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玉娥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起搏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抑郁
  • 1篇应用与护理体...
  • 1篇有效救治
  • 1篇早期临床诊断
  • 1篇早期诊断治疗
  • 1篇振动排痰
  • 1篇振动排痰机
  • 1篇整体护理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射频消融术

机构

  • 4篇江阴市人民医...
  • 2篇东南大学

作者

  • 6篇赵玉娥
  • 2篇陈惠
  • 2篇陆敏智
  • 2篇黄晨燕
  • 2篇唐菊娣
  • 1篇张丽萍
  • 1篇易桂斌
  • 1篇季丽君
  • 1篇王雪梅
  • 1篇严春亚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振动排痰机在呼吸科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对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选择呼吸科7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应用人工拍背排痰。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气参数及咳痰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振动排痰机具有良好的排痰效果,可提高肺通气质量,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护理人员疲劳度。
赵玉娥黄晨燕
关键词:振动排痰机护理
循证护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护理技能、自护理责任感、健康认识水平、自护理概念和ESCA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贡惠娟赵玉娥严春亚陈惠张丽萍
关键词:肺癌晚期循证护理睡眠质量自我护理能力
肺栓塞病人的临床急救与护理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6例肺栓塞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操作,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资料。方法我院2007年5月~2008年9月收治的6例急性肺栓塞病人的临床观察、治疗护理、心理支持和饮食干预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观察6例肺栓塞病人不同的生命体征、心电图改变,血气分析异常等,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资料信息。经及时救治,适当的心理支持和饮食指导,病人均治愈,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肺栓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救治,可降低死亡率。
赵玉娥季丽君陆敏智
关键词:早期诊断治疗早期临床诊断有效救治护理并发症护理操作
心理干预对射频消融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射频消融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计划的心理护理。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表(HAD),对患者在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进行调查,统计HAD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的HAD单号、双号评分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射频消融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赵玉娥唐菊娣陆敏智
关键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焦虑抑郁心理干预
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SF-36)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量表中情感得分、一般感情指数、健康指数、生活满意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明显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疗效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王雪梅赵玉娥黄晨燕陈惠
关键词:整体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疗效生活质量
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应用的临床护理
2013年
目的观察主动固定起搏方式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总结主动固定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经验。方法46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主动固定导线组(n=23)和传统被动导线组(n=23),DDD起搏模式,主动心室导线均放置在右室间隔部(RVS),被动电极则放于右心室尖部,观察2组在术中及术后的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心肌穿孔、感染、气胸等并发症。2者心室起搏参数无统计学差异,主动固定导线组术后卧床时间和患者制动时间较短。结论主动固定导线起搏是可行的,但应严密观察,护理到位。
唐菊娣赵玉娥易桂斌
关键词:心脏起搏临床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