血性
  • 4篇阿替普酶
  • 3篇血管
  • 3篇依达拉奉
  • 3篇疏血通
  • 3篇卒中
  • 3篇脑梗
  • 3篇脑卒中
  • 3篇静脉溶栓
  • 3篇静脉溶栓治疗
  • 3篇急性缺血性脑...
  • 2篇凋亡

机构

  • 12篇保定市脑血管...
  • 6篇牡丹江市疾病...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三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邢美荣
  • 5篇李广仁
  • 5篇殷涛
  • 3篇王坤
  • 3篇高爱英
  • 3篇韩靖
  • 2篇靳文勋
  • 2篇张玉林
  • 2篇李茹茹
  • 2篇韩靖
  • 2篇韩桂玉
  • 1篇段晓峰
  • 1篇王兴伟
  • 1篇侯芳
  • 1篇博力杨
  • 1篇曲荣美
  • 1篇闫卫利
  • 1篇李亮
  • 1篇李彬
  • 1篇袁红

传媒

  • 3篇中国保健营养...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陕西中医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0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20例,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治疗后90d,2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1.67%高于对照组的61.67%,观察组患者90d病死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最大限度降低了患者的病残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广仁韩靖臧汉青高爱英韩桂玉殷涛邢美荣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NIHSS评分
氯吡格雷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术后血小板功能及再狭窄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究氯吡格雷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术后血小板功能及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保定脑血管病医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2组血清凝血因子指标[血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血小板聚集指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aggregation rate,MAR)、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和术后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DD、FIB、P-选择素、PAC-1、MAR、s CD40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在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术后应用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邢美荣段晓峰郭少卿
关键词:颈动脉重度狭窄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活化再狭窄
牡丹江市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调查报告
2010年
为了解新生的HBV感染情况,我市疾控中心对2003—2008连续6年对21786名新生进行了HBsAg检测,现将检验数据整理分析报道如下。
邢美荣侯芳
关键词:乙肝病毒携带大学生HBSAG疾控中心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 ( 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1 1 6例发病 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进行 CRP、血脂、纤维蛋白原 ( Fibrinogen,FIB)测定 ,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 ,CRP水平正常急性脑梗死患者与CRP水平升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 ,血脂无显著差异 ,FIB有显著差异。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 CRP水平升高 ,并与 FIB升高相伴随 ,炎症反应是脑梗死危险因素之一。
闫卫利曲荣美邢美荣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清C反应蛋白
帕罗西汀联合氟桂利嗪防治老年偏头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帕罗西汀联合氟桂利嗪防治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方法 ,对照组则采用氟桂利嗪单药物治疗方法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进行全面观察同。并采取HAMD和HAMA加以评定,持续观察8周。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偏头痛发作次数要明显小于治疗前,并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偏头痛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偏头痛持续时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都低于对照组。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氟桂利嗪对老年偏头痛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邢美荣王坤
关键词:帕罗西汀氟桂利嗪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对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老年患者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进行临床治疗,而对照组则只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3.8%,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为83.6%(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
邢美荣王坤
关键词:疏血通依达拉奉老年脑梗塞疗效研究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及炎症水平影响研究
邢美荣张玉林靳文勋李茹茹
在缺血性脑血管的康复治疗中,恢复缺血区的血流供应是避免脑组织缺血损伤的首要条件,但与此同时带来的再灌注损伤也是医学研究的热点。疏血通注射及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其主要成分分为水蛭和地龙,具有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疏血通依达拉奉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对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对策进行探讨,为减小临床血常规检验误差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方法选取6 0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7月。采集这6 000名受检者的外周静脉血液,制成6 000份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进行统计,对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6 000份血液标本中,有600份血液标本出现误差,误差率为10%。分析发现,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为受检者自身因素、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不合理、血液标本保存不当、血液标本送检时间过长以及抗凝剂浓度不合格等;根本原因为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包括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不合理、血液标本保存不当、血液标本送检时间过长,所占比例为84.67%。结论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应加强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意识,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应制定血液标本保存温度、送检时间以及抗凝剂浓度的统一标准,有利于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减少血常规检验误差。
邢美荣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及炎症水平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和作用机制,为二者联合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0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A组:单独疏血通治疗组;B组:单独依达拉奉治疗组;C组: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D组:阴性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E组:假手术组(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手术缺血2h后,进行静脉给药。后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测定,ELISA法测定大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水平。结果:神经行为学评分可见E组与其他组评分有明显差异,评分很低;阴性对照组D组与3组治疗组对照差异也有明显性,评分较高;联合用药C组与A组、B组比较得分明显较低,差异有显著性。脑组织中SOD活性,GSH和MDA含量以及IL-1β、TNF-α的测定,可见C组患者情况明显好于A组、B组情况。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对防治脑缺血疾病具有更好的疗效。
邢美荣袁红张玉林靳文勋李茹茹
关键词:脑缺血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比较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探讨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最佳剂量。方法将符合静脉溶栓指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标准计量(0.9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剂量(0.6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和72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总有效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90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90d良好预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剂量(0.9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更好的有效性,且未增加SICH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广仁韩靖臧汉青高爱英韩桂玉殷涛邢美荣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轻中度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