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亚樵

作品数:13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房
  • 3篇血管
  • 3篇血栓
  • 3篇替罗非班
  • 3篇普通肝素
  • 3篇左主干
  • 3篇氯吡格雷
  • 3篇肝素
  • 3篇阿司匹林
  • 2篇调搏
  • 2篇心房调搏
  • 2篇心肌
  • 2篇心脏
  • 2篇心脏起搏
  • 2篇心脏起搏器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血清
  • 2篇血压
  • 2篇起搏

机构

  • 9篇海南省第三人...
  • 4篇海南省农垦三...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13篇赵亚樵
  • 7篇林玲
  • 6篇杨大英
  • 5篇周祥群
  • 4篇何成毓
  • 4篇杜永才
  • 4篇韦海珠
  • 1篇翁启芳
  • 1篇彭兴
  • 1篇李洁琪
  • 1篇韦迎娜
  • 1篇曹慧平
  • 1篇黄正新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封堵治疗一例被引量:3
2012年
1资料与方法患者女,74岁。3天前因呕吐在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V1~V6sT段弓背向上抬高,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nI)升高,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前半天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快速心房颤动(房颤)。查体:血压90/68mmHg(ImmHg=0.133kPa)。神志清楚。
林玲何成毓韦迎娜周祥群杜永才赵亚樵黄正新曹慧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封堵治疗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肌酸激酶MB同工酶快速心房颤动
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胆固醇、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胆固醇、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辛伐他汀40 mg/d,n=50)和对照组(n=50),辛伐他汀组于发...
赵亚樵
关键词:辛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胆固醇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
文献传递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及血清尿酸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血清尿酸浓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超声心动图以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9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完善检查,快速BNP检测仪检测血浆脑利钠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浓度。检测患者的各心功能指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另选择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以及健康志愿者30例,并分别检查以上各指标。结果心力衰竭组的左心房内径(LAD)[(47.2±7.9)mm]、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0.6±12.4)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45.1±13.1)mm]、左室重量指数(LVMI)[(155.8±43.1)g/m2]、脑利钠肽(BNP)[(633.8±117.4)ng/L]、尿酸[(393.6±143.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心力衰竭组(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6.3±6.9)%]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1),无心力衰竭组和心力衰竭组血肌酐[(100.5±14.8μmol/L),[102.8±16.3)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的BNP[(550.3±117.3)ng/L],[(831.7±218.6)ng/L]和尿酸[(371.2±117.8)μmol/L),[(445.9±151.6)μmol/L]水平均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的患者,而Ⅳ级的患者又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均P<0.01)。瓣膜性心脏病患者BNP水平最高[(1040.6±386.9)ng/L],其次为冠心病患者[(744.1±311.8)ng/L]和扩张性心脏病患者[(725.2±309.5)ng/L]。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尿酸水平最高[(464.4±189.8)μmol/L],其次为冠心病患者[(395.8±104.1)μmol/L]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380.3±115.7)μmol/L]。BNP和尿酸与NYHA分级、LVEDD、LVESD呈正相关(r=0.541,0.298,0.352),与LVEF呈负相关(r=-0.42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检测其浓度简单易行,在临床上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筛查。
赵亚樵何成毓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利钠肽尿酸心功能指标
氯吡格雷、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和普通肝素联合治疗左主干内血栓五例
目的观察PCI术前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盐酸替罗非班及普通肝素治疗左主干内血栓,再择期行PCI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拟行PCI术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左主干内有...
杨大英林玲韦海珠周祥群杜永才赵亚樵
文献传递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38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SDS、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赵亚樵翁启芳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情绪障碍心理干预
右冠状动脉重度扩张致心肌缺血改变1例
<正>患者,女,58岁。因间歇性胸闷2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否认糖尿病、心肌炎等病史。入院体查:BP160/ 95mmHg,余无阳性发现。入院时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下移T波倒置,心脏彩超正常。行冠状动脉...
林玲赵亚樵周祥群杨大英韦海珠
文献传递
经食道心房调搏并用索他洛尔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适用性。方法:经食道心房调搏与单纯药物治疗PSVT后的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PSVT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PSVT再发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PSVT是一种安全、简便、见效快、再发率低的好方法。
赵亚樵
关键词:心血管药物心房导管插入术
抑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评分与血管紧张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高血压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血管紧张素(Ang)Ⅱ、AngⅠ、醛固酮(ALD)。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每位入选者进行抑郁评分,根据抑郁评分结果将高血压患者进一步分为抑郁组(n=55)、无抑郁组(n=67)两个亚组,将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TG、TC、LDL-C、UA明显升高〔别为(均P<0.05)〕;HDL-C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AngⅠ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高血压抑郁组、无抑郁组两亚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SDS评分与AngⅡ(r=0.802,P<0.001)、AngⅠ(r=0.188,P=0.039)呈正相关。结论抑郁与Ang水平正相关,可能是Ang的调节因素之一,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何成毓林玲李洁琪杨大英赵亚樵
关键词:抑郁高血压血管紧张素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 阿司匹林 普通肝素联合治疗左主干内血栓5例
目的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会遇到单纯或合并左主干内血栓的患者,即刻行PCI手术风险很大。本研究在PCI术前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盐酸替罗非班及普通肝素治疗左主干内血栓,择期行P...
杨大英林玲韦海珠周祥群杜永才赵亚樵
文献传递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 阿司匹林 普通肝素联合治疗左主干内血栓5例
2011年
目的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会遇到单纯或合并左主干内血栓的患者,即刻行PCI手术风险很大。本研究在PCI术前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盐酸替罗非班及普通肝素治疗左主干内血栓,择期行PCI,探讨治疗效果及安全。方法该5例患者均暂停PCI术,采用以下药物治疗:继续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每日一次;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每日一次;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0.1 ug(k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96小时;普通肝素700-1000u/h,微量泵持续泵入72小时。联合泵入普通肝素期间监测血凝常规,调整普通肝素用量,控制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60~100 s之间。用药期间观察有无皮肤及粘膜出血、脑出血、女性月经量增多等出血并发症,复查血常规有无血小板及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等;1周后再行PCI时造影观察左主干内血栓影有无消失或减少。结果 5例左主干内多发血栓的患者1周后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内血栓影消失;其中1例合并前降支近中段血栓的患者,前降支中段内仍可见小的血栓影。4例患者顺利行PCI,1例因导引钢丝不能通过狭窄闭塞段PCI失败,转心脏外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成功。5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出血、血小板减少及粒细胞减少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合理应用三联抗血小板药物及普通肝素的抗凝治疗是安全的。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样本量太少,左主干内血栓仅从血管影像学上判断,尚缺乏病理结果分析。
杨大英林玲韦海珠周祥群杜永才赵亚樵
关键词:左主干普通肝素血栓氯吡格雷替罗非班肠溶阿司匹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