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玲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盆地
  • 4篇准噶尔盆地
  • 3篇心室
  • 3篇岩心
  • 3篇液罐
  • 3篇真空泵
  • 3篇加压泵
  • 3篇阀门
  • 3篇储液罐
  • 2篇大孢子
  • 2篇油气
  • 2篇油气成因
  • 2篇准噶尔盆地腹...
  • 2篇侏罗纪
  • 2篇孢子
  • 1篇低阻
  • 1篇低阻油层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质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8篇罗玲
  • 3篇邓泳
  • 3篇吴运强
  • 2篇寇根
  • 2篇王睿
  • 2篇李震
  • 2篇程显胜
  • 2篇王子强
  • 2篇周妮
  • 2篇阿丽亚
  • 2篇罗正江
  • 2篇周伟
  • 2篇杨龙
  • 1篇张国山
  • 1篇周新艳
  • 1篇廖健德
  • 1篇祝嗣全
  • 1篇周波
  • 1篇吕道平
  • 1篇王绪龙

传媒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09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纪大孢子化石组合特征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腹部13口探井151块样品的古生物分析,由下而上建立了2个侏罗纪大孢子组合,其中八道湾组至三工河组下段大孢子组合以光面和棒刺状纹饰的类型为主,Kuqaia丰富是其主要特点,其时代为早侏罗世;三工河组上段至西山窑组组合中网状和网脊明显突起的类型占主体地位,其时代属于中侏罗世。依据大孢子化石的分布规律和时代讨论结果,结合双壳、植物等门类的划分意见,认为准噶尔盆地早、中侏罗世界线应划在三工河组上、下段之间。
罗正江程显胜王睿阿丽亚罗玲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侏罗纪大孢子地层划分
岩心加压饱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心加压饱和装置,包括:储液罐和岩心室;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第一管路与储液罐连接,真空泵通过第二管路与岩心室连接,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加压泵,加压泵通过第三管路与储液罐连...
吴运强吕道平邓泳张国山郭立辉王宁罗玲周波郭慧英魏云
文献传递
岩心加压饱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心加压饱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岩心加压饱和装置包括:储液罐和岩心室;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第一管路与储液罐连接,真空泵通过第二管路与岩心室连接,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加压泵...
吴运强罗玲邓泳寇根李震王子强杨龙周伟唐红娇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纪大孢子及其地质意义
大孢子化石是异孢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目前一般将200μm以上的孢子个体称为大孢子,由于其个体较孢粉化石大,传播距离短,通常认为是原地沉积,因此在地层划分对比、古气候、古环境恢复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可信度。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腹部...
罗正江程显胜王睿阿丽亚罗玲
关键词:大孢子侏罗纪准噶尔盆地
文献传递
T60井高、低阻油层特征及低阻油层识别方法被引量:3
2008年
从高、低阻两类油层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特征入手,探讨了低电阻率油层形成的原因,认为,束缚水饱和度高及伊蒙混层矿物含量高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高、低阻油层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低阻油层与邻近泥岩、干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相似,可应用密度-声波、密度-补偿中子曲线重叠方法,结合三电阻率曲线的相对关系,同时利用有机地化指标的约束,对低电阻率油层进行了有效识别。经试油资料验证,上述方法可以快速识别低电阻率油层。
沈英凌云祝嗣全罗玲张小莉
关键词: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电阻率测井响应
岩心加压饱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心加压饱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中,岩心加压饱和装置包括:储液罐和岩心室;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第一管路与储液罐连接,真空泵通过第二管路与岩心室连接,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加压泵...
吴运强罗玲邓泳寇根李震王子强杨龙周伟唐红娇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霍尔果斯油气田油气特征及油气充注次序被引量:13
2008年
运用色谱、质谱和碳同位素等分析技术对准噶尔盆地霍尔果斯油气田进行油气特征和油气源对比分析认为,该油气田原油来源于白垩系烃源岩,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利用干酪根裂解气动力学和同位素动力学对霍尔果斯油气田生气史和碳同位素演化特征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油气田的天然气不是白垩系原油裂解形成的,而是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干酪根裂解形成的,烃源岩大量生气开始于12 Ma或10 Ma左右,天然气成藏时期约为6 Ma。研究结果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康素芳王绪龙廖健德周妮罗玲
关键词:油气特征油气成因油气来源成藏期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玛纳斯地区油气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运用气相色谱、色谱-质谱和碳同位素等分析技术对准噶尔盆地玛纳斯地区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原油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凝析油,第二类为正常原油,两类原油的姥植比、甾烷和萜烷特征相似,第一类原油的碳同位素值比第二类原油的碳同位素重2‰左右。经油气源对比分析认为,玛纳斯地区凝析油和正常原油均来源于白垩系烃源岩,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
王海静周妮周新艳罗玲谢光惠
关键词:凝析油天然气油气成因准噶尔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