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清
  • 2篇新生儿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性
  • 2篇免疫性
  • 2篇肝病
  • 2篇肝炎
  • 1篇蛋白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电化学发光法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端脑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狭窄
  • 1篇血管狭窄程度
  • 1篇血清C肽

机构

  • 6篇郑州人民医院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贾艳芳
  • 3篇滕志丽
  • 3篇陈洁
  • 2篇刘婧华
  • 2篇许望琼
  • 2篇徐春光
  • 2篇李才平
  • 1篇邓超
  • 1篇李秀娟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种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方法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罗氏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国产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符合率,了解国产CLIA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分别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和国产CLIA对470份临床和临界值血清进行了检测,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卡方检验,国产CLIA测定乙肝结果与罗氏符合率较高,HBsAg、HBsAb、HBeAg和HBcAb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HBeAb有显著性差异,P<0.05。HBsAb浓度值相关系数为0.9908。结论国产CLIA在临床检测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其成本低廉、易操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贾艳芳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
185例新生儿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与维生素D状况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季节的新生儿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与维生素D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18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的胎龄分为27~<32周组、32~<37周组及37~41周组;根据出生体质量分为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组(VLBW组,<1 500g)、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组(LBW组,1 500~<2 500g)、正常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组(NBW组,2 500~3 999g);根据出生季节分为冬春组(公历12月至5月)和夏秋组(公历6月至11月)。比较各组之间的血清钙、磷、ALP与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 27~<32周组的血钙显著低于另外两组,血磷显著高于另外两组,ALP、25OHD缺乏率显著高于37~41周组,25OHD显著低于37~41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37周组的血钙、25OHD显著低于37~41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新生儿中VLBW组、LBW组、NBW组分别占17.3%、44.9%、37.8%。VLBW组的血钙显著低于另外两组,25OHD显著低于NB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BW组的血钙显著低于NB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组的25OHD显著低于夏秋组,25OHD缺乏率显著高于夏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足32周的早产儿出生时血磷与ALP水平较高,25OHD缺乏较严重,故需要对小胎龄早产儿进行血钙、磷、ALP、维生素D状况的监测。
滕志丽贾艳芳蒋艳纯李秀娟刘婧华陈洁
关键词:新生儿碱性磷酸酶维生素D
血清淀粉样蛋白A4水平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4(Serum amyloid A4,SAA4)与静脉血栓形成(venous thromboembolish,VT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经我院确诊VTE的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5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VTE相关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性,并对VTE患者SAA4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清HDL、LDL、CRP、SAA1+2、SAA4水平以及华法林治疗人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TE组患者华法林治疗患者明显增加,血清HDL、CRP、SAA1+2、SAA4水平明显增高,血清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经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VTE患者血清SAA4水平与CRPHDL及SAA1+2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BMI、肺栓塞、Factor V Leiden、华法林治疗及血清LDL、VLDL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SAA4升高在VTE患者中变化显著,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戚润鹏贾艳芳邓超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血清C肽检测在LADA伴NAFL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血清C肽检测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0例LAD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NAFLD发生情况以及LADA患者并发NAFLD的独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LADA患者中,75例未发生NAFLD,占比62.5%,45例发生NAFLD,占比37.5%;LADA合并NAFLD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C肽是LADA合并NAFLD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血清C肽检测在LADA伴NAFLD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贾艳芳
关键词:血清C肽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行早期积极营养支持方案的45例VLBWI归为早期组,然后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行传统滞后静脉营养支持方案的40例VLBWI为滞后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体重的下降幅度、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体重达到2 000 g的日龄、静脉营养支持的持续天数、总住院时间等均早期组<滞后组,恢复出生体重后的体重平均增长速度、出生后第7天的热卡总量等早期组>滞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氮质血症、静脉炎、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早期组的喂养不耐受(FI)、宫外生长迟缓(EUGR)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滞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VLBWI而言,早期给予积极营养支持能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降低FI和EUGR的发生风险,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蒋艳纯陈洁滕志丽贾艳芳刘婧华徐春光许望琼李才平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
生化检验中AST、CHE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郑州人民医院2019-02~2020-02收治的11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一时间选取的11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对比两组人员AST、CHE指标情况,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评估生化指标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AST指标(95.24±10.98)U/L显著高于对照组(13.85±2.51)U/L,CHE水平(2143.01±724.51)U/L显著低于对照组(7234.24±2257.36)U/L,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白蛋白(albumin,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显示对肝硬化患者有诊断价值指标为:AST、CHE、ALT、ALB,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79(95%CI=0.683~0.874)、0.752(95%CI=0.650~0.853)、0.682(95%CI=0.574~0.790)、0.669(95%CI=0.562~0.776),且AST、CHE的AUC大于ALT、ALB(P <0.05)。结论:生化检验中AST、CHE是肝功能硬化进展的重要指标,对肝硬化患者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贾艳芳
关键词:生化检验肝硬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极低出生体质量和极早早产与新生儿生存状况的关系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和极早早产与新生儿的生存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和极早早产儿(VPI)142例,选取同期出生的非VLBWI和非VPI 140例,比较入组新生儿的生存状况及远期预后,根据生存状况将VLBWI与VPI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生体质量小于1 500、1 500~2 500、>2 500g新生儿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小于32周、32~37周、≥37周新生儿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和产前使用地塞米松的比例明显低于存活组,母亲年龄、窒息、胎粪吸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周胎龄、≤1 000g出生体质量、窒息是影响VLBWI与VPI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VLBWI与VPI的生存状况及远期预后不佳,易发生智力和运动障碍。
贾艳芳滕志丽徐春光陈洁许望琼李才平
血清NT-proBNP、Lp(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脂蛋白a[Lp(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郑州人民医院的85例AMI患者纳入观察组,其均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Lp(a)水平,统计冠脉病变支数(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血管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评估)与血清NT-proBNP、Lp(a)水平的关联性。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BNP、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患者血清NT-proBNP、L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变支数增加、Gensini评分提高,血清NT-proBNP、Lp(a)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血清NT-proBNP、Lp(a)水平与病变血管支数及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NT-proBNP、Lp(a)水平与病变血管支数及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其水平越高提示病变越严重,通过临床检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
贾艳芳
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脂蛋白A冠脉病变支数血管狭窄程度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不同类型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不同类型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不同类型肝病患者144例,其中慢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48例(肝损害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53例(AIH组)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43例(PBC组)。患者空腹10h后采集静脉血,行肝功能和自身抗体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比较三组患者检测结果差异。结果:AIH组ANA阳性率显著高于肝损害组和PBC组(P<0.05),肝损害组ANA阳性率显著高于PBC组(P<0.05);PBC组AMA阳性率显著高于肝损害组和AIH组(P<0.05);肝损害组ANA+AMA阳性率显著高于AIH组和PBC组(P<0.05)。肝损害组和PBC组ANA滴度为1∶100比率显著高于AIH组(P<0.05);AIH组ANA滴度为1∶320比率显著高于肝损害组(P<0.05);PBC组AMA滴度为1∶320比率显著高于肝损害组和AIH组(P<0.05)。结论: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是一种有效鉴别诊断不同类型肝病的方法。
贾艳芳
关键词: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