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新旺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免疫
  • 3篇严重脓毒症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细胞
  • 3篇免疫功能
  • 3篇患者免疫功能
  • 2篇代谢
  • 2篇心病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血清
  • 2篇室性
  • 2篇室性心律
  • 2篇室性心律失常
  • 2篇手术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内关
  • 2篇冠心病

机构

  • 9篇浙江省中医院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袁新旺
  • 3篇雷澍
  • 3篇王灵聪
  • 3篇智屹惠
  • 3篇江荣林
  • 3篇郭小文
  • 2篇张海峰
  • 2篇郑冬明
  • 2篇吴艳春
  • 2篇张娟
  • 1篇尉明洋
  • 1篇徐丹
  • 1篇许志良
  • 1篇吕晨
  • 1篇杨午鸣
  • 1篇杨柳英
  • 1篇王真
  • 1篇陈益民
  • 1篇冯红德
  • 1篇吴蓉慧

传媒

  • 3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关、郄门埋针对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内关、郄门埋针对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QT离散度(QTd)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硝酸甘油组(Ⅱ组)和针灸组(Ⅲ组)。硝酸甘油组(Ⅱ组)在麻醉前微泵持续输注0.25~1μg/(kg.min),直至术后24 h停止使用。针灸组(Ⅲ组)在麻醉前,取患者左侧内关、郄门穴,常规消毒后,将规格为0.22 mm×1.5 mm灭菌揿针埋在上述穴位上,留置24 h后取掉。对照组(Ⅰ组)麻醉方法同前,但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3组均于术前、术中1 h、术后第1、2天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d并观察室性心律失常。结果:3组QTd术中、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有所增加(P<0.05或P<0.01),但Ⅰ组增加明显多于Ⅱ组和Ⅲ组(P<0.01),Ⅰ组室性心律失常也较Ⅱ组、Ⅲ组容易发生,Ⅱ组和Ⅲ组在术前、术中、术后的QT离散度及心律失常发生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内关、郄门埋针可相对缩短QTd,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郑冬明张海峰袁新旺张娟郭小文
关键词:冠心病QT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
癌症恶病质小鼠脂肪代谢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癌症恶病质小鼠脂肪代谢的机制。方法:建立C57小鼠癌症恶病质模型,观察恶病质小鼠的一般状况,如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变化;观察TG、CHOL及TNF-α、Leptin水平。结果:恶病质组小鼠体重较正常组显著减轻(P<0.05);摄食量和饮水量都较正常组减少(P<0.05);TG及CHOL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TNF-α较正常组升高(P<0.01),而Leptin较正常组降低(P<0.01)。Leptin与TNF-α无相关性(P>0.05)。结论:癌症恶病质脂肪代谢机制可能与TNF-α、Leptin等细胞因子有关。
王真陈芳袁新旺黄立搜
关键词:小鼠癌症恶病质脂肪代谢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
解毒益气活血方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解毒益气活血方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ICU严重脓毒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治疗)和治疗组(32例,采用西医治疗加解毒益气活血方)。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10天相关免疫学指标、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天病死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IL-10明显下降,IgG水平、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明显上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28天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解毒益气活血方结合西医治疗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
吴艳春王灵聪袁新旺雷澍智屹惠江荣林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细胞因子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TNF的变化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 DM)患者血清白介素 - 6( Interleukin-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变化。方法 :放免法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 72例及正常人 40例血清 IL-6、TNF,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 ( INS)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IL- 6、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 P<0 .0 5、<0 .0 1 )。 2 2型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组血清 IL- 6、TNF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3糖尿病组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结论 :IL- 6、TNF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病情发展 ,检测血清 IL- 6、TNF水平有助于判断 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陈益民许志良袁新旺俞颖
关键词:血清学检查白细胞介素-6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
解毒益气活血方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解毒益气活血方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ICU严重脓毒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治疗)和治疗组(32例,采用西医治疗加解毒益气活血方)。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吴艳春王灵聪袁新旺雷澍智屹惠江荣林
文献传递
两种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糖耐量减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郭小文童培建郑晖杨柳英吕晨吴蓉慧陶涛尉明洋袁新旺张芳芳
通过比较腰硬联合麻醉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和全身麻醉联合术后静脉镇痛这两种方法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的老年患者术后糖代谢的影响,得出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能减轻糖耐量减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中和术...
关键词:
关键词:高血压全身麻醉镇痛方法
非瓣膜性房颤中医辨证分型与黏附分子表达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黏附分子E-选择素(E-selectio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56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可溶性E-selection、ICAM-1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可溶性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所有房颤组患者56例E-selection、ICAM-1及ICAM-1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心脉瘀阻证、痰浊阻滞证患者E-selection、ICAM-1及ICAM-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心阳不振证(P<0.05,P<0.01)。结论:心脉瘀阻证、痰浊阻滞证房颤患者炎性反应更为显著,黏附分子E-selection、ICAM-1的表达水平可能为非瓣膜性房颤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刘强沈金龙蒋超鹏袁新旺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黏附分子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中医证型
内关、郄门埋针对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脏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内关、郄门埋针对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脏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硝酸甘油组和针灸组。硝酸甘油组麻醉前微泵持续输注硝酸甘油至术后24h停用。针灸组在麻醉前,取患者左侧内关、郄门穴,消毒后将灭菌揿针埋在穴位上留置24h。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3组均进行PICCO监护仪监测,于术前、术中1h、术后第1天记录动力学指标并观察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硝酸甘油组平均动脉压(MAP)、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I)有所减少,针灸组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心输出量(CO)增加而SVRI、GEDI减少;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8例)也较硝酸甘油组(1例)、针灸组(2例)容易发生。结论:内关、郄门埋针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同硝酸甘油不同,它机制可能主要通过增加SVI和CO,减少GEDI所至。
郑冬明张海峰袁新旺张娟郭小文
关键词:内关冠心病心脏动力学室性心律失常
4933份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袁新旺徐丹刘永林吴建平
关键词:血清标志物乙肝病毒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乙型肝炎
P物质在佐剂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戴巧定宋欣伟冯红德杨午鸣袁新旺
该项目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角度出发,探讨P物质(SP)在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中的致炎致痛作用及类风关I号对其干预作用。以AA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白介素(IL-1β)作为炎症活动的指标,以...
关键词:
关键词:关节炎治疗中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