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梦云
- 作品数:17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雷贝拉唑联合四联疗法治疗不同CYP2C19基因代谢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不同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C19(CYP2C19)基因代谢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0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的24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基因检测确定了CYP2C19基因型,其中快代谢型(EM)、中等代谢型(IM)、慢代谢型(PM)各80例。每种代谢型患者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行四联疗法,静脉泵入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 mg溶于生理盐水50 mL,2次/d;静脉泵入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1.2 g溶于生理盐水50 mL,2次/d;口服胶体酒石酸铋胶囊220mg,2次/d;口服克拉霉素片,500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完全停药1月后行呼气试验检测。观察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M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根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型、PM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组中,PM型根除率(95.0%)最高,IM型根除率(77.5%)次之,EM型根除率(57.5%)最低,组间根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对照组中,PM型根除率(97.5%)最高,IM型根除率(92.5%)次之,EM型根除率(82.5%)最低,组间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泮托拉唑静点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小。但对于快代谢型加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可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效果较中等代谢型、慢代谢型明显。
- 靳斌朱玉侠张永红赵梦云张雪丽王林路伟李蓉孔祥云赵明星姜登鸽张丽秋
- 关键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四联疗法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CYP2C19
- 肝胆宁治疗胆管感染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赵梦云刘永国惠莉张雪丽白华峰
- 关键词:胆管感染药物疗法肝胆宁
- 黄芪鸡血藤汤对大鼠肝纤维化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黄芪鸡血藤汤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并探讨该组方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1)黄芪鸡血藤汤由黄芪30克、鸡血藤15克、黄芩10克、山豆根10克、陈皮10克、藏茵陈15克等多味中草药组成,由西安碑林中...
- 李蓉赵梦云
- 关键词:鸡血藤汤肝纤维化
- 文献传递
- 内镜下靛胭脂-美兰双重染色法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靛胭脂-美兰双重染色法对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来就诊患者行常规内镜检查,将有可疑病灶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内镜下靛胭脂-美蓝染色后活检,对照组采用后常规活检。结果:观察组(57例)分别检出早期胃癌16例、癌前病变27例。对照组(55例)分别检出早期胃癌9例、癌前病变19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分别为43/57(75.4%)和28/55(50.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明显染色分界区28/57(49.1%)的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无明显染色分界区15/57(26.3%)(P<0.05)。结论:内镜下靛胭脂一美兰双重染色能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对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诊断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靳斌朱玉侠张雪丽李蓉路伟杨芸孔祥云赵明星韦斌张永红赵梦云
- 关键词:内镜早期胃癌癌前病变
- 黄芪鸡血藤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观察黄芪鸡血藤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58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饮食饮水,皮下注射花生油。模型组(12只):按复合因素造模。黄芪鸡血藤汤治疗组分为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2只):在造模的同时每日分别给予中药粉剂2、10、.5 g/100 g体重灌胃。8周末,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学改变,并进行比较。免疫组化法观察黄芪鸡血藤汤对各组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表达的影响。[结果]8周后,中药各剂量组大鼠肝脏色泽、质地、表面光滑程度均明显优于模型组;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增生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大剂量组最低(P<0.01);TGF-β1、CTGF、PDGF-BB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大剂量组最低(P<0.01)。[结论]黄芪鸡血藤汤能有效的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它可能通过降低TGF-β1、CTGF、PDGF-BB的表达,抑制星状细胞的活化而起作用。
- 李蓉路伟赵梦云
- 关键词: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 不同类型的胃炎和胃癌组织中p21、p16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胃炎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1、p16在疣状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各40例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各组值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 p21在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疣状胃炎及胃癌组织的表达分别为0、22.5%、35.0%、60.0%,疣状胃炎的p21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低于胃癌,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萎缩性胃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6在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疣状胃炎及胃癌组织的表达分别为90.0%、50.0%、45.0%、17.5%,疣状胃炎组p16阳性率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明显高于胃癌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萎缩性胃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s基因激活后形成的p21蛋白及抑癌基因p16失活可能参与疣状胃炎的癌变过程。
- 李蓉赵梦云张永红李荣
- 关键词:疣状胃炎P21蛋白P16蛋白
- 糜烂性胃炎416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糜烂性胃炎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经电子胃镜确诊的糜烂性胃炎416例,随机分为三组进行治疗。综合组,除菌组和胃黏膜保护剂组。结果综合组有效率为94.2%,治愈率68.1%;除菌组有效率为71.3%,治愈率为46.4%;胃黏膜保护组有效率为61.2,治愈率为23.4%。结论糜烂性胃炎的治疗选择综合治疗为佳。
- 赵梦云穆木天
- 关键词:除菌微波糜烂性胃炎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回结肠黏膜VIP活性与结肠动力的关系研究
- 2002年
- 赵梦云陈继龙等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结肠动力
- 腹腔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肝癌腹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 (HCPT)对晚期肝癌所致恶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腹腔穿刺抽出腹水 ,然后腹腔内注射HCPT(2 0~ 30mg) ,并同时静脉输血及白蛋白 ,每周 1次 ,共用 2周。结果 全组 30例 ,完全缓解 (CR) 3例 ,部分缓解 (PR) 17例 ,总有效率为 6 6 6 7% ,毒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下降 ,发生率2 7 2 8% ,白细胞毒性均为Ⅰ°。结论 HCPT腹腔内灌注治疗晚期肝癌腹水疗效满意 ,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 张雪丽刘永国惠莉赵梦云肖菊香
- 关键词:羟基喜树碱腹腔灌注肝癌腹水HCPT
- 黄芪鸡血藤汤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CTGF及PDGF-BB表达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观察黄芪鸡血藤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并探讨该组方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58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饮食饮水,皮下注射花生油。模型组(12只):按复合因素造模。中药治疗组:分为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2只):在造模的同时每日分别给予中药每100g体重2g、1g、0.5g灌胃。8周末,处死大鼠后处理肝脏标本。肝组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组织学改变,并进行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黄芪鸡血藤汤对各组大鼠肝脏TGF-β1、CTGF、PDGF-BB表达的影响。结果:各组大鼠肝脏标本形态学的比较:8周后,中药组大鼠肝脏色泽、质地及表面光滑程度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中药各剂量组TGF-β1、CTGF、PDGF-BB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大剂量组最低(P<0.01)。结论:黄芪鸡血藤汤能有效地预防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
- 李蓉赵梦云
- 关键词:肝纤维化TGF-Β1CTGFPDGF-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