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4篇镇痛
  • 4篇手术
  • 3篇瑞芬太尼
  • 3篇小儿
  • 3篇小儿手术
  • 3篇静脉
  • 3篇芬太尼
  • 2篇单肺
  • 2篇单肺通气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吗啡
  • 2篇静脉麻醉
  • 2篇肺通气
  • 2篇布托
  • 2篇布托啡诺

机构

  • 10篇巢湖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夏晓琼
  • 10篇赵兵
  • 4篇罗宏丽
  • 4篇夏书江
  • 3篇郭春年
  • 2篇刘会凤
  • 2篇王炎
  • 1篇查显忠
  • 1篇张庆梅
  • 1篇金学廷
  • 1篇郑文杰

传媒

  • 4篇安徽医学
  • 2篇皖南医学院学...
  • 2篇安徽医药
  • 1篇淮海医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气管阻塞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4
2009年
夏晓琼夏书江张庆梅赵兵
关键词: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导管麻醉
布托啡诺与吗啡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吗啡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PCA)治疗。观察两组术后48 h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e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VAS评分B组略低于M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esay评分B组优于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PCA可取得满意镇痛和镇静效果,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
赵兵罗宏丽夏晓琼郭春年
关键词:术后镇痛布托啡诺吗啡前列腺电切术
单肺通气在肺叶和全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附20例报告)
2007年
郑文杰赵兵王炎夏晓琼
关键词:肺切除术单肺通气麻醉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赵兵夏晓琼罗宏丽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夏书江夏晓琼金学廷赵兵郭春年查显忠王炎
该项目在省内率先以瑞芬太尼取代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用于小儿麻醉,主要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微泵持续输注用于小儿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和参考。该技术与传统的氯胺酮麻醉比较,术后苏醒快,药物无残余,定向...
关键词:
关键词: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小儿手术
高乌甲素、咪唑安定超前镇痛镇静在腹部手术前的应用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和咪啶安定在腹部手术前超前镇痛镇静的效应。方法选择50例腹部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高乌甲素1.6mg·kg-1+咪唑安定0.04mg·kg-1+阿托品0.01mg·kg-1,对照组为安定0.2mg·kg-1+阿托品0.01mg·kg-1,观察两组术中警觉/镇静评分(OAA/S)及添加辅助用药的人次。结果试验组肌内注射10min后,OAA/S下降为4.0±0.5,30min后为3.4±0.52,而对照组分别为4.9±0.2和4.3±0.54,两组相比(P<0.05),而术中辅助用药,试验组为6例(占24%),对照组为22例(占88%),两者相比P<0.01。结论术前使用高乌甲素和咪唑安定起到超前镇痛、镇静的效果。
夏晓琼赵兵郭春年
关键词:高乌甲素咪唑安定手术前腹部手术病人肌内注射
瑞芬太尼用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夏书江夏晓琼赵兵
关键词: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持续输注非特异性术后苏醒苏醒质量
转化糖注射液用于小儿术中静脉补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小儿术中分别采用转化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补液,患儿血糖浓度的变化,为小儿术中补液寻求更为安全、方便、合适的晶体溶液。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为出生后6个月~6周岁的择期手术患儿40例。手术时间选择不超过2h且无较多失血者,随机分为术中输注转化糖注射液组(I组)和葡萄糖注射液组(G组)。两组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分别于输液前即刻、术后1h和术后2h监测患儿血糖水平。结果:Ⅰ组患儿血糖浓度波动小于G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术中输注转化糖注射液不仅能快速、持久为患儿提供必须能量,而且对血糖水平影响小。是小儿术中理想、安全、合适的静脉补液选择。
赵兵夏晓琼刘会凤罗宏丽
关键词:转化糖血糖小儿手术中静脉输液
布托啡诺与吗啡用于胸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胸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开胸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43~76岁,体重42~78 kg。随机均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A组)、吗啡组(B组),A组术后持续泵注0.004%布托啡诺+0.125%罗哌卡因,B组术后持续泵注0.004%吗啡+0.125%罗哌卡因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病人自控镇痛泵设置均为:容量100 ml,背景流量2 ml/h,单次负荷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术后4 h、8 h、12 h、16 h、24 h、36 h病人的镇痛、镇静评分、生命体征、副作用和病人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各时点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率较A组高;A组病人对PCEA满意率高于B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吗啡PCEA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布托啡诺较吗啡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胸科手术术后镇痛。
罗宏丽夏晓琼刘会凤赵兵
关键词:布托啡诺吗啡硬膜外镇痛胸科
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在小儿静脉复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的小儿手术80例,分为瑞芬太尼组(Ⅰ组)和氯胺酮组(Ⅱ组),每组40例,消毒前静注丙泊酚1mg·kg^-1(60秒注完)后以4mg·kg^-1·h^-1速率输注,手术前I组静注瑞芬太尼1μg·kg^-1(60秒注完)后以0.2μg·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Ⅱ组静注氯胺酮2mg/kg后以1mg·ks^-1·h^-1速率持续输注,缝合皮肤时停注静脉麻醉药。结果术中HRⅡ组比Ⅰ组快,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5分钟HRⅡ组比Ⅰ组慢,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P〉0.05,术后清醒时间Ⅱ组明显延长,与Ⅰ组比较,P〈0.05,清醒时烦躁不安的发生率Ⅱ组较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镇痛作用强,可控性好,术后苏醒快,副作用少,可安全地用于小儿麻醉。
夏书江夏晓琼赵兵
关键词:瑞芬太尼氯胺酮小儿静脉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