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玉林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受精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受精
  • 1篇顶体
  • 1篇顶体蛋白酶
  • 1篇妊娠
  • 1篇妊娠率
  • 1篇受精率
  • 1篇染色
  • 1篇种植率
  • 1篇临床妊娠
  • 1篇临床妊娠率
  • 1篇男方
  • 1篇囊胚
  • 1篇精子
  • 1篇精子参数
  • 1篇精子计数
  • 1篇巴氏染色

机构

  • 3篇南华大学

作者

  • 3篇聂玉林
  • 2篇周静
  • 2篇廖宏庆
  • 1篇谢辉军
  • 1篇彭翠英
  • 1篇周俊

传媒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解冻囊胚体外培养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冻融囊胚周期解冻后体外培养的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首次接受冻融胚胎移植周期(FET)的患者,其中38个囊胚解冻周期在排卵或肌注黄体酮后4天进行解冻复苏,培养16~18 h后进行移植(16~18 h组),117个囊胚解冻周期在排卵或肌注黄体酮后4天进行解冻,培养2~3 h后移植(2~3 h组),对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原发不孕比例、自然周期比例、移植胚胎枚数、移植优质囊胚比例、移植日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等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原发不孕比例、自然周期比例、移植胚胎枚数、移植优质囊胚比例、移植日内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6~18 h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与2~3 h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6~18 h组的流产率显著高于2~3 h组(P〈0.05)。结论解冻囊胚培养2~3 h移植,能够有效降低流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周静廖宏庆周俊聂玉林
关键词:临床妊娠率种植率
精子因素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及处理策略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技术中男性精子因素与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优囊率及妊娠率的关系,从而为选择助孕方式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南华星辉生殖健康专科医院使用长方案促排卵的体外受精周...
聂玉林
关键词:体外受精巴氏染色
文献传递
体外受精受精率与男方精子参数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技术中精子处理前后常规参数与受精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6月到2013年3月在南华星辉生殖健康专科医院行IVF助孕的285个鲜胚周期,将这285个周期分为受精率≤40%组(A组)和受精率>40%组(B组),分别比较两组处理前无A级精子比例、上游法回收率≤5%比例、处理后前向运动(PR)总数<1.0×106比例、精子巴氏染色正常形态<4%比例、精子顶体酶活性<48.2μIU/106精子比例的差异。结果 A、B两组处理前无A级精子比例(分别为14.7%和0.4%,P<0.05)、上游法回收率≤5%比例(分别为23.5%和0.8%,P <0.05)、处理后PR总数<1.0×106比例(分别为17.6%和0%,P <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子巴氏染色<4%(分别为11.8%和10.0%)、顶体酶活性<48.2μIU /106精子(5.9%和2.4%)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处理前无A级精子、上游法回收率≤5%和处理后PR总数<1.0×106是影响受精率的高危因素;精子巴氏染色<4%和精子顶体酶活性低对预测IVF受精率具有一定局限性。
聂玉林廖宏庆周静谢辉军彭翠英
关键词:顶体蛋白酶精子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