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平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2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CT评估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T2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评估。资料与方法选取141例行胃切除术的T2期胃癌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CT分期进行分析。结果在141例患者中,60例(42.6%)肿瘤浸润至浅肌层,72例(51.1%)肿瘤浸润至深肌层,9例(6.4%)肿瘤浸润至浆膜下。与浸润至深肌层患者相比,浸润至浅肌层者的肿瘤体积更小,分化程度更高。两组间在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的大体形态、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对T2期胃癌患者T分期、N分期及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2.2%、72.3%和92.3%;对于转移淋巴结判断的敏感性为77.9%,特异性为65.6%。综合判断CT对于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为68.8%。结论T2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明确,浸润至浅肌层的肿瘤体积更小,分化程度更高。CT在T2期胃癌患者的TNM分期上的准确性较高。
- 任刚蔡嵘薛建平李文华李玉华陈克敏
- 关键词:胃癌病理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横纹肌肉瘤的影像诊断和病理分析比较被引量:23
- 2006年
- 目的:探讨横纹肌肉瘤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对34例(男26例,女8例)横纹肌肉瘤的B超、CT、MRI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中起源于泌尿生殖道12例,腹腔和后腹膜8例,头面颈部6例,四肢6例,躯干2例。B超肿瘤表现为实质性均匀或混杂回声团块影。CT肿块表现为强化的等低密度、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有或无局部侵润。MRIT1加权像表现为和软组织等信号或接近等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有不同程度强化。病理学上,34例中胚胎型30例,腺泡型2例,多形型2例。结论: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反映其病理改变,但缺乏特异性,在诊断和鉴别中需结合患者的年龄、发生部位等临床资料。
- 金彪祝明洁薛建平朱礼华李玉华朱铭
-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磁共振成像
- 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MDCT诊断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多层CT(MDCT)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随访或纤维支气管镜证实的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MDCT资料,全部病例采取各向同性(层厚≤1mm)CT容积采集,并同时重建5~10mm的常规图像,5例完成增强检查。结果:7例呈典型表现,MDCT表现为受累支气管近端与中心气道不相通,远端扩张,呈粗大而弯曲的分支,其内含气含液6例,单纯含液1例,受累肺组织肺气肿;5例增强扫描显示肺血管变细变少;2例呈不典型表现,直接显示支气管中断伴远侧肺结构紊乱1例,显示受累支气管闭塞伴扩张和含气、含液但无肺气肿1例。三维重建显示病变特征优于常规横断面。结论:先天性支气管闭锁多呈典型表现,包括闭锁的支气管扩张伴黏液栓和肺气肿,现代MDCT各向同性成像三维重建可充分显示其特征从而获得正确诊断;不典型表现需要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进行诊断。
- 李惠民欧阳强于红刘士远虞崚崴丁茗薛建平
- 关键词:先天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肝外胆管癌检查的评价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肝外胆管癌显示的价值。方法:15例胆管癌。平扫和门脉期做双能量扫描,得80k Vp、140k Vp和加权120k Vp三组图像。动脉期常规扫描。测量比较病灶与正常肝实质密度差、腹壁脂肪密度标准差(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容积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结果:平扫三组病灶与正常肝实质密度差平均为12、11.9和13.7 HU,P>0.05。增强后平均为10.4、32.7和14.6 HU,P<0.05。平扫图像噪声平均为14.1、18.3和13.6。SNR,7.2、6.5、7.4。CNR,1.1、0.8和1.3。增强后图像噪声平均为13.8、18.3和11.6。SNR,7.6、6.4、8.9。CNR,1.1、2.4和2.2。P>0.05。三组容积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分别为11、11.1、16.8和4.3、4.4、7.2,P<0.05。结论:80k Vp图像对肝外胆管癌显示最好,图像质量下降不明显,辐射剂量明显减少。
- 凃备武薛建平余坚东王磊蔡静
- 关键词:双能量胆管癌
- 影像诊断及评估在儿童肝移植中的初步应用
- 2007年
- 目的研究影像诊断在儿童肝移植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12月-2005年8月本院4例儿童肝移植的影像诊断资料和手术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所有病例手术前后均行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和核素肝胆动态显像。结果4例经病理证实,1例为肝母细胞瘤,2例为门静脉海绵状变性,1例为胆管闭锁。4例术前术后均行超声检查(包括多普勒),2例术前、1例术后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1例术前行MRI检查,1例术前行核素肝胆动态显像(DRHI)扫描。超声在检出肝脏及肝脏血管病变的同时,还能动态显示肝脏血流,术后随访中作用尤其突出。MSCT、MRI与超声检查相比,图像视野大、三维立体感强,同时MSCT血管成像(MS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均能清晰显示血管结构,DRHI在胆管闭锁的诊断中具有特异性。结论所有病例的影像学诊断和临床表现在肝移植术的各期均高度一致,影像学诊断在肝移植术前手术计划的制订和术后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 金彪王俊张忠阳朱锦勇薛建平张永平李玉华朱铭
- 关键词:肝移植儿科学诊断显像
- 低辐射量MSCT扫描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索低剂量射线对于图像质量的影响,评估低剂量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两只体重20kg实验用猪行单侧输尿管中下段不全结扎,制成肾输尿管积水模型,按常规剂量(120kV,250mAs)及低剂量(120kV,100mAs)分别扫描。每只实验用猪间隔一至两周扫描一次,共计24组图像。由两位医师按4级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以2.50分为界限,将所得图像分为对诊断有无影响两组。搜集进行MSCTU检查的病例39例,其中30例行常规剂量扫描(120kV,220~250mAs),9例采用低剂量扫描(120kV,100~120mAs),所有病例影像资料均行后台图像重建。根据计算机自测值对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进行评估。结果:动物模型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的合计21次,影响诊断的有3次,而低剂量组分别为16次、8次,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MSCTU常规剂量组病例中输尿管结石15例,原发性输尿管癌2例,继发性肿瘤浸润6例,炎性狭窄2例,血管压迫3例,重复畸形2例。低剂量组病例中输尿管结石7例,原发性输尿管癌2例。所有病例原始横断面及后期重建图像均符合临床要求,诊断正确。根据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计算机自测值,低剂量组平均为11.2mGy,常规剂量组平均为27.4mGy。结论:MSCTU检查对输尿管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有明显的优越性,而低剂量扫描在某些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中,能够兼顾图像质量及降低辐射危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刘明张玉珍张忠阳朱礼华薛建平李玉华
- 关键词:输尿管疾病
-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MSCT增强扫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百分数。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122支,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CT肺动脉阻塞百分数分别从2.5%到75%不等。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形态、发生部位及其他间接征象,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虞崚崴彭海腾朱锦勇朱礼华薛建平张忠阳
- 关键词:肺栓塞肺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横纹肌肉瘤的影像诊断和病理分析比较
- 目的:探讨横纹肌肉瘤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
方法:对34例(男26例,女8例)横纹肌肉瘤的B超、CT、MRI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4例中起源于泌尿生殖道12例,腹腔和后腹膜8例...
- 金彪祝明洁薛建平朱礼华李玉华朱铭
-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病理分析
- 文献传递
- 双源CT血管造影对儿童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评价被引量:3
- 2009年
- 双源CT血管造影是一种最新的非创伤性的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方法。对于儿童患者来说,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可以有助于拓展其临床应用。本综述旨在介绍双源CTA技术以及儿童常见头颈部血管病变的CTA表现。
- 冯赟薛建平李玉华
- 关键词:血管造影头颈部血管性病变
- 80kV结合迭代算法进行多层螺旋CT小儿胸部成像可行性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低千伏小儿胸部成像的可行性和相关图像质量评价。方法:60位行低千伏胸部扫描的儿童(2个月~9岁,中位数2岁)纳入研究。使用256层CT(PhilipsBrillianceiCT)完成胸部平扫(80kV,10-15mAs),并记录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Product,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Dosage,ED)o所有图像数据采用6组不同的滤波函数进行回顾性重建:A组,滤波反投影(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平滑函数;B组,FBP+标准函数;C组,FBP+锐利函数;D组,迭代4(iDose4)+平滑函数;E组,iDose4+标准函数;F组,iDose4+锐利函数。在工作站上分别完成多平面投影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nIP)和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VR),并在左心室最大的横断面测量脂肪、肌肉、降主动脉和肺野的图像噪声值,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共同评价图像质量。结果:迭代图像质量评价优于传统滤波反投射图像,D组在降主动脉横断面上噪声和信噪比与A组相比,分别下降55%、提高69%,DLP为(6.4±2.6)mGy·cm,ED为(0.11±0.04)mSv。结论:80kV结合迭代算法的低剂量MSCT小儿胸部成像是可行的。
- 蔡静丁茗薛建平刘明彭海腾李惠民朱景雨
- 关键词:小儿胸部血管造影术多层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