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成吉
- 作品数:22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方丁香散敷脐治疗婴幼儿泄泻101例
- 1999年
- 刘秀玉路成吉路风英
- 关键词:婴幼中医药疗法敷脐疗法
- 复方菟丝子汤治疗遗尿的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3年
- 路成吉刘秀玉
- 关键词:遗尿动物实验
- 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脑多巴胺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病理观察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多巴胺(DA)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变化规律,揭示HIBD中细胞形态变化及其死亡形式,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7日龄SD大鼠9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脑损伤后0min、30min、1h、3h、6h、9h、12h、24h、48h皮层、纹状体、脑干DA含量的动态变化。光镜下观察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1.动物缺氧缺血(HI)后DA在30min即有明显上升,纹状体和皮层、脑干内DA含量分别在HI后6h、9h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2.细胞病理改变:HI后3h时水肿,6h时有局灶性坏死,12h、24h及48h出现大量坏死的神经细胞。3.凋亡(APO)出现在细胞坏死之前,HI后3hAPO细胞出现,6h后APO细胞明显增加。结论 1.新生鼠HI后早期脑细胞内DA含量即增高,6h、9h可达到最高水平,脑细胞损伤与DA含量有关。2.HI后脑细胞死亡有APO和坏死两种形式。
- 张淑玲路成吉董艳臣常全忠郭学鹏蔡新华罗克娴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巴胺病理
- 丁香散治疗泻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 2000年
- 郭红云刘秀玉路成吉路风英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 偏瘀汤治疗血瘀性偏头痛5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0年
- 刘秀玉路成吉谭军李昊郭红云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 HPLC-电化学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克仑特罗浓度
- 2005年
- 目的 应用HPLC -电化学法检测人血浆中盐酸克仑特罗含量。方法 采用内标法定量,使用NucleodurC18色谱柱,以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7∶3,V/V ,pH 5 .0 )为流动相,检测器电位0 .80V(Ag/AgCl)。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1.5~12 0μg·L-1,回归方程Y =0 .75 3X +0 .0 11,r=0 .9993;最低检测浓度0 .0 15 μg·L-1;RSD 2 .6 %~4 .2 % ;平均回收率93.4 %。
- 郭红云路成吉
- 关键词:电化学检测器血浆盐酸克仑特罗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干扰素α -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大剂量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与干扰素α -2b联合 ;B组单用相同剂量干扰素α -2b ,疗程均为24周 ,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ALT复常率均较高 ,但HBeAg 、HBV -DNA阴转率及随访ALT复常率A组均优于B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与干扰素α -2b联合具有较好的抗HBV效果。
- 路成吉秦咏梅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复方甘草酸苷干扰素Α-2B
- 氮酮对8—MOP的体外透皮促进作用
- 1991年
- 本文以8-MOP为模型药物,选用大白鼠离休鼠皮作实验用皮,在模拟Fraza式扩散池中研究Azone的透皮促进作用,探讨其透皮促进的最佳浓度。结果证明不同浓度的Azone溶液均可促进8—MOP的透皮吸收。但以4%的Azone溶液的透皮吸收相对最佳。
- 路成吉梁庆昌齐伟张金莲
- 关键词:氮酮透皮吸收8-MOP
- 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儿童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乙型肝炎(CHB)和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ASCs)的致病机制。方法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两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得到差异表达基因β2微球蛋白(β2-MG)。采集34例CHB和41例ASCs儿童外周血血浆,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β2-MG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儿童CHB和ASCs的差异表达文库,发现在CHB儿童中β2-MG和铁转运蛋白等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增高。证实了β2-MG在蛋白水平也存在相应的差异表达。结论β2-MG在CHB患儿中的高表达参与儿童CHB的发病。
- 唐翠兰周舟陈智路成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Β2微球蛋白抑制消减杂交
- 挫伤性前房出血治疗分析
- 1998年
- 目的:观察细胞色素C对挫伤性前房出血的治疗效果。探讨恢复重症前房出血患者视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细胞色素C15~30mg加入5%葡萄糖静脉点滴,每日一次。眼压高者,同时应用20%甘露醇150~250ml静脉点滴。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加用地塞米松,局部或全身用药,同时散瞳。结果:治疗1~9天前房出血全部吸收,平均3.8天。重症前房出血者平均3.96天,无一例发生再出血及角膜血染等并发症。视力大于0.8者15例,0.4~0.6者6例,0.1~0.3者16例,小于0.1者23例,前房Tyndal氏均为阴性。结论:采用细胞色素C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疗程短,疗效满意。
- 孔德兰昝玉玺路成吉
- 关键词:挫伤性前房出血药物治疗细胞色素C静脉点滴虹膜睫状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