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永
- 作品数:84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言意之辨”与“不可说者”如何能说
- 2023年
- 言意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论题,它把言意关系归纳为语言与意义的关系,是在《周易》“言、象、意”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哲学论辨。自先秦以降,儒道释三家对此一再讨论,揭示了语言在表达形上之道方面的局限性,使可说者和不可说者之间的关系得到深入考察。无论是万物宗极的天道,还是体道通玄的精神境界,都是超乎名言而不可说的。言意之辨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不仅备受中国哲人重视,西方从中世纪神秘主义到现代语言分析学派也在不断探索。
- 赵建永
- 关键词:言意之辨言意关系言意之辩中国哲学史儒道释
- 追忆恩师汤一介先生
- 2018年
- 汤一介(1927.2.16-2014.9.9)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县,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第十九届亚洲与北非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
- 赵建永
-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恩师追忆中国文化
-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及其他》被引量:1
- 2013年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魏晋玄学研究,学术界公认是由汤用彤开创的。他率先提出以“有无之辨”来概括魏晋时期的主要思想论争,并由此出发,历史地考察各派思想的演变,从而揭示出玄学发展的主线。这是他对中国学术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贡献。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汤用彤学术精选集”之二《魏晋玄学论稿及其他》就充分展现出了汤用彤在魏晋玄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治学硕果。与这套“精选集”中的《隋唐佛教史稿》、《印度哲学史略》和《印度佛教汉文资料选编》三册不同,《魏晋玄学论稿及其他》旨在选取汤用彤最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汇编成集,包括《魏晋玄学论稿》、《往日杂稿》、《康复札记》三部分。
- 赵建永
- 关键词:论文汇编中国学术史印度佛教
- 从抗疫利器“清肺排毒汤”看中医思维的文化底蕴被引量:1
- 2021年
- 中医界及时推出特效方药"清肺排毒汤",将新冠疫情对健康的危害与社会的损失降至最低,并缓解了民众的恐慌情绪,提升了文化自信.中医的系统思维方法来源于中华文化,是古圣先贤和人民群众的智慧精华.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经五千年沧桑仍持续繁衍昌盛的"守护神",而中医就是它在对治时疫上的运用和体现.大疫如大考,在这次战疫中,中医又交出了优秀的答卷.这不但为世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防疫方式,还为人类未来可能发生的新疫情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成功模式.
- 赵建永
- 关键词:系统思维
- 学衡派对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化--以汤用彤的理学救国论为中心
- 本文从汤用彤早年在清华时期的《理学谵言》等儒学论文入手,来探究新儒家和学衡派思想产生的渊源。他以道德为立己和立国的基本,阐发以道德实践为本的宋明理学救治时弊的效用和它所具有的普遍价值。辛亥革命后从“反传统”到“接续”传统...
- 赵建永
- 关键词:学衡派新儒家
- 《汤用彤学术精选集》述评--以印度哲学与佛教类论著为中心
- 2012年
- 北京大学出版社近来推出了汤一介先生主编的《汤用彤学术精选集》四册,旨在选取汤用彤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论著,内容涵盖印度哲学、佛教、道教、玄学、西方哲学等方面,皆为相关领域研究必备的经典之作,长期影响着这些学科的发展走向。这一系列选编的全面性和代表性,使之成为继《汤用彤全集》问世后对汤用彤遗著最大规模的一次整理结集出版,使人领略到汤著的概貌与脉络。本文以其中的印度哲学论著为主,评述汤用彤相关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以拓深对他的佛教研究和学术思想的认识。
- 赵建永
- 关键词:印度哲学佛教学术经典
- 汤用彤未刊稿的学术意义被引量:6
- 2004年
- 现版《汤用彤全集》未及收录的汤用彤各类著述,多为未刊手稿(二百多万字),拟整理收入《全集》补编,以方便学界的研究。这批文献见证了我国哲学、宗教学的发展历程。它的发掘不仅会使世人全面了解他接通华梵、会通东西、熔铸古今的文化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学术史上的许多问题。
- 赵建永
- 关键词:文化研究
- 中国哲学学科创建视域下冯友兰与汤用彤的学术交往
- 2016年
- 冯友兰与汤用彤都是20世纪中国哲学界的领军人物,共同对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们的学术交往与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密切相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哲学问题的提出、思想形成的重大转关和中国现代学术的转型背景。前贤对冯友兰与汤用彤的比较研究非常薄弱。他们长达半世纪的交往过程,展现了其学术思想的异同及其对创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历史作用。
- 赵建永
- 关键词:中国哲学学科建设学术交往冯友兰
- 作为道家核心观念的自然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3
- 2019年
- “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和法则。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历史上对“自然的和谐”的看重莫过于道家,作为道家核心思想的“道法自然”,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这对当今绿色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 赵建永
- 关键词:道家
- 尚待发掘的宝藏:汤用彤遗稿现状及其文化价值
- 2020年
- 《汤用彤全集》一至七卷出版后,又有各类汤著得以发现。为保存其研究成果,现正在搜集整理续编近千万字的《汤用彤全集》,其中大多为未刊稿。这批文稿是研究印度学、佛教、道家、道教、玄学及其相互关系史的宝库,见证了我国哲学和宗教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具有建立学术典范的意义。它的整理出版,将对相关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势必丰富学界热点问题的讨论。
- 赵建永
- 关键词: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