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丽平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叠层石
  • 3篇下奥陶统
  • 3篇分异
  • 3篇奥陶统
  • 2篇盐岩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群落
  • 2篇奥陶世
  • 1篇早奥陶世
  • 1篇生物礁
  • 1篇生物群落
  • 1篇水型
  • 1篇碳酸盐岩微相
  • 1篇剖面
  • 1篇晚奥陶世
  • 1篇微相
  • 1篇纹层
  • 1篇近岸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蒋丽平
  • 5篇李越
  • 3篇张园园
  • 2篇倪超

传媒

  • 2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扬子区早奥陶世生物礁群落分异和古地理控制
蒋丽平张园园李越
贵州桐梓红花园剖面下奥陶统桐梓组灰岩微相和区域沉积分异被引量:3
2015年
早奥陶世桐梓红花园剖面位于扬子区的内陆架沉积带,碳酸盐岩相的桐梓组浅滩序列中频繁出现强水动力环境下三叶虫、棘皮类、腕足类、砾屑和鲕粒单独或混合构建的沉积单元,有些滩相单元是在高能带风暴浪中快速堆积的,间或出现有云坪带沉积的白云岩。盐度异常和强水动力条件皆不利于后生动物造礁,仅见薄层钙质微生物席。通过与红花园之南的贵阳乌当以及之北的桐梓水坝塘剖面桐梓组的岩相学比较,厘定它们分别由蒸发云坪为主—高能滩为主—潮下带为主的相变序列构成,藉此划定桐梓组沉积期由南到北古地理背景差异性,认为朝北方向海水有逐渐变深的趋势,水深控制了白云岩化强度和海水能量指标。
蒋丽平李越倪超张园园
关键词:碳酸盐岩微相下奥陶统
皖南石台下奥陶统仑山组的叠层石被引量:6
2014年
扬子区东南台缘下奥陶统特马道克阶仑山组上段多见厚层碳酸盐岩,其中的叠层石礁出露厚度23m,穹窿状叠层石密集生长序列厚度20m,往上部的3m叠层石变得稀少。微相特征显示叠层石的纹层多不清晰,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物、物理及化学营力的干扰现象,可识别数种成因。生物对藻席表面的啃食和内部的栖居钻孔可破坏纹层;高能水流时常带入的生屑、砂屑堆积能点断叠层石纹层的正常生长;部分叠层石中常见压溶缝合线和白云岩化。区域海退过程抑制了叠层石礁的连续生长。
蒋丽平王建坡李越倪超
关键词:叠层石下奥陶统
扬子区早奥陶世生物礁群落分异和古地理控制
地史时期存在类型多样的生物造礁,随着"古生代动物群"逐渐取代"寒武纪动物群",奥陶纪作为生物礁演化史上的重要转折期表现在新造礁群落的出现和礁体规模的扩增。早奥陶世特马豆克期以菌藻类凝块石叠层石造礁群落或瓶筐石-苔藓虫-海...
蒋丽平张园园李越
关键词:生物群落叠层石生物礁早奥陶世
文献传递
华南扬子区晚奥陶世赫南特冰期近岸暖水型的灰岩沉积
蒋丽平
关键词:晚奥陶世
皖南石台下奥陶统仑山组叠层石的纹层特征
叠层石历史久远,是由微生物席或微生物膜在稳定和适宜的环境下伴随碳酸盐沉积连续堆积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形态的构造。微生物聚集碳酸盐颗粒方式的三种类型:1)微生物捕捉和粘连碳酸盐岩微粒、微生物自身钙化和微生物促使碳酸钙原地沉淀;...
蒋丽平李越
关键词:叠层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