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慧 作品数:10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一起输入性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疫情处置 2023年 目的 对一起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病例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暴发疫情调查处置情况进行复盘分析,为新冠肺炎暴发疫情处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三亚市2022年3月31日-4月15日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描述,绘制传播链,并分析应急处置的经验及不足。结果 本次疫情报告本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95例,潜伏期M(P25,P75)为4(3,5)d。95例感染者发现方式中密接筛查、集中隔离、社区筛查、封控区筛查、管控区筛查、主动就诊(检)、重点人群筛查所占比例分别为33.68%、22.11%、18.95%、12.63%、6.32%、4.21%和2.11%。疫情共传播6代,引起聚集性疫情5起,聚集性发病12起。疫情波及三亚市2个区的12个村/居委会、1个酒吧、1家医院、1个小型诊所、1家农贸市场、1家大型商场、1家餐厅。基因测序结果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1.1进化分支。通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核酸与抗原检测、管控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与密接的密接、暂停室内经营场所、中心城区管控、暂时停课等措施,在16 d内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结论 本次疫情传播链条清晰,为输入病例引起的暴发疫情,通过加强关口管理,做好信息共享、对接,及时搜索病例,及时排查、推送、管控风险人群,落实综合控制措施,能有效防范疫情的蔓延,为相关场景疫情控制提供参考。 朱明胜 谢永慧 黄丽菊 郑家耿 杨海文 林喜雪 陈旋世 昌萍 蔡畅 陈旭华关键词:输入病例 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7—2016年收录热带医学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近10年(2007—2016年)SCI收录热带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论文发表情况、热带医学交叉涉及的学科门类、相关的重要研究机构、项目资助等情况。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中期刊引证报告数据库(JCR)中的学科分类为依据,对热带医学、公共环境职业健康、传染病、寄生虫病学4门学科的期刊在2007—2016年间发表的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4门学科相关的310本期刊共检索得到480 413篇研究论文,分析表明这些研究与免疫学、微生物、药理学与药学、环境科学等存在较大的交叉。SCI数据库收录的热带医学及相关学科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美国是发表论文数量最多和高被引论文最多的国家,中国在热带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参与论文占比从2007年2.17%激增到2016年的5.98%,是所有国家中增幅最大的。国际上主要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是加州大学系统、哈佛大学、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中国排名最靠前的是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机构。资金资助方面,大部分是来自各国国家机构的资助,国外有一部分来自慈善资金和生物制药公司的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的主要资助来源,占20.58%。结论目前,美国在热带医学相关科研方面的总体实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国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热带医学相关领域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产出也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在自主创新方面亟待加强。从资金资助模式来看,国外的民间慈善机构和生物制药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王佳燕 史金端 符式刚 谢永慧 黄艳 邢翀关键词:SCI JCR 文献计量分析 2009-2022年海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09-2022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布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海南省2009-2022年人间布病报告数据和各监测点血清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22年海南省共报告布病140例,年均发病率为0.11/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64.602,P<0.001)。发病以3-8月为主。全省17个市(县)(17/19,89.47%)有布病病例报告,以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临高5个邻近的市(县)发病水平最高,发病市(县)数呈逐年增加趋势。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13/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4,P<0.001)。以30~69岁人群为主,占全部病例的77.85%。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3.57%。共开展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学监测13 175人,检出阳性161例(阳性率1.22%)。养殖牛、羊、猪等家畜,肉类加工及屠宰等直接接触病畜及污染物等为感染的主要原因,占95.00%,食源性感染占2.86%。77.14%的病例在发病30 d内就诊。结论 海南省人间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迅速扩散到多个市(县),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联防联控,根据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谢永慧 闫秀娟 蔡英桂 张玲 罗艳 李俊 陈菁菁 杜中华 邱仁 王南来 邱丽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大戟科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07年 综述了国内外大戟科植物的药物活性与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该科植物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清热解毒、抗菌、细胞毒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徐静 谢永慧 谢容章 苏秀芳 袁文 麦海玲 林强关键词:大戟科 药物活性 化学成分 以特色栏目策划提高科技期刊竞争力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通过策划特色栏目来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及竞争力,以期与其他编辑部相交流与借鉴。【方法】用描述分析的方法,以《中国热带医学》为例,阐述特色栏目对期刊发展的影响。【结果】期刊的发展影响因素包括多个方面,比如稿源、编校质量、编委会制定的发展方向及主编的影响等。其中,优质的稿源少一直是困扰和阻碍期刊发展的一项决定因素,怎样获得好的稿件是各杂志社重点关注的问题。自由投稿不乏优质论文,但数量却相对较少;从特色栏目分析来看,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期刊在栏目策划时,特色栏目都会给期刊带来正面的影响。【结论】策划制作专辑专栏专稿,并向编委会及领域专家定向约稿,获得优质稿源的机会能大大增加,从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竞争力。 黄艳 谢永慧 王佳燕 陈景丽 史金端关键词:专辑 专栏 竞争力 倍半萜内酯化合物药理作用 被引量:20 2007年 根据倍半萜内酯化合物的结构,从抗肿瘤作用、强心、神经毒性、抗疟、抗菌作用等方面,报道了倍半萜内酯的研究进展。 徐静 高玲 谢永慧 谢蓉桃 袁文 麦海玲 林强关键词:倍半萜内酯 化学结构 药理学 2001-2020年《中国热带医学》“头条论文”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中国热带医学》在2021年已创刊21周年,回顾2001-2020年期刊发表的"头条论文",以从"头条论文"的角度了解过去20年期刊的发展情况。收集《中国热带医学》2001年创刊以来到2020年第12期所有正刊每期的"头条论文"。此处的"头条论文"指每期排在期刊第1篇的正式论文。以每期的"头条论文"题目为检索条件在中国知网中逐条检索、选中、汇总,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将所有"头条论文"的卷期、题目、关键词、作者、作者单位、引用情况等数据录入Excel进行统计,并进行统计分析。2001-2020年《中国热带医学》共刊发209期正刊,13130篇论文,209篇"头条论文",12921篇非"头条论文"的其他论文。为对"头条论文"与非"头条论文"的基金论文比进行比较,选取了2015-201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尝试呈现《中国热带医学》期刊"头条论文"历年情况及变化。 谢永慧 黄艳 陈景丽 王佳燕 史金端关键词:论文质量 海南省2008—2023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海南省2008—2023年报告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完善登革热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23年海南省报告登革热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同时选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本地病例和输入性病例的相关性,运用ArcGIS 10.8和R 4.3.0进行图形的制作,并采用SaTScan 10.1.3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海南省2008—2023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810例,其中输入性病例164例,本地病例646例。2008—2023年646例本地病例报告于6—12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9—10月为高发月份,主要分布于海口市(41.18%)和乐东黎族自治县(39.32%);2019和2023年发生了2次登革热较大规模暴发,本地病例数分别达到302和328例(共占本地病例总数97.52%);本地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1.57∶1;25~<65岁年龄组的病例占69.50%;本地病例数居前3位的职业是家务及待业(17.65%)、民工(17.34%)和商业服务(13.78%)。2008—2023年共报告164例输入性病例,各月份均有报告,高发月份为6—11月,占输入性病例总数的82.32%。共报告境内输入病例66例,来源于广东省、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外输入98例,主要来源于泰国和柬埔寨;输入性病例数男女性别比为1.65∶1;25~<55岁年龄组的病例占68.29%;输入性病例数居前3位的职业是商业服务(33.54%)、家务及待业(10.37%)和农民(9.76%)。2008—2013年期间海南省报告境内输入性病例年份为2014年、2018年、2019年和2023年,与2008—2013年海南省本地病例报告年份基本相同,且本地病例与境内输入性病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92,P<0.001),与境外输入性病例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时空扫描分析结果共探测出5个聚集区,聚集时间集中在2019年和2023年的9—10月。结论海南省登革热疫情多发,主要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未形成地方性 陈菁菁 孟纬纬 贾鹏本 贾鹏本 张玲 邱丽 谢永慧 金玉明关键词:登革热 流行病学特征 海南省2011—2016年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海南省2011—2016年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防治疟疾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2011—2016年海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及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2016年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年海南省共报告疟疾73例,分别为9例、13例、16例、13例、14例和8例,报告输入性疟疾62例,分别为4例、13例、16例、13例、8例和8例,分别占当年疟疾报告总数的44.44%、100.00%、100.00%、100.00%、57.14%和100.00%。62例输入性疟疾病中恶性疟42例,占67.74%,间日疟18例,占29.03%,卵形疟2例,占3.23%,未发现三日疟及混合感染病例。1例死亡病例。全部输入性病例均为男性,主要集中在21~50岁,占83.87%(52/62)。全年均有报告,无明显季节性特征。共9个市县有报告病例,海口市最多,报告27例,占43.55%。62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其中非洲45例,东南亚14例,南亚3例。结论海南省2011—2016年输入性疟疾占比有增加趋势,应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出国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及监测。 谢永慧 马传仕 曾文 王光泽 蒙锋 李雨春 黄艳 邢翀 王佳燕关键词:疟疾 输入性 1997-2015年SCI收录热带医学学科期刊的情况及刊文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SCI收录的热带医学学科期刊的情况及其刊载文章进行分析,为热带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有关期刊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中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数据库和期刊引证报告(JCR)为数据源。对1997年有JCR分析报告以来至2015年间热带医学学科(Tropical Medicine)领域所有期刊的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同时以期刊ISSN为检索条件,对该期间所有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1997年有JCR报告以来,SCI曾收录过28本热带医学期刊,目前SCI收录的热带医学期刊的数量基本稳定在20本左右,而刊文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些期刊出版周期以双月刊最多(11本),出版语言以英语为主;热带医学学科期刊集合影响因子总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目前基本稳定在2.0左右;有42.1%(8/19)的期刊采取了Open Access(开放获取)的模式,而所有的可引用文献中35.09%(14 062/40 076)是开放获取的;在热带医学学科期刊上发表论文最多的前3个国家是美国、巴西、英国,我国排名在第12位;热带医学学科和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Parasitology,INFECTIOUS DISEASES 3门学科有着紧密的关系,而其他3个个学科的主要计量指标均高于热带医学。结论热带医学期刊发展平稳,热带医学研究领域在近些年呈现一定程度的热度,但是热带医学学科期刊的发展仍有待加强。 王佳燕 谢永慧 黄艳 邢翀关键词:SCI JCR 文献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