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凤
-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中扬子区海相层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选择被引量:6
- 2013年
- 中扬子地区一些新的勘探投入以及进展使得对其勘探领域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基于盆地形成与沉积充填、分析测试、钻井等最新资料,进一步证实了中扬子地区发育4套主要烃源岩、5套储层以及4套重要盖层,但区域差异性极强;加里东-印支期研究区构造改造微弱,生成的油气聚集于中扬子北缘隆起带以及斜坡部位形成岩性或地层-岩性油气藏;早燕山期构造改造强烈,弱构造改造区油气藏调整运移后保存几率较大,南北推覆体下盘原地体亦具有较好的成藏地质条件;晚燕山期深埋作用有利于演化程度较低的烃源岩二次生烃以及残存古油藏热解生气与晚期成藏。现今弱构造改造区的调整型油气藏、白垩纪-古近纪深埋区二次生烃型(残存古油藏热解)油气藏、上古生界地层-岩性油气藏、造山带周缘推覆型油气藏以及寒武系、志留系等层系的页岩气是值得探索的勘探领域。
- 郭战峰盛贤才胡晓凤刘莉文可东
- 关键词:海相层系石油地质特征勘探方向
- 桐湾不整合面对鄂西渝东区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影响
- 2014年
- 为了厘清鄂西渝东区桐湾不整合对下伏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影响,基于野外露头及岩心薄片的观察,孔隙度、渗透率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等的取样测试,研究桐湾不整合的发育特征及其对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影响。桐湾不整合是由上部的海侵体系沉积、中间的风化粘土层和下部的风化淋滤带三者组成的空间结构。其下部灯影组遭受了明显的古岩溶改造,垂向上分带明显,顶部表层岩溶带为富含铁铝质结核、灰岩或白云岩角砾的粘土层;之下的渗流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交替出现,两个带相同之处在于均见表征淡水淋滤的葡萄石发育,不同之处在于渗流岩溶带葡萄石穿层分布,而潜流岩溶带多顺层发育。多个样品实测证实鄂西渝东区遭受古岩溶改造的灯影组储层物性较好。桐湾不整合下部淋滤带中的"孔-洞-缝"系统在印支期为湘鄂西区生烃中心的烃类向鄂西渝东区运聚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
- 梁西文包汉勇胡晓凤盛贤才
- 关键词:灯影组岩溶运移通道
- 鄂西渝东地区下寒武统石龙洞组成岩作用特征被引量:6
- 2015年
- 应用鄂西渝东地区利1井(或剖面)下寒武统石龙洞组301件碳酸盐岩薄片的观察资料,结合储层流体包裹体以及埋藏史、热史资料,对其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演化序列、储层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区石龙洞组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包括胶结、压实—压溶、白云石化、破裂、溶蚀等作用;浅埋藏阶段白云石化以及中—深埋藏阶段溶蚀是储层形成的关键性成岩作用;研究区石龙洞组沉积时期潟湖边缘浅滩、浅缓坡浅滩发育区域(龙山茨岩塘一带及其以西)将是储层发育有利区。
- 盛贤才郭战峰冯畅胡晓凤包汉勇
- 关键词: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孔隙演化
- 鄂西渝东区志留系流体封存箱的演化与天然气成藏被引量:4
- 2011年
- 因鄂西渝东区志留系勘探程度甚低,长期以来志留系一直被视为烃源层或盖层。随着建深1井在志留系钻获高压工业气流,曾经的"思维定式"发生了改变。通过对志留系油气成藏条件及碳、氧、锶稳定同位素追踪流体行为轨迹的分析认为,该区志留系具有自源供烃的特点以及流体相对封闭的独特性,这是形成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小河坝组以及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自生自储自盖式高压流体封存箱的主要因素。而志留系封存箱在早燕山期以前的构筑、早燕山中—晚期的改造、晚燕山—喜马拉雅期的定型与发展,控制了志留系天然气的成藏过程。
- 胡晓凤丁青
- 关键词:志留系流体封存箱同位素地球化学天然气成藏
- 桐湾不整合面对鄂西渝东区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影响
- 2014年
- 为了厘清鄂西渝东区桐湾不整合对下伏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影响,本次研究基于野外露头及岩心薄片的观察,孔隙度、渗透率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等的取样测试,综合分析了桐湾不整合的发育特征及其对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影响,指出:桐湾不整合是由上部的海侵体系沉积、中间的风化粘土层和下部的风化淋滤带三者组成的空间结构。其下部灯影组遭受了明显的古岩溶改造,垂向上分带明显,顶部表层岩溶带为富含铁铝质结核、灰岩或白云岩角砾的粘土层;之下的渗流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交替出现,两个带相同之处在于均见表征淡水淋滤的葡萄石发育,不同之处在于渗流岩溶带葡萄石穿层分布,而潜流岩溶带多顺层发育。本次多个样品实测证实鄂西渝东区遭受古岩溶改造的灯影组储层物性较好。指出桐湾不整合下部淋滤带中的"孔-洞-缝"系统在印支期为湘鄂西区生烃中心的烃类向鄂西渝东区运聚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
- 梁西文包汉勇胡晓凤盛贤才
- 关键词:灯影组岩溶运移通道
- 江汉盆地南部上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生烃史与晚期生烃潜力被引量:6
- 2009年
- 动态地评价江汉盆地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层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烃过程,特别是晚期生烃对早燕山期形成的很多局部构造能否得到后期的烃类充注是判断其含油气性的关键,因而生烃演化、特别是晚期生烃、晚期成藏对研究区海相上古生界勘探显得十分重要。从烃源岩的成熟度变化、地层推覆倒转剖面2个方面证明晚期生烃在研究区存在,但不同剖面之间、同一剖面不同层系之间晚期生烃现象存在差异。埋藏史研究认为,研究区内主要存在持续深埋型、深埋—剥蚀夷平型、深埋—抬升—深埋型、深埋—抬升—浅埋型4种类型的埋藏演化过程,其中前2类对于晚期生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烃史与晚期生烃潜力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上古生界烃源层晚期生烃潜力当阳地区略高于沉湖地区。
- 王韶华胡晓凤林娟华叶建中叶加仁
- 关键词:江汉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
- 鄂西渝东及邻区寒武系盐下层烃源演变特征被引量:3
- 2016年
- 鄂西渝东及邻区广泛分布中寒武统覃家庙组膏盐岩层。膏盐岩层之下的下寒武统石龙洞组和上震旦统灯影组储层是本区的重点勘探层系。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天河板组—牛蹄塘组是本区的两套烃源岩,但因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高,这两套勘探层系中的烃源一直受质疑。对高—过成熟阶段烃源灶因性质演变所形成的气源接替效应分析表明,烃源灶具有印支期以前的干酪根裂解型与印支—燕山期的油裂解型两种类型的烃源。碳、氧、锶等稳定同位素标记物的流体行为轨迹追踪,进一步证实本区存在多期次的烃源充注,且有效供烃量巨大,计算表明,灯影组和石龙洞组的最大有效供烃量分别为155 548.9×10~8m^3和589 255.76×10~8m^3,认为本区具有较大的天然气资源潜力。
- 胡晓凤冯畅丁青郭战峰盛贤才文可东吉婧
- 关键词: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江汉平原海相油气成藏潜力与勘探方向被引量:4
- 2008年
- 为进一步明确平原海相油气勘探潜力,通过对盆地沉积演化及石油地质响应特征研究认为,江汉平原海相地层经历了加里东—早印支期克拉通盆地期、晚印支—早燕山期前陆盆地期、晚燕山—喜山盆地伸展改造期、晚喜山期盆缘挤压变形期等多期盆地演化与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具备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主要发育了上震旦统、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二叠系等四套海相烃源层;发育了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石龙洞组、上石炭统黄龙组等三套主要储集层系;存在下寒武统、志留系、中上三叠统—侏罗系和白垩—下第三系四套区域盖层。形成了包括古隆起发育区、"晚期成藏"立体勘探区、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区、逆冲推覆体发育区等多个勘探领域。其中,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区、"晚期成藏"立体勘探区是目前主攻的油气勘探领域。
- 王韶华胡晓凤李志祥盛贤才林娟华
- 关键词:江汉平原海相地层勘探潜力勘探领域
- 桐湾不整合面对鄂西渝东区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影响
- 2014年
- 基于野外露头及岩心薄片的观察,孔隙度、渗透率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等的取样测试,综合分析了桐湾不整合的发育特征及其对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影响,指出:桐湾不整合是由上部的海侵体系沉积、中间的风化粘土层和下部的风化淋滤带三者组成的空间结构。测证实鄂西渝东区遭受古岩溶改造的灯影组储层物性较好。指出桐湾不整合下部淋滤带中的"孔-洞-缝"系统在印支期为湘鄂西区生烃中心的烃类向鄂西渝东区运聚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
- 梁西文包汉勇胡晓凤盛贤才
- 关键词:灯影组岩溶运移通道
- 鄂西渝东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作用特征
- 2014年
- 鄂西渝东地区中寒武统蒸发岩类盖层之下的震旦系灯影组海相岩溶地层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勘探目的层。基于野外地质调查、系统薄片观察以及地球化学资料,认为这一地区存在桐湾运动两个幕次的隆升过程以及相关的古岩溶作用。在灯影组上部和中部分别形成了1个和2个洞缝带,其充填作用规律性强,以化学沉淀充填为主。上部洞缝带依次被泥晶白云石、微晶白云石以及粉晶至粗晶白云石三期充填,而中部的两个洞缝带依次被泥晶白云石、微晶白云石、纤状白云石以及粒状白云石四期充填。初步认为这些充填物发育与否主要受下渗的饱和碳酸盐流体的流动路径、流速等因素控制,残存孔隙是现今储集层的主要储集空间。灯影组古岩溶型储层应是今后这一地区油气勘探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 盛贤才郭战峰胡晓凤
- 关键词:上震旦统灯影组岩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