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雨雄
- 作品数:52 被引量:233H指数:8
-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与冠脉内皮功能超声表现的关系
- 2020年
- 目的:研究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与冠脉内皮功能超声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拟诊断SAP患者180例,根据冠脉造影分为SAP组122例和对照组(非冠心病)58例。术前检测血清Angptl4,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冷加压试验前后冠脉左主干内径变化率(ΔD LM)和前降支中远段峰值血流速度变化率(ΔV LAD)以无创性评价冠脉内皮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血清Angptl4水平明显降低[(25.3±6.5)ng/mL比(38.7±7.3)ng/mL,P<0.01],ΔD LM和ΔV LAD均明显降低(均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AP组血清Angptl4分别与ΔD LM和ΔV LAD呈正相关(rΔDLM=0.425,rΔVLAD=0.548,均P<0.01);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校正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扰后,血清Angptl4与ΔD LM和ΔV LAD的相关关系仍然存在(β'ΔDLM=0.325,β'ΔLAD=0.412,均P<0.05)。结论:SAP患者血清Angptl4水平显著降低,与冠脉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提示Angptl4降低可能参与早期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 邓芸肖雨雄唐良秋陈宝峰
-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病患者共计185例,经临床病理诊断后确诊为患有乳腺癌患者为80例,良性病灶105例,患者分别使用乳腺X射线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不同检查方式下的检出率和钙化病灶检出率以及不同病灶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检出率为96.25%,对比组患者检出率为8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比组,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患者钙化病灶检出率为52.5%,实验组患者钙化病灶检出率为28.7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比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良性病灶确诊率为100.00%、恶性病灶确诊率为96.25%,对比组良性病灶确诊率为79.04%、恶性病灶确诊率为60.00%,实验组均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早期患者在临床诊断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不错,能够大大提高确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 李琳肖雨雄李会芳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癌
- 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左心耳血栓诊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胸超声(RT-3D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左心耳血栓(LAAT)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LAAT患者,均于TEE检查前接受RT-3DTTE检查,采取双盲原则进行结果判断,以TEE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RT-3DTTE对于LAAT的诊断价值。结果 RT-3DTTE的诊断敏感性为71%,准确性高达74%,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和72%,观察者间判断保持一致良好(Kappa=0.475,P<0.05)。结论 RT-3DTTE作为一种LAAT诊断方式具有创伤小、无痛且重复性好的优点,同TEE进行初步比较,在对比结果中显示出了良好的高敏性和运行预测性。
- 肖雨雄邓芸刘纯钢梁爱群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左心耳血栓形成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换瓣前后左右心室的功能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采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测量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换瓣手术前后心脏二、三尖瓣环各时相运动速度,分析心肌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方法4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5例,心功能Ⅰ~Ⅱ级,X线平片心胸比值〈0.65;B组20例心功能Ⅲ~Ⅳ级,X线平片心胸比值〉10、65。健康对照组25例。测量A、B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2~5个月的心脏功能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1)A、B两组术前心脏各腔室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LVEF、LVFS、RVEF、Sm、Em、St、Et较正常显著减低。(2)A组上述心功能指标术后1个月内开始明显改善(P〈0.05)。B组术后1个月内上述心功能指标进一步降低,术后2~5个月右室的大部分收缩舒张功能指标开始升高。结论QTVI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术后心功能观察提供了一个新的无创评价手段。
- 肖雨雄万仁平姜月平范锐斌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假体植入组织多普勒成像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超声评估与血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超声评估与血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入选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0例,应用颈动脉超声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组(77例)、稳定组(168例)和无斑块组(55例)。分别检测和比较三组血清TSLP水平。结果:三组间血清TSLP水平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稳定组和斑块不稳定组血清TSL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斑块不稳定组血清TSLP水平显著高于斑块稳定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SLP是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01,95%CI:1.490~3.552,P<0.01)。结论:SAP患者血清TSL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血清TSLP水平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 邓芸肖雨雄唐良秋陈宝峰
- 关键词: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超声检查
- 精准肝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 黄从云孟志华林拓肖雨雄陈振松温必辉张小龙吴青松朱剑华赵家锋孙俊旗徐立
- 精准肝切除技术能清晰显示肝内的管道结构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使得外科医师术前能准确、直观了解肝血管解剖与肿瘤的关系,模拟手术过程,指导肝脏手术,达到精准肝切除的目的。(1)精确显示肝内血管的解剖和变异。(2)精确显示肝内血管...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
- 血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 研究血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17年5~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SAP患者279例和非冠心病者75例(对照组);术前空腹留取血清待检TSLP和应用超声无创性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应用改良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根据结果进一步将SAP患者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病变亚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AP组FMD显著降低[(7.5±3.1)%比(13.2±3.8)%,P<0.01],而血清TSLP水平则显著升高[(258.2±59.2)pg/mL比(153.7±48.4)pg/mL,P<0.01]。在SAP三个亚组间比较,随冠状动脉病变由轻到重,FMD逐渐降低(P<0.01),血清TSLP逐渐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SLP是冠状动脉重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07,95%CI: 1.334~2.184,P<0.01)。血清TSLP与FMD呈直线负相关(r=-0.402,P<0.01);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排除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扰后,前述两者之间仍存在负相关关系(β′=-0.311,P<0.01)。结论 SAP患者血清TSLP水平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关系,提示TSLP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 陈宝峰邓芸徐新马绍椿唐良秋肖雨雄陈锦峰陈云宪梁家荣孙维倩
- 关键词: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稳定型心绞痛内皮功能GENSINI积分
- 超声介入聚桂醇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疗效的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聚桂醇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疗效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76例被确诊为肝囊肿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8),治疗组在超声介入下囊肿内注入聚桂醇注射液,对照组采用乙醇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抽出液(81.57±5.86)ml,对照组患者抽出液(91.71±7.80)ml,两组抽出液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4.86±0.90)天、(7.29±1.38)天,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住院总费用为(4580.14±945.01)元,对照组患者住院总费用分别(4965.86±796.72)元;两组住院总费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聚桂醇作为新型硬化剂,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以成为囊肿超声介人治疗的首选硬化剂。
- 周立平刘尚忠李明贤肖雨雄陈越锋
- 关键词:超声聚桂醇肝囊肿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共入选165例接受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的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79例)和EEC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EECP,86例)。EECP组,于支架术后2周时开始进行20次EECP。分别于冠脉支架术前、术后2周和7周时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结果:(1)与术前比较,心绞痛患者支架术后2周时FMD[(6.39±2.20)%∶(4.41±2.12)%]和NO[(43.51±9.32)μmol/L∶(37.00±9.11)μmol/L]水平显著降低,而ET-1[(61.32±11.25)pg/ml:(82.24±21.10)pg/ml]水平则明显升高(P均<0.01);(2)EECP组20次EECP后与术后2周、支架术前比较,FMD水平[(9.85±3.74)%∶(4.18±2.06)%∶(6.42±2.22)%]和NO含量[(50.38±15.24)pg/ml∶(35.86±8.96)pg/ml∶(42.45±9.54)pg/ml]均明显升高,而ET-1含量[(46.38±10.23)μmol/L∶(84.55±21.90)μmol/L∶(60.85±11.10)μmol/L]均明显降低(P均<0.01);(3)支架术后7周时,常规治疗组FMD水平、NO含量和ET-1含量与术后2周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且较术前更差(P均<0.05);(4)EECP组7周时FMD、NO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ET-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1)。结论: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内皮功能障碍加重;经20次增强型体外反搏后,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内皮功能障碍得以显著改善。
- 陈宝峰徐新马绍椿唐良秋肖雨雄范文茂章蓓蓓
- 关键词:反搏动术内皮
- 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斜角进针法与垂直进针法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斜角进针与垂直进针取材情况和并发症的区别。方法 :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肾活检 12 6例 ,67例采用斜角进针法穿刺 ,5 9例采用垂直进针法穿刺 ,对两组穿刺取材情况和并发症作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和取材长度无明显差异 ;斜角进针组取材满意度 10 0 %,取得肾球数为 ( 19 9± 6 5 )个 ,单纯取得皮质和皮质 +皮髓交界区组织者占 61 2 %,并发症为 1 5 %;垂直进针组相应为 96 6%( 14 3± 5 9)个、2 7 1%、11 9%,两组取得的肾小球数、取得肾组织的构成和并发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 ,斜角进针比垂直进针取材更满意 。
- 邓行江李荣藻黄洁平李莉肖雨雄
- 关键词: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