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雅丽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肿瘤
  • 2篇临床病理
  • 2篇甲状腺
  • 2篇病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家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 1篇印戒细胞
  • 1篇原发性
  • 1篇诊治
  • 1篇诊治进展
  • 1篇正常生理功能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宝鸡市中医医...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6篇许雅丽
  • 2篇徐嘉雯
  • 2篇王强修
  • 2篇李加美
  • 2篇李因涛
  • 1篇于金明
  • 1篇程显魁
  • 1篇覃业军
  • 1篇张珂
  • 1篇周平
  • 1篇杨佳音
  • 1篇贾乐
  • 1篇吕蓓蓓
  • 1篇林晓燕
  • 1篇赵杨勇
  • 1篇宋琳
  • 1篇张希

传媒

  • 2篇复旦学报(医...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雌激素硫酸基转移酶SULTIE1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雌激素作为一种类固醇激素,在维持机体的分泌、代谢和发育等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体内雌激素的过量蓄积则可以促进激素依赖性肿瘤如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雌激素主要通过和细胞核(膜)上的雌激素受体(ER)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包括以下2种途径:1种为基因组途径,即雌激素和细胞核上的ER结合,
许雅丽李因涛
关键词:硫酸基转移酶激素依赖性肿瘤正常生理功能类固醇激素生物学效应细胞核
促微管聚合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促微管聚合蛋白(tubulin polymerization promoting proteins,TPPPs)家族是一类能与微管蛋白结合,从而促使微管聚集、维持微管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蛋白质,其在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该家族在人类基因组中有3个成员:TPPP/p25、TPPP2/p18和TPPP3/p20,其共同点是在C末端都包含一个保守的p25-α序列。TPPP1主要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如多发性硬化和多系统萎缩;TPPP3在许多肿瘤细胞中表达,与肿瘤的增殖密切相关;而TPPP2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主要阐述TPPP家族成员及其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李因涛赵杨勇许雅丽于金明
关键词:微管神经系统疾病肿瘤
CD73对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CD73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IL-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表达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人脐带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umbilical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HUASMC),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细胞中CD73的表达,以未转染组和阴性转染组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细胞表达及分泌MCP-1和IL-8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表达MMP-1的情况。利用划痕实验观察CD73干扰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培养原代HUASMC,并且CD73siRNA转染可显著降低细胞内CD73表达水平。干扰HUASMC的CD73表达后,细胞表达和分泌MCP-1及IL-8的能力升高,细胞内MMP-1的表达升高,而细胞的迁移能力下降。结论干扰CD73表达可以使HUASMC的MCP-1、IL-8及MMP-1表达升高;干扰CD73表达可降低HUASMC的迁移,提示CD73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杨佳音简蓉蓉许雅丽周平
关键词:CD73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
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率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伴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甲状腺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行手术切除的571例PTMC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伴有CLT将其分为PTMC组(435例)和PTMC+CLT组(136例)两组,比较两组间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TMC+CLT组患者的多灶性发生率高于PTMC组(40.4%比21.2%,P<0.05),淋巴结转移率低于PTMC组(30.9%比52.2%,P<0.05)。结论 PTMC的发生可能与其伴发的CLT有关,尽管病灶常为多灶性发生,但其预后较好,可能与其较低的淋巴结转移率相关。
杨东斌贾乐李加美许雅丽徐嘉雯王强修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的诊治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是发生于甲状腺的一种罕见肿瘤,主要见于甲状腺内,少数可位于甲状腺外邻近软组织.迄今文献报道不足100例,可能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有关[1-2].由于本病临床病史缺乏特异性,术前难以诊断;病理组织学检查时也极易与甲状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及未分化癌等预后差的肿瘤相混淆.近年来,有关CASTLE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为提高临床及病理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就其命名、起源、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等方面予以综述.
王强修张珂林晓燕许雅丽李加美
关键词:甲状腺内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治CASTLE临床病理特点罕见肿瘤
乳腺原发性伴印戒细胞分化的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乳腺原发性伴印戒细胞分化的癌是一类罕见乳腺癌,具有典型的形态特征且侵袭性强,预后差,需与黏液癌等进行鉴别。因此,本研究探讨乳腺原发性伴印戒细胞分化的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0—05-17—2017-07—13诊治的乳腺原发性伴印戒细胞分化的癌8例,应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因乳房肿块就诊,其中3例为单纯型印戒细胞癌,l例为印戒细胞性原位癌,4例合并其他类型浸润性乳腺癌。镜下均可见显著的胞质内黏液,将细胞核推挤于一侧,呈印戒细胞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8例CK7和GCDFP15均呈强阳性表达;CK20、CDX2和HepPar1均阴性;ER、PR和HER2表达无明显差异;MUC1均阳性,并表现为腔缘加细胞质阳性和细胞质着色伴细胞膜加强着色2种模式,其中后者2例中有1例术后发生骨转移及肝转移去世,其余生存7例中除1例印戒细胞型原位癌复发外均无进展。结论肿瘤细胞具有印戒细胞样特点是诊断乳腺原发性伴印戒细胞分化的癌的主要依据,其免疫组化特点有助于其与转移性印戒细胞癌鉴别,此种类型乳腺癌可以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需要引起临床及病理医师的注意。
赵梦圆张希程显魁宋琳吕蓓蓓徐嘉雯许雅丽覃业军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表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