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其新

作品数:12 被引量:110H指数:4
供职机构: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油菜
  • 6篇小麦
  • 5篇甘蓝
  • 4篇杂交
  • 4篇甘蓝型
  • 3篇甘蓝型油菜
  • 3篇高产
  • 2篇杂交小麦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施肥
  • 2篇黄籽
  • 2篇黄籽油菜
  • 2篇灌浆
  • 2篇肥料
  • 2篇甘蓝型黄籽
  • 1篇新品系
  • 1篇性状
  • 1篇选育
  • 1篇油菜黄籽

机构

  • 7篇绵阳市农业科...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国家小麦改良...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2篇范其新
  • 6篇李生荣
  • 6篇欧俊梅
  • 6篇陶军
  • 6篇周强
  • 5篇杜小英
  • 3篇刘念
  • 3篇汤天泽
  • 3篇庞启华
  • 3篇张学昆
  • 3篇李加纳
  • 3篇胥岚
  • 3篇李芝凡
  • 3篇蒙大庆
  • 2篇陈军
  • 2篇雷加容
  • 2篇任勇
  • 2篇王治斌
  • 2篇谌利
  • 1篇陈洁

传媒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中国种业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业专用特高芥酸杂交油菜新品种绵油309的选育被引量:3
2011年
芥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其衍生物和氢化产物廿二碳油脂化合物可用于食物添加剂、化妆品、护发素、表面活性剂和去垢剂以及塑料添加物、润滑剂和燃料辅助物,还可作摄影和录音用的原材料。然而,随着双低品种的推广和普及,大量中高芥酸品种和材料被淘汰,高芥酸育种陷入困境。
汤天泽蒙大庆李芝凡胥岚范其新陈军刘念
关键词:高芥酸杂交油菜选育表面活性剂双低品种
密度和施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麦42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麦42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磷肥与密度,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钾肥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绵麦42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 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226.35-250.65×104/hm2基本苗,纯氮量182.85-197.55 kg/hm2,P2O5用量119.4-130.8 kg/hm2,K2O用量79.65-113.85 kg/hm2。
周强李生荣欧俊梅杜小英庞启华陶军范其新
关键词:小麦肥料
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被引量:25
2005年
采用SSR标记技术构建5个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的指纹图谱,用于鉴别种子真伪。以19个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系)为材料,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多态性最高的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显示,5个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都存在特异性带,成功构建出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的指纹图谱。表明SSR标记技术是种质鉴定的一种高效方法。
雷天刚张学昆陆合李加纳徐新福范其新谌利
关键词:甘蓝型黄籽油菜SSR指纹图谱
不同基因型小麦新品系主要性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AMMI模型对5个绵阳小麦新品系的生育期、株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成穗率、千粒重和产量等7个主要性状在四川不同试点的表现及其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进行了研究,以期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和适应性好的优良小麦新品系。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于产量性状则表现为环境>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1.9%、12.3%和5.8%;各基因型在7个试点中产量最高的是MY1227-185(6093kg/hm2)和ML2652(6082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川麦107(5202kg/hm2);品种稳定性最高(Di≤0.42)的是ML2652、ML1131-95和MY1227-185,其次是ML1403-84(Di=0.45)和MY68942(Di=0.75),稳定性均优于对照(Di=0.85)。综合考虑各性状表现、稳定性和产量等因素,MY1227-185和ML2652丰产性和品种稳定性最优,可大面积推广以提高四川冬麦区产量及其稳定性。
任勇李生荣杜小英陶军周强欧俊梅范其新
关键词:小麦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施氮量及追肥时期对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密度,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追肥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来达到显著水平。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密度〉〉追肥时期。同时经过模拟寻优得到,绵杂麦168获得高产(产量大于475kg/667m^2)的优化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17.52~19.90)×10^4/667m^2基本苗,纯氮量13.99~16.72kg/667m^2。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杂麦168的最适播期为10月26日-11月1日。
周强李生荣陶军庞启华欧俊梅杜小英任勇范其新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灌浆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对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籽粒干重变化呈"S"曲线,整个灌浆过程中,杂交小麦的干物质增幅都比常规小麦高,且达到快速增长的时间要早。杂交小麦的灌浆速率和籽粒水分含量均呈正态曲线,其灌浆速率比同期常规小麦高。最大灌浆速率Rmax,快增期(R2)和缓增期速率(R3),渐增期持续天数(T1)是影响粒重的重要参数。因此提高渐增期和快增期速率对提高小麦粒重尤为重要。
欧俊梅王治斌范其新李生荣陶军周强雷加容
关键词:两系杂交小麦灌浆特性
高产小麦灌浆期灌层光辐射特征与产量各因素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对不同类型的高产品种灌浆期灌层结构光辐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灌层结构与产量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高产品种在开花期也就是灌浆前期叶面积指数(LAI)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平均叶倾角(MFIA)总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少;叶片分布(LD)灌浆前期单位面积上叶片分布最多;透光系数(TR)随着灌浆生育进程逐渐增大;消光系数(K)在灌浆期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灌浆中期和末期的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和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灌浆前期的平均叶倾角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今后的小麦高产育种中提高灌浆中期和末期的叶面积指数,适当降低灌浆前期的平均叶倾角对小麦高产和超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欧俊梅王治斌范其新李生荣周强陶军杜小英
关键词:高产灌浆期光辐射
白菜型油菜与海甘蓝属间杂交时花粉与柱头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不同化学药物处理柱头,研究白菜型油菜与海甘蓝属间杂交花粉与柱头的相互作用,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海甘蓝花粉在雅安黄油菜柱头上的黏合与萌发过程。结果表明:赤霉素在促进花粉萌发方面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属间杂交不亲和;甘氨酸在促进花粉与柱头的黏合方面效果明显。
汤天泽税红霞牛应泽蒙大庆李芝凡胥岚范其新陈军刘念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海甘蓝属间杂交赤霉素甘氨酸扫描电子显微镜
肥料与密度对绵油63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11月上旬直播的棉油63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的影响大于施肥量;当施肥量取135 kg/hm2,密度取28万株/hm2时,绵油63可以取得约2600 kg/hm2的产量,产量比对照降低约10%,熟期推迟7d,生育期缩短40d。
范其新蒙大庆汤天泽李芝凡胥岚刘念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施肥量
小麦新品种绵阳3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3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密度与磷肥,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迭极显著水平,钾肥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四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同时得到,在川西麦区绵阳33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221.30~241.26万/hm^2基本苗,纯氮量188.82~199.49kg/hm^2,P205用量87.14~103.49kg/hm^2,K2O用量98.31~124.39kg/hm^2。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3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6日-11月1日。
周强李生荣杜小英欧俊梅庞启华陶军范其新雷加容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