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涛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舟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腺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与细胞核因子-kB的表达及意义
- 2010年
- 目的研究原位细胞凋亡指数(AI)及细胞核因子-B(NF-B)在原发性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试剂盒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原发性甲状腺癌(75例)和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的AI及NF-B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癌组织AI值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不同病理分型的甲状腺癌组织AI值阳性情况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NF-B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不同病理分型的甲状腺癌组织NF-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组织AI值阳性情况表达与NF-B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6,P<0.01)。结论在甲状腺癌中NF-B的高表达影响了甲状腺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
- 杨菊邓涛黄燕凤步鸣钱立勇李春生王兆宇王宏强
- 关键词:甲状腺癌免疫组化凋亡指数
- CD44在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意义
- 2022年
- 目的探讨CD44在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意义。方法收集浙江省舟山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56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二氨基联苯胺(DAB)法测定并比较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细胞CD44阳性率,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结肠癌组织细胞CD44阳性率;采用异硫氰酸酯(FITC)染色法判定结肠癌细胞系HT29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NSM460的CD44阳性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并比较两组细胞CD4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肠癌组织细胞CD44阳性率(66.07%)高于癌旁组织(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和肿瘤直径癌组织细胞CD44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期癌组织细胞CD44阳性率高于A~B期癌组织,低分化癌组织细胞CD44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癌组织,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细胞CD44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ITC染色结果显示,HT29的CD44阳性率高于NSM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T29中CD44蛋白灰度值高于NSM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在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癌细胞中均高表达。
- 孔琼琼邓涛
- 关键词:CD44结肠癌组织结肠癌细胞
- 前列腺癌超声引导活组织检查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271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220例经磁共振检查时存在疑似病灶而进行靶向穿刺,以穿刺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经穿刺病理活检检出前列腺癌检出率为50.92%(138/271)。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检出率34.68%与磁共振疑似病灶靶向穿刺检出率45.02%比较,χ2=6.03,P=0.01。磁共振疑似病灶靶向穿刺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疑似病灶靶向穿刺较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更易检出前列腺癌,但磁共振疑似病灶靶向穿刺并不能完全替代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
- 邓涛曹恩久
- 关键词: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前列腺
- 肺癌组织中P63、TTF-1、CK7水平对肺癌的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评价观察肺癌组织中P63蛋白(P63)、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7(CK7)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因肺恶性肿瘤并接受肺组织穿刺活检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穿刺活检得出其肺癌的病理类型并对确诊肺癌患者通过免疫组化的方式检测样本中P63、TTF-1、CK7水平表达情况。结果84例患者穿刺活检的样本中得到鳞癌34例,占比40.48%;腺癌31例,占比36.9%;小细胞癌4例,占比4.76%;腺鳞癌12例,占比14.29%;大细胞肺癌3例,占比3.57%。鳞癌以P63强阳性为主,腺癌以CK7弱、中阳性和TTF-1阳性表达为主,腺鳞癌以P63和TTF-1阳性为主。且P63、TTF-1、CK7分别在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及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鳞癌以P63强阳性为主,腺癌以CK7弱、中阳性和TTF-1阳性表达为主,腺鳞癌以P63和TTF-1阳性为主。然而尚需更大样本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大细胞肺癌及小细胞癌中P63、TTF-1、CK7的差异。
- 邓涛钱立勇陈城
- 关键词:肺癌P63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
- 术中分层冷冻切片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乳腺癌最先转移的部位是前哨淋巴结,在进行乳腺区段切除术之前增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于术中在腋下作一小切口并准确地将前哨淋巴结切除、活检,若结果为阴性则结束手术,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1]。因此,在乳腺癌手术中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来寻找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是手术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 乐舟燕邓涛
-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区段切除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冷冻切片
- 子宫内膜样癌中KIF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C1(KIFC1)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95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KIFC1的表达;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0对新鲜癌组织和相邻非癌组织中KIFC1 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KIFC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KIFC1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阳性率(61.0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FC1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均<0.05)。qRT-PCR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样癌中KIFC1 mRNA相对表达量(2.99±0.59)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00±0.29,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样癌中KIFC1蛋白相对表达量(1.70±0.3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0.72±0.17,P<0.05)。生存分析发现,子宫内膜样癌中KIFC1阳性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KIFC1在子宫内膜样癌中表达上调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提示其可能成为子宫内膜样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估指标。
- 邓涛温媛媛何慧钱立勇
- 关键词:子宫肿瘤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SIAH1可通过上调Bim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失巢凋亡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SIAH1对乳腺癌细胞失巢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SIAH1表达质粒pcDNA3-myc-SIAH1、对照质粒pcDNA3-myc、Bim干扰片段BimsiRNA和对照片段control siRNA转染入乳腺癌细胞系MCF-7,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IAH1和Bim的表达,并应用Annexin V-FITC/PI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各组细胞在悬浮和贴壁生长状态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未处理组及转染对照质粒组相比,转染SIAH1表达质粒后,SIAH1(P<0.05)和Bim(P<0.05)表达均明显上调,且失巢凋亡率明显增加,分别为7.36%、8.02%及38.4%。另外,与单独转染SIAH1表达质粒pcDNA3-myc-SIAH1相比,共转染pcDNA3-myc-SIAH1与Bim siRNA后,Bim表达显著降低(P<0.05),同时细胞失巢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36.8%与8.16%。结论过表达SIAH1可通过上调Bim表达来诱导乳腺癌细胞失巢凋亡。
- 温媛媛杨志强邓涛李春生
- 关键词:乳腺癌B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