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秋阁 作品数:33 被引量:113 H指数:6 供职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KH550改性纳米SiO_2的制备及其界面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2014年 采用KH550为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采用XRD、TEM、FTIR、NMR等表征手段研究样品的微观结构、表面羟基含量、有机/无机界面相互作用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经过KH550的改性,亲水性减弱、亲油性增强,表面质子运动活性也随之增加,并且KH550与SiO2有相互作用存在。29Si核的NMR谱表明,由于KH550与纳米SiO2表面的偶极相互作用,分子运动变慢,使得纳米SiO2改性后的29Si弛豫时间比改性前明显增加。 朱建君 翟秋阁 李晓玲 朱锦锦 于心爱关键词:纳米SIO2 硅烷偶联剂 表面改性 9-硅蒽和9-锗蒽与烯烃杂Diels-Alder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研究了9-硅蒽和9-锗蒽与烯烃的杂Diels-Alder反应的微观机理、势能剖面,考察取代基对反应势能剖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研究反应均以协同非同步的方式进行,且Si(Ge)—C键总是先于C—C键形成.乙烯分子中C原子上的苯基取代基在热力学上对反应不利,但在动力学上的影响取决于产物中苯基与Si(Ge)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9-硅(锗)蒽分子中Si(Ge)原子上的2,4,6-三甲基苯基取代基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对反应不利. 王岩 翟秋阁 张莉玲 曾小兰关键词:烯烃 密度泛函理论 四丁基溴化铵-碘化钾-水体系浮选分离汞(Ⅱ)的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了四丁基溴化铵-碘化钾体系分离汞(Ⅱ)的行为及汞(Ⅱ)与其他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汞(Ⅱ)与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HgI4][TBAB]2,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的浓度分别为6.0×10-4mol/L和5.0×10-3mol/L,Hg(Ⅱ)可与Rh(Ⅲ),Fe(Ⅱ),Sn(Ⅳ),Cr(Ⅲ),Mn(Ⅱ),Ce(Ⅲ),Al(Ⅲ),Ga(Ⅲ),Co(Ⅱ),V(Ⅴ),W(Ⅵ),Ni(Ⅱ),Zn(Ⅱ)和Mo(Ⅵ)分离。对合成水样中Hg(Ⅱ)进行分离和测定,Hg(Ⅱ)的浮选率在99.3%以上,其他金属离子的浮选率都在2.9%以下。该方法在微量汞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李玉玲 司学芝 马彦 翟秋阁 马万山关键词:汞 四丁基溴化铵 碘化钾 浮选分离 正丙醇析相萃取BiI_4^-络阴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16 2010年 试验了在氯化钠存在下,Bi3+以BiI4-络阴离子萃取到正丙醇相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氯化钠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Bi3+与碘化钾生成的BiI4-与质子化正丙醇(C3H7OH2+)形成的缔合物[BiI4-][C3H7OH2+]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正丙醇、碘化钾和氯化钠的浓度分别为30%(V/V)、6.0×10-3mol/L、0.2 g/mL时,Bi3+的萃取率达到99.2%以上,Fe2+、Co2+、Ni2+、Ag+、Mn2+、Cr3+、Ce3+、Zn2+和Al3+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Bi3+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和锌铋合金中Bi3+的分离和测定,结果满意。 翟秋阁 杨秀清 冯迎晖 王攀 马万山关键词:铋 正丙醇 碘化钾 萃取分离 海藻酸钠负载Ru掺杂TiO_2太阳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 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钌掺杂型二氧化钛,并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制成凝胶微球.以甲基橙为模拟染料废水,太阳光作为能源,研究钌离子的掺杂量、催化剂用量、甲基橙初始浓度和光照时间对掺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钌能明显改善二氧化钛的可见光催化性质.钌掺杂质量分数为1.5%,催化剂用量为3.0 g/L,甲基橙初始浓度20.0 mg/L条件下,染料溶液的降解率达90%. 牛明改 陈来成 翟秋阁关键词:海藻酸钠 太阳光 光催化 染料废水 四(3,4-亚甲二氧基苯基)卟啉及其钴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2011年 以3,4-亚甲二氧基苯甲醛(胡椒醛)和吡咯为原料合成3,4-亚甲二氧基苯基卟啉及其钴配合物,探索溶剂、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对产品纯度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丙酸为溶剂及催化剂制备3,4-亚甲二氧基苯基卟啉的产率高、纯度好.新化合物结构分别被UV-Vis,IR,1HNMR及元素分析所证实. 吕艳阳 翟秋阁 李娟 刘多关键词:钴 光谱分析 光谱法研究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镍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2013年 合成了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镍,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镍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通过不同条件下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镍对BSA作用引起的荧光强度的变化,得出猝灭的最佳条件.利用荧光猝灭的Stern-Volmer方程和静态猝灭公式线性拟合,求得最佳条件下反应的荧光猝灭过程速率常数K q=3.09×1012L·mol-1·s-1,结合常数K A=2.62×104L·mol-1,结合数n=0.991.证实了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镍对BSA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 吕艳阳 翟秋阁 高宁宁 王瑞 陈梅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荧光强度 含烷基链环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与DNA作用研究 2012年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长度烷基侧链的四氮十二杂环类化合物,并用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用DNA热变性分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分别研究了此系列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结合能力和对超螺旋DNA(pBR322 DNA)的断裂作用.结果表明,在pH7.2 Tris-HCl缓冲液中,1,4,7,10-四(正辛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h)与CT DNA的结合能力最强,CT DNA的熔点上升幅度最大(ΔTm=5.22℃),且存在明显的插入结合作用,但切割DNA的能力很弱.由此可见,亲脂性烷基侧链长度的增长有利于增加化合物与DNA的相互结合,但不能提高化合物切割DNA的活性. 熊小琴 翟秋阁 周泱泱关键词:DNA 相互作用 基于铜镍纳米材料/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扑热息痛 <正>1多壁碳纳米管/铜镍纳米材料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将0.1 mg MWNT/m L DMF悬浮液5 L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红外灯下烘干制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GCE)。然后将该电极放置在含有1.0×10-... 许春萱 翟秋阁关键词:复合膜 多壁碳纳米管 修饰玻碳电极 扑热息痛 文献传递 分子导线聚合物在氰根阴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05年 A new method, molecule wire polymer,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yanide based on the competitive reaction.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molecule wire polymer is quenched due to ion-association with Pd 2+ and restored when cyanide was added into the system. The linear detection range is 5×10 -6—2×10 -4 mol/L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is 1×10 -7 mol/L for cyanide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absorption spectra.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potential useful method for anion detection with a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翟秋阁 黄红梅 王柯敏 谭蔚泓 黄杉生 金燕 李邦锐关键词:荧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