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穆桂玲

作品数:14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
  • 5篇护理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手术
  • 4篇病毒
  • 3篇血清
  • 3篇手术配合
  • 3篇手术配合及护...
  • 3篇转子间
  • 3篇转子间骨折
  • 3篇细胞
  • 3篇内固定
  • 3篇骨折
  • 3篇股骨
  • 3篇股骨转子
  • 3篇股骨转子间
  • 3篇股骨转子间骨...
  • 3篇HBV
  • 3篇丙型

机构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鞍钢曙光医院

作者

  • 14篇穆桂玲
  • 4篇杨春梅
  • 3篇乔光彦
  • 3篇张琳
  • 2篇吕飒
  • 2篇王静艳
  • 2篇马力
  • 2篇冯国和
  • 2篇李颖
  • 2篇刘沛
  • 2篇陈焱
  • 1篇舒波
  • 1篇王兆荃
  • 1篇孙国军
  • 1篇谷秋红
  • 1篇石理兰
  • 1篇吴艳
  • 1篇王玉梅
  • 1篇赵桂珍

传媒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乡村医生...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IL-2水平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水平及TNF-α水平,用APAAP法检测其T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下降,血清IL-2水平亦显著下降,血清TNF-α水平则明显升高,且上述指标与病情轻重变化相一致。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亦起一定作用。
穆桂玲王玉梅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
外固定治疗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技术不植骨治疗四肢管状骨难治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7例内固定术后难治性骨不连及骨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探讨护理要点。结果17例骨不连均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3.0~21.0个月,平均5.2个月。伴有肢体短缩的骨不连性骨缺损的12例同期或二期重建了肢体长度,达到了肢体长度均衡,愈合时间4m11.0个月,平均5.2个月,骨愈合指数平均32d/cm。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增加了骨外固定技术治疗难治性骨不连的成活率。
穆桂玲杨春梅
关键词:外固定器骨不连护理
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钉(PFNA)内固定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通过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传统髓内钉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势,简述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治疗方法,对术前访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的措施进行了综述。
穆桂玲杨春梅陈焱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配合临床护理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过程中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2001年
目的 :观察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过程中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方法 :应用ELISA法对 4 4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在干扰素治疗开始时、结束时和停药后 6个月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 )、Ⅲ型前胶原肽 (PⅢP)和Ⅳ型胶原 (C Ⅳ )。结果 :干扰素治疗完全应答组 (CR S)和完全应答伴反跳组 (CR R)治疗前血清HA、LN、PⅢP和C Ⅳ水平低于无应答组 (NR) ,差异显著 (P <0 .0 5 ) ;CR S组干扰素治疗后血清HA、LN、PⅢP和C Ⅳ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CR R组和NR组干扰素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无明显下降 ,甚至升高。结论 :应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时 ,随着肝内炎症的改善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明显下降 ,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有改善作用。
穆桂玲吕飒孙国军舒波刘沛
关键词:干扰素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
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病毒的相互作用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 探讨乙、丙型肝炎病毒(HBV、HCV) 重叠感染时,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检测30 例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变化、HBV前C区1 896 位点突变的发生比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 含量。结果 与单纯HBV或HCV 感染者相比,重叠感染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eAg) 、HBVDNA、HCVRNA 阳性比率明显降低,乙肝e 抗体( 抗HBe) 阳性比率明显升高,HBsAg、抗HBc IgG 及抗HCV 几何平均滴度也明显降低,部分患者HBsAg 阴转。而HBV前C区1 896 位点突变发生率及血清TNFα、IL6 含量却明显高于单纯感染者。结论 HBV、HCV感染同一宿主时,存在相互干扰、抑制;HBeAg 的消失、抗HBe 的阳转既与HCV对HBV 复制的直接抑制有关,又与HBV的前C区变异有关,且HCV 的重叠感染可能是导致HBV 前C区变异的原因之一。
张琳冯国和乔光彦李颖穆桂玲
关键词:HBVHCV相互作用
中心供氧装置氧气出口处污染情况及消毒效果监测
2018年
目的了解医院中心供氧装置氧气出口污染情况及消毒效果。方法选择某院90个中心供氧装置氧气出口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处理,观察组A使用5%的聚维酮碘进行消毒,观察组B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比较各组消毒前后的病原菌检出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消毒前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93.33%和90.00%,消毒后检出率分别为80.00%、20.00%和36.67%,观察组A和B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3.33%和76.67%。结论中心供氧装置氧气出口处细菌污染严重,使用5%聚维酮碘和75%酒精擦拭消毒能有效降低其病原菌检出率,5%聚维酮碘的消毒效果略优于75%酒精。
安宇吴艳穆桂玲
关键词:病原菌消毒
乙型肝炎病毒体外感染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体外感染人绒毛膜癌滋养层细胞(JEG3)模型,探讨HBV宫内感染机制。方法应用HBV阳性且高载量的血清,感染JEG3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感染后细胞上清液和细胞内的HBV载量;应用ELISA方法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不同代次上清液的HBsAg、HBeAg浓度;应用SP免疫组化检测感染细胞内HBsAg、HBeAg的表达。结果感染初代的JEG3细胞,随着时间增加病毒载量亦增加。传代后细胞及上清中的HBV载量随传代次数增加逐渐降低,5代后检测均为阴性;感染初代上清液HBsAg含量随时间增加,120h含量最高。传代细胞的上清液HBsAg检测1~4代为阳性,但浓度逐渐降低,5代后均为阴性。上清液的HBeAg检测,各时间点、各代均为阴性;1、2、3、4代细胞HBsAg、HBcAg染色可见阳性细胞。结论HBV可以在体外感染滋养层细胞,且能在传代细胞中有持续的表达。感染过程中参与调控的相关细胞因子及HBV复制的持续与否有待进一步探讨。
马力穆桂玲王心竹张健赵桂珍王兆荃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实时定量PCR
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HBV前C区变异关系的研究
1999年
观察30例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变化,并检测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发生率。结果发现:HBV、HCV重叠感染患者HBeAg、HBV、DNA及HCVRNA阳性率明显低于单纯HBV或HCV感染患者;抗HBe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HBV感染者;HBsAg、抗HBcIgG及抗HCV平均几何滴度也较单纯感染者低,而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发生率却高于单纯HBV感染患者。上述结果提示:HBV、HCV感染同一宿主时,存在相互干扰、抑制;HBeAg的消失及抗-HBe的阳转既与HCV对HBV复制的直接抑制有关,又与HBV的前C区1896位点突变有关,且HCV可能是导致HBV前C区变异的原因之一。
张琳冯国和李颖乔光彦穆桂玲
关键词:HBVHCV血清病毒标志物前C区变异
微创截骨治疗与护理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被引量:6
2012年
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是前足的常见畸形,其发病多与遗传,穿高跟鞋有关。患者前足横径宽,足部外形难看,穿鞋困难,可引起拇囊炎和小趾囊炎,胼胝,跖骨头下疼痛,锤状趾等临床症状。国内鲜见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的畸形矫正报道,我院自2007年5月-2009年5月,采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患者32例49足,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穆桂玲
关键词:拇外翻截骨矫正微创中西医结合护理
HBV、HCV重叠感染血清病毒标志物变化及与临床的关系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 HBV、HCV重叠感染时 ,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应用 EL ISA法检测30例 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 ;应用 PCR法检测 HBV DNA及 HCV RNA。结果 :与单纯 HBV或HCV感染患者相比 ,重叠感染患者 HBe Ag、HBV DNA、HCV RNA阳性率明显降低 ,抗 - HBe阳性率明显升高 ,HBs Ag、抗 - HBc Ig G及抗 - HCV平均几何滴度也明显降低 ,部分患者 HBs Ag阴转。重叠感染患者 TBil及 AST/AL T比值明显高于单纯感染者 ,尤以抗 - HBe阳性者明显。结论 :HBV、HCV感染同一宿主时存在相互干扰、相互抑制 ,且较单纯感染患者病情重。重叠感染时抗 -
张琳石理兰乔光彦马力穆桂玲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