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华
- 作品数:53 被引量:215H指数:9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清华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电弧加热发动机羽流的非平衡态光谱诊断被引量:3
- 2004年
- 电弧加热发动机是一种为航天器提供机动和控制推力的装置。为了研究电弧加热发动机的工作机理,本文讨论了电弧加热发动机羽流的光谱诊断方法并设计了一套光谱诊断系统。在此系统上,以氩气为工作气体,设定氩气流量和电流,在模拟空间环境下对电弧加热发动机羽流进行了光谱诊断。利用采集到的光谱信号,分别用谱线的绝对强度法和波尔兹曼图法得到了羽流温度的径向分布。测量结果表明本文工况下羽流处在热力学非平衡态下。此外,本文还对测量进行了初步的误差分析。
- 赵文华沈岩陈黎明
- 关键词:电弧加热发动机光谱诊断
- 电弧加热发动机的非平衡态光谱诊断
- 电弧加热发动机是一种为航天器提供机动和控制推力的装置.由于与其它推进方式相比,电弧加热发动机在很多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近年来,电弧加热发动机已成为研究的特点.为了研究电弧加热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机理,本文讨论了电弧加热...
- 赵文华沈岩陈黎明
- 关键词:电弧加热发动机光谱诊断温度场
- 文献传递
- 光谱法连续测量瞬态温度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谱测温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由透镜组及多边反射镜轮组成的光探测及扫描机构,由光栅摄谱仪及与之相连的多通道谱线强度接收器组成的分光机构,以及信号处理及显示机构所组成。本装置具有对发光物成像快速连续扫描,能测量...
- 赵文华唐林麻智文
- 文献传递
- 光谱法连续测量瞬态温度的装置
- 光谱法连续测量瞬态温度的装置,它主要由探测光路和扫描机构,谱线强度转换及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几部分组成的。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对电孤成像能高速连续扫描的多面反射镜轮机构和多通道谱线强度接收器及高速A/D转换卡,因此能在短时...
- 赵文华阎究敦张冠忠王杰陈振生何勇过增元
- 文献传递
- 低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的热效率被引量:2
- 2007年
- 低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的比冲较小,提高发动机效率对于低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的成功应用十分重要。该文在原有电弧加热发动机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了覆盖发动机阳极的环形空腔,形成再生冷却通道。实验中采用氩为推进剂,在典型工况下将发动机的比冲和效率与原电弧加热发动机进行对比。当发动机的工作电流从4A增大至12A时,原发动机的比冲为980~1323Ns/kg,新发动机比冲为1450~1627Ns/kg。相同工况下,原发动机效率为21%~23%,新发动机效率为32%~53%。实验结果说明再生冷却技术能显著提高低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的效率。
- 唐皇哉赵文华侯凌云刘政胤
- 关键词:电弧加热发动机
- 电极尺寸对介质阻挡放电冷等离子体去除NO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4年
- 设计了一套高压电源装置以及相应的同轴圆柱 筒介质阻挡放电管 ,研究了放电管中心电极直径以及介质层管内径变化对放电冷等离子体去除NO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这 2种电极尺寸的变化对NO去除率有显著的影响。中心电极直径的增加 ,有助于增强放电 ,但同时减小了反应空间 ;介质层管内径增加 ,延长停留时间的同时放电的强度却相应减弱了。所以中心电极的直径或介质层的内径均应有一最佳值 ,使得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NO的去除效果最佳。
- 赵文华张旭东
-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冷等离子体NO电极尺寸介质层中心电极
- 用光谱诊断技术测定高能单元推进剂的温度分布被引量:5
- 2004年
- 采用光谱诊断技术中的相对强度法测定了单元推进剂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HNIW)在 3MPa和5MPa两种压力下的燃烧火焰温度分布。结果表明 ,相对强度法能准确地测出单元推进剂HNIW在整个燃烧过程的温度分布曲线 ,测得的最高燃烧火焰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的理论计算温度 ;测量压力升高 ,最高燃烧火焰温度更接近于理论计算温度。此实验结果说明 :在较高压力条件下 。
- 张杰邹彦文贺俊杨荣杰赵文华方仲彦
- 关键词:燃烧火焰温度分布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 QZN[*v1*]型高能内孔等离子喷涂枪研制报告
- 张冠忠赵文华
-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喷枪性能分析
- 煤油燃气温度的测量方法研究
- 1996年
- 在全面分析煤油燃气辐射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煤油燃气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测量煤油燃气温度的辐射测量方法[4],并且建立了辐射测温系统,通过对煤油燃气温度的实际测量,验证了辐射测温法测量燃气温度的可行性。
- 陈东海徐昌荣赵文华
- 关键词:辐射法温度测量
- 微小推力测量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研究
- 2012年
- 为满足微小卫星姿态和轨道控制发动机微小推力(几百毫牛量级)动态特性研究和测试的需要,在一种微小推力测量系统上(其推力范围为0~400mN)开展了动态响应特性研究,分别采用小球加载和电磁加载技术给系统加力,对比了小球下落、负阶跃力响应和电磁加载的动态响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电磁加载标定方式简单实用,避免了运动部件和操作因素等随机干扰带来的误差;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间达到了15ms,并具有很好的测量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以满足微小卫星用发动机的动态推力测量的需要,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龚景松侯凌云赵文华
- 关键词:微小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