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洲铭
- 作品数:74 被引量:235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社会学更多>>
- 整合素αvβ3和αvβ5在发生肺转移的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3及αvβ5与骨肉瘤肺转移发生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骨肉瘤患者标本25例,其中骨肉瘤肺转移16例(实验组),未发生转移9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Western blot分析观察整合素αvβ3及αvβ5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整合素αvβ3及αvβ5在25例骨肉瘤标本中均有表达,但实验组患者表达阳性率更高为68.8%和81.3%,远远高于对照组(22.2%和34.0%),且与肿瘤体积大小明显相关,实验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组织中整合素αvβ3及αvβ5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较未发生肺转移患者明显升高,有助于骨肉瘤肺转移的诊断及预后。
- 陈善明平安松刘鸿蔡林邓洲铭
- 关键词:骨肉瘤整合素ΑVΒ3肺转移
- 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
-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71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男39例,女32例,年龄25~99岁,平均51.6岁;颈段22例,胸段24例,腰、骶段25例,...
- 蔡林任斌王建平邓洲铭陈志龙杨标
- DenisⅢ区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DenisⅢ区骶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5例DenisⅢ区骶骨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15—55岁;平均28.8岁;根据骨折形态分型:U型8例,H型6例,入型3例。术前Gibbons骶神经损伤分级: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7例。10例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接受了“π”形腰椎-骨盆固定术及骶管减压术,1例患者接受了腰椎-骶骨固定术及骶管减压术。4例畸形愈合且有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伤后3个月仅接受了骶管减压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骶骨畸形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9~47个月(平均24.9个月)随访;完全负重时间为8~14周(平均9.9周)。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无伤口感染、压疮、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畸形角度由术前平均35.7°±5.0°(15°~90°)改善为末次随访时平均27.9°±6.0°(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3,P=0.324)。VAS评分和EQ-5D量表由术前(7.0±0.3)分和(0.20±0.0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9±0.2)分和(0.79±0.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π”形腰椎-骨盆固定术是治疗DenisⅢ区的一种有效方法,有效的减压和稳定的固定是早期神经和功能恢复的先决条件。单纯骶管减压术在陈旧性DenisⅢ区骶骨骨折患者中能有效促进神经恢复。
- 谢远龙雷军蔡林平安松邓洲铭
- 关键词:骶骨骨折
- 1例蜡泪样骨病致尺神经卡压病例报道
- 2023年
- 蜡泪样骨病是一种极为少见的骨骼发育异常导致的骨质硬化性疾病,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又被称为单肢型骨硬化、蜡油样骨病、Leri病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脊柱骨肿瘤科于2022年8月收治1例尺骨及第5掌骨的蜡泪样骨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 晏琼买吾兰蔡林邓洲铭
- 关键词:蜡泪样骨病病例报道骨骼发育异常蜡油样骨病尺神经卡压第5掌骨
- 软骨下骨植骨联合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周骨巨细胞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采用病灶扩大刮除联合软骨下骨植骨、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肿瘤中心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19例初次诊治的邻膝关节骨巨细胞瘤。其中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34.1±14.5)岁,其中Campanacci分级,Ⅰ级3例,Ⅱ级12例,Ⅲ级4例,Enneking分期:1期2例,2期12例,3期5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症状。病变累及:股骨远端12例,胫骨近端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仔细评估确定肿瘤腔的完整性,术中仔细刮除肿瘤组织,应用高速磨钻处理瘤腔壁,联合软骨下骨区域植骨、骨水泥填充修复瘤腔,其中14例同时给予钢板内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6.7±6.2)个月,1例复发并出现了出现了肺转移(5.3%),其余患者无局部复发及转移发生。参照术后Enneking肢体功能评分标准,本组患者平均得(26.1±2.1)分。复查X线片示所有患者内固定均牢靠,无软骨下骨骨折及关节退变的发生。结论:对于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可以选择病灶扩大刮除联合软骨下骨植骨、骨水泥充填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该方法具有可早期负重、肢体功能恢复理想、近期复发率低、手术创伤较小等优点。
- 吴旻昊许可可孙文超闫飞飞谢远龙邓洲铭雷军冯帆蔡林
-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软骨下骨骨水泥复发
- 下肢骨原发性假性肌源性血管内皮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1年
- 假性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PHE),又称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sarcoma-like hemangioendothelioma,ES-H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曾被认为是上皮样肉瘤的一种变异类型。2003年由Billings等[1]首次定义,迄今国内外文献共报道不足百例。
- 朱宇凡许可可吴旻昊谢远龙邓洲铭蔡林
- 关键词:血管内皮瘤上皮样肉瘤肌源性血管源性肿瘤原发性
- 小分子抑制剂Spautin-1增强骨肉瘤细胞化疗敏感性
- 2015年
- 目的 观察小分子抑制剂Spautin-1对骨肉瘤细胞株(U2OS)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U2OS细胞,使用有效自噬抑制浓度的Spautin-1(10 μmol/L)和顺铂(5μmol/L)处理U2OS,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Spautin-1对于顺铂(Cisplatin)介导的U2OS的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Spautin-1对顺铂介导的U2OS的凋亡诱导作用的影响.结果 有效自噬抑制浓度的Spautin-1(10 μmol/L)对U2OS无明显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P>0.05),而此浓度的Spautin-1可明显增强顺铂对U2OS的增殖抑制(P<0.05),与顺铂处理组(16.5%)比较,Spautin-1与顺铂共处理后U2OS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35.0%),切割后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明显升高.结论 小分子抑制剂Spautin-1可增强U2OS对顺铂的敏感性.
- 李亮邓洲铭杨博蔡林
- 关键词:骨肉瘤化疗敏感性
- 关节周围局部注射镇痛药对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背景:传统全膝关节置换的镇痛方式较多,但这些方法常常带来一些不良事件。目的:应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评价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周围局部注射镇痛药后镇痛效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WANGFANG有关全膝关节置换镇痛的文献,检索年限均为2000-01-01/2011-04-30。纳入所有全膝关节置换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两组其他处理措施相同,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中关节周围局部注入混合镇痛药。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筛选及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1.2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最后共纳入10个研究,合计694例受试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全膝关节置换传统镇痛方式相比,试验组置换后目测类比活动评分较低[WMD=-1.04,95%CI(-1.26,-0.82),P<0.00001]、置换后目测类比静止评分较低[WMD=-0.67,95%CI(-0.81,-0.54),P<0.00001]、置换后再镇痛例数少[RR=0.26,95%CI(0.17,0.40),P<0.00001]、置换后再镇痛吗啡需要量少[WMD=-6.89,95%CI(-8.91,-4.86),P<0.0000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差不大[RR=0.62,95%CI(0.21,1.84),P=0.39]。当前证据表明,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周围局部注射镇痛药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镇痛方式,但是疗效和安全性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 李勇蔡林龚泰芳邓洲铭张翼杨永波胡超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镇痛局部注射META分析
-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颈椎全切和椎体重建治疗颈椎肿瘤-附4例报告
- 目的 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行颈椎全切加椎体重建治疗颈椎肿瘤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入路颈椎全切加椎体重建治疗共4例颈椎肿瘤,经过10-23个月的随访,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
- 蔡林张桃根邓洲铭胡超平安松雷军
- 脊柱嗜酸性肉芽肿23例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脊柱嗜酸性肉芽肿患者23例,保守治疗9例,开放手术14例,其中微创手术5例。采用VAS疼痛评分及脊柱0DI评分评估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并分析并发症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脊柱功能得到改善,手术组与保守组患者0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微创组椎体高度恢复值[(8.56±2.31)mm]高于开放手术组[(6.13±1.08)mm]及保守组[(6.74±0.9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治疗方式需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有明显神经症状及进行性畸形患者需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更有利于椎体高度的恢复。
- 魏任雄谢远龙邓洲铭蔡林
- 关键词:脊柱嗜酸性肉芽肿保守治疗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