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边千韬

作品数:44 被引量:54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蛇绿岩
  • 9篇绿岩
  • 8篇矿床
  • 8篇成矿
  • 6篇地质
  • 5篇地质构造
  • 5篇东昆仑
  • 5篇造山带
  • 5篇山带
  • 5篇特提斯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碳酸
  • 4篇铜矿
  • 4篇青藏高原
  • 3篇岩石
  • 3篇杂岩
  • 3篇三叠
  • 3篇山岩
  • 3篇闪长岩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
  • 21篇中国科学院地...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俄罗斯科学院
  • 2篇青海省区调综...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作者

  • 44篇边千韬
  • 7篇徐贵忠
  • 6篇郑祥身
  • 6篇常承法
  • 6篇罗小全
  • 5篇赵大升
  • 4篇王艺芬
  • 4篇罗小全
  • 4篇李涤徽
  • 3篇李红生
  • 3篇高山林
  • 3篇孙淑芬
  • 3篇丁林
  • 3篇李继亮
  • 3篇叶正仁
  • 2篇周瑞
  • 2篇李惠民
  • 2篇佘宏全
  • 2篇陈海泓
  • 2篇闫臻

传媒

  • 10篇地质科学
  • 7篇岩石学报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地质论评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贵金属地质
  • 1篇矿产勘查
  • 1篇2005年全...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可可西里北缘韧性剪切带的显微构造特征
1996年
在可可西里北缘发现的糜棱岩化带,经显微构造研究确定为韧性剪切带。此带发育流劈理及拉伸线理。糜棱岩化花岗岩和糜棱岩化石英脉中的石英发育亚晶粒构造、位错构造和动态重结晶,长石主要发育机械双晶。石英c轴组构属韧性剪切带中的典型形式,石英变形以位错蠕变机制和位错滑移机制共存为特征,石英的动态重结晶作用是由亚晶粒旋转机制形成。长石的变形主要是通过机械双晶实现的。此韧性剪切带形成时的温度约400℃,差异应力约30MPa,应变速率约1.9×10-13s-1。
边千韬林传勇史兰斌
关键词:剪切带显微构造
可可西里西金乌兰—冈齐曲蛇绿混杂岩中晚古生代放射虫被引量:8
1993年
本文描述了早石炭世—早二叠世的5个放射虫组合:Cyrtisphaeractenium aff.crassum-Astroentactinia multispinosa,polyentactinia sp.A.Pseudoalbaillella chilensis,Ps.lomen-taria和Ps.elongata,标本采自青海可可西里新发现的西金乌兰—冈齐曲蛇绿岩带。
李红生边千韬
关键词:蛇绿岩放射虫晚古生代
西昆仑山库地变质橄榄岩的显微构造特征被引量:6
1995年
西昆仑山库地变质橄榄岩块是肢解了的震旦纪一早古生代蛇绿岩碎片。变质橄榄岩以残斑结构为主,呈现粗粗结构向残班结构的过渡和残斑结构向板状等粒结构的过渡。此岩石有明显的变形结构,橄榄石变形时的滑移系为{0kl}[100]。橄揽石发育有代表高温(800℃以上)的位错构造,也有代表低温的位错构造。表明此变质橄榄岩经受了上地幔环境下发生的高温塑性流变和侵位过程中及侵位后所经受的低温高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变形。上地幔环境下变形时的差异应力约为80MPa,应变速率约为1.96×10-12s-1-7.03×10-10s-1。此变质橄榄岩代表由大陆裂谷发展起来的洋盆下的地幔,产出的构造环境为洋脊-裂谷带。
边千韬林传勇史兰斌
关键词:橄榄岩显微构造西昆仑山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侵入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侵入岩在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并不发育,但岩石化学特征随岩石产出的构造背景不同而有所区别。沿昆南断裂南侧产出的印支期黑云母花岗岩属过铝质钙碱性岩系,富硅碱高,富集Rb、Th、Ta,强烈亏损Ti和Cr,轻稀土中度富集并具有较强的Eu负异常,表现为同碰撞深熔花岗岩的特点。沿西金乌兰断裂出露的石英闪长岩类属过铝质钙性岩系,碱含量略低,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含量普遍高于黑云母花岗,尤其Rb、Zr、Hf较富集,轻重稀土的分异不明显,Eu异常也较小,它们形成于碰撞后的环境,具有幔源花岗岩的特点。羌塘地体南部唐古拉山-各拉丹东二长花岗岩,其来源和岩石化学性质可以同北部的黑云母花岗岩对比,表现同碰撞深熔花岗岩的特点。岗齐曲一带喜山期石英正长岩类属准铝质偏碱性岩系,富碱高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总量和轻重稀土比值高,为造山晚期生成的碱性岩浆侵入。所有岩石均具有较高的Sr同位素(0.707~0.7232)和相对较低的Nd同位素组成(0.5121~0.5124),在87Sr/86Sr-143Nd/144Nd图上投影点均落在低Nd高Sr的壳源区,并靠近上地壳(或年轻地壳)区域,表明它们的源区普遍经历了壳源物质,特别是年轻地壳物质加?
郑祥身边千韬郑健康
关键词:侵入岩岩石化学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哲古错含金(砷)细粒石英闪长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近来,我们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哲古错中低温热液型锑-金矿床内首次发现了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它们呈岩脉或岩枝状侵入于上三叠统—下侏罗统黑色页岩中。矿区内及外围有许多辉长岩脉及少量橄榄二辉岩小岩体产出。含金(砷)...
边千韬丁林
关键词:特提斯喜马拉雅
文献传递
华北克拉通西北缘中元古代火山岩特征与成矿作用被引量:3
1999年
华北克拉通西北缘中元古代火山岩分布在狼山和渣尔泰山地区,并产在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中,主要属正常岩石系列的基性岩石。其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为低钾—中钾玄武岩,并与大洋拉斑玄武岩类似。反映了中元古代火山活动是发生在狼山—渣尔泰山南、北两支裂陷槽发育的强烈裂陷阶段。岩石、矿石和矿物的稳定同位素、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揭示,本区大型—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中元古代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徐贵忠王艺芬佘宏全边千韬周瑞罗小全
关键词:火山岩成矿作用
额尔古纳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被引量:38
1998年
额尔古纳造山带属加里东期造山带。因该造山带发育了一系列燕山期铜多金属矿床,并且它位于著名的得尔布干深断裂带的西北侧,故也称为得尔布干成矿带。额尔古纳造山带属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加里东期陆缘增生带。形成之后又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特别是燕山期沿得尔布干等北东向深断裂发生了大陆裂谷作用和强烈构造岩浆活动,使之最终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铜钼矿床和银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在空间上构成“三层楼”结构。本文阐明了额尔古纳造山带成矿作用的重要地质因素,表明成矿作用是多期复杂地质构造作用的综合结果。
徐贵忠边千韬王艺芬
关键词:造山带深断裂带成矿模式铜矿床
青海可可西里大地构造基本特征被引量:27
1997年
在可可西里地区发现的晚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及不整合于其上的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海滩亚相石英砂岩表明此区曾存在过古特提斯洋,早二叠世末古特提斯基本闭合。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为相对稳定阶段。中、晚三叠世海侵,沉积了巨厚复理石。三叠纪末—早侏罗世发生了强烈的造山作用,形成造山带,可可西里地区进入陆内演化阶段。
边千韬常承法郑祥身
关键词:古特提斯造山作用
特提斯喜马拉雅中东段哲古错与斑岩砷金矿有关的岩石组合
2004年,作者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中东段哲古错发现了斑岩砷金矿,其位于南北向初始裂谷系南段、与东西向构造的交会部位.与其有关的岩石组合为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中性岩-中酸性岩.镁铁质岩是此组合的主体岩石,包括暗色辉长岩、辉...
边千韬丁林
关键词:岩石组合超镁铁质岩含矿岩体
文献传递
东昆仑布青山蛇绿混杂岩中发现奥陶纪疑源类被引量:21
2001年
在东昆仑南缘蛇绿混杂岩带布青山段发现中、晚奥陶世疑源类化石, 其组合特征为: 棘刺亚类(Acanthomorphitae)约占32%, 球形亚类(Sphaeromorphitae)约占63%. 其中包含有Lophospha-eridium edenense, L. varum, Nothooidium sp.,? Buedingiisphaeridium sp., Visbysphaera sp., Strophomorpha sp. 等分子; 与疑源类一起保存的还有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地层中常出现的类似具管有胚植物的碎片和与陆生植物亲缘的四分孢子体(Tetrahedraletes), 以上化石证据指示含化石的地层时代为中、晚奥陶世, 为本区存在奥陶纪蛇绿岩提供了古生物地层佐证, 并迫使地质学者重新审视本区乃至东昆仑南缘蛇绿混杂岩带的地层组成及本区乃至青藏高原北部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
边千韬尹磊明孙淑芬罗小全I. PospelovO. AstrakhahtsevN. Chamov
关键词:疑源类奥陶纪地层蛇绿混杂岩古生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