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正洪
- 作品数:19 被引量:168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清代中国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选择与自然生态环境
- 萧正洪
- 文献传递
- 传统农民与环境理性──以黄土高原地区传统农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例被引量:20
- 2000年
-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传统农民具有相类似的经济理性,但在环境理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一现象具有深刻的制度性根源。通过产权和乡村社会组织的制度创新,传统农民有可能避免环境资源利用的无效率。
- 萧正洪
-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理性水利灌溉环境效率资源利用
- 清代秦巴山区的柞蚕放养被引量:1
- 1992年
- 秦巴山区开始利用柞蚕不晚于16世纪末而不是通常认为的17世纪末。但柞蚕放养业最兴盛的时期则是乾隆后期即18世纪后半叶,这同流民对山区的开发、市场条件的改善和技术的推广等因素密切相关。但至清后期,柞蚕业走向了衰落。从技术上看,这里的柞蚕放养技术是从山东引进的,推广工作曾进行了数次。《教养山蚕说》和《蚕桑简编》二部文献反映了从暖茧制种到采茧等各项技术的细节,对研究清代陕南柞蚕放养业的状况有重要参考价值。
- 萧正洪
- 关键词:柞蚕给桑清代
- 清代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选择与自然生态环境被引量:13
- 1999年
- 清代西部地区的特殊环境条件使粗放类型的农业技术得到广泛采用。在生产实践中一些人对森林植被的重要性开始有所认识,但自然环境条件的恶化仍然未能避免。
- 萧正洪
- 关键词:环境变迁
- 清代陕南种植业的盛衰及其原因被引量:29
- 1988年
- 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变迁矛盾统一的角度探讨了清代陕南地区种植业盛衰的过程以及原因。清代前期,陕南种植业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发展,具有相当不同的面貌。其总的状况,是地广人稀、农耕区域狭小。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大批南方流民徙入陕南,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地区种植业的发展。其中,以玉米、马铃薯等新作物的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粮食生产的兴盛最为显著,经济作物与经济林木在种植业中的地位亦有所上升。但自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陕南人口显著减少,农田荒芜,粮食产量下降,经济作物与经济林木的种植日见式微,种植结构与作物布局的不合理性愈加严重,种植业的各个重要方面程度不等地趋于衰退。导致清代陕南种植业由落后到兴盛、又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业政策与农业垦殖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尤为显著。陕南种植业的盛衰史表明,第一,符合一定地区特点、具有灵活性、长期性和延续性的农业政策,能对种植业的发展起显著的促进作用;反之,则必然严重地阻碍种植业的发展。第二,以滥用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换取来的种植业的兴盛,是暂时的、不稳定的,其衰落是难以避免的。
- 萧正洪
- 关键词:种植业经济林木低山丘陵高寒山地农业政策
- 清代西部地区的人口与农业技术选择被引量:5
- 1999年
- 清代中国西部的人口增长并未改变总体人口规模较小和分布极不均衡的基本特点。西部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同农业技术类型之间的关系表明,人口与土地的相对稀缺性能够体现技术创新的诱致性机制。
- 萧正洪
- 关键词:人口规模
- 长安学应当成为“人文西安”的精髓被引量:2
- 2010年
- 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于此,迄今已有3 000多年的城市史、1 100多年的国都史。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形成了以长安为载体的长安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经过对长安文化多年来的潜心研究,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李炳武教授于2005年提出了"长安学"学科概念。他认为,长安学是依托于周秦汉唐文明、对以古代长安为中心的陕西历史文化进行全面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并系统论述了开展长安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和初步规划。为推动长安学学术研究,促进长安学学科发展,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伟大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历史借鉴、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长安学研究中心与《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从2010年第1期开始联合推出"长安学研究"栏目,李炳武教授为栏目主持人。欢迎专家学者垂询赐稿!长安学研究中心《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萧正洪
- 关键词:人文文化史中华民族标志性
- 王祯农书与农业技术地理被引量:3
- 1996年
- 王祯农书与农业技术地理萧正洪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生活于13、14世纪之间。成书不晚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①的王祯《农书》被视为元代三部重要农书之一,但实际上其成就,无论从综合性、系统性或是技术创新哪一方面来看,都远在《农桑辑要》和《农桑...
- 萧正洪
- 关键词:农业技术改革农业机具农书农业劳动力北方农业
- 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和史念海先生的历史观被引量:1
- 2012年
- 史念海先生,字筱苏,1912年6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平陆县。平陆位于中条山南麓、黄河之滨,人文传统颇为深厚,而先生家族一直有尚古学之风。先生生前曾言及其家学渊源,云:“先高祖邃于易学,垂老之年,犹时时讲授,为乡里所崇敬。远道来学者,前后相望。”而先生之父亦颇寄望于爱子承继中国传统文化而有所发扬光大,故取“苏海韩潮”之义而为先生取名及字。中条山瞰视晋南、豫北和陕东,
- 萧正洪
- 关键词: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历史观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传统家学渊源
-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被引量:84
- 1999年
- 关中农村灌溉用水资源权属关系的最基本特点是所有权与使用权二者的分离,农民只享有使用权,而包含于水粮之中的水资源使用权费是国家所有权藉以实现的经济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中,水权的取得方式和分配原因、实现的途径和管理方式存在着若干差异。
- 萧正洪
- 关键词:灌溉水资源水权分配水资源使用权农田灌溉水册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