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洁

作品数:79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7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17篇小鼠
  • 15篇神经元
  • 15篇膜片
  • 15篇膜片钳
  • 8篇海马
  • 7篇杀虫
  • 7篇杀虫剂
  • 7篇神经节
  • 7篇海马神经
  • 7篇海马神经元
  • 6篇全细胞
  • 6篇全细胞膜片钳
  • 6篇膜片钳技术
  • 6篇甲基苯丙胺
  • 6篇钾通道
  • 6篇苯丙胺
  • 6篇丙胺
  • 5篇淡色库蚊
  • 5篇致敏性

机构

  • 7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南京军区疾病...
  • 1篇江苏省农药研...
  • 1篇连云港中医药...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79篇程洁
  • 56篇肖杭
  • 43篇高蓉
  • 26篇环飞
  • 23篇王军
  • 11篇刘艳青
  • 10篇靳苏香
  • 10篇张劲松
  • 9篇何斌
  • 8篇张守刚
  • 8篇王昌松
  • 7篇程宏
  • 7篇汪溪洁
  • 6篇许鹏
  • 6篇蒋雷
  • 6篇高晓华
  • 6篇孙芹
  • 6篇秦珩
  • 6篇龚伟
  • 6篇邵斌霞

传媒

  • 13篇毒理学杂志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昆虫学报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医学研究生学...
  • 3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实验动物与比...
  • 2篇科教导刊(电...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劳动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笼多只型鼠类饲养盒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笼多只型鼠类饲养盒,包括彼此相配的盒体与盒盖,盒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网状挡板,网状挡板将盒体内部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隔间;盒盖设有一组水瓶插孔,水瓶插孔与独立隔间一一对应;盒盖还设有一组饲料放置位,饲料...
环飞程洁秦珩靳苏香张静姝王玉邦章婉董昊周文永胡艳辉钱雯
文献传递
溴敌隆致突变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溴敌隆对中国地鼠肺成纤维细胞、小鼠骨髓细胞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的影响。方法采用40、20、10和5μg/ml 4个剂量组的溴敌隆在有或无代谢活化条件下处理体外培养的中国地鼠肺成纤维细胞(CHL)3 h后更换新鲜培养液,恢复生长21 h后收获细胞制片。体内试验以1.0、0.5和0.25 mg/kg剂量的溴敌隆给ICR小鼠灌胃后取股骨骨髓、两侧睾丸进行制片。观察溴敌隆对3种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的影响。结果在有或无代谢活化条件下溴敌隆在浓度40μg/ml均能够诱导CHL细胞染色体断裂和交换等,染色体细胞畸变率显著增加(P<0.01);而溴敌隆20、10和5μg/ml剂量组未引起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断片、交换、畸变细胞率显著增加(P>0.05),亦未引起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断片、易位、畸变细胞率、常染色体单价体、性染色体单价体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溴敌隆对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显示出明显致突变性,存在潜在的遗传毒性,对体内哺乳动物体细胞及生殖细胞染色体明显无损伤作用。
程洁靳苏香许娟华王军戴金凤肖杭环飞
关键词:溴敌隆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
昆虫神经元与骨骼肌中非突触钠通道研究进展
2010年
孙芹许鹏王立山夏斯桂程洁肖杭高蓉
关键词:神经毒素杀虫剂
以需求为导向指导科研共享平台服务体系的建设
2021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对科研设备投入的加大,全国高校相继建立了科研共享平台,以期整合资源,对仪器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科研共享平台资源整合的数量不断增多、种类逐渐丰富,科研共享平台应将服务理念从"以资源为中心"转向"以需求为导向",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便捷、更加有效的服务。文章以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共享平台为例,阐述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科发展特点来指导科研共享平台服务体系的建立,提高共享服务的工作质量,为科研事业的开展保驾护航。
管强东程洁
关键词:满意度
脱氧鬼臼毒素对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膜电位的影响及其与钠通道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脱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DOP)对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膜电位的影响及其与钠通道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终浓度为1、5、25、125μmol/L的DOP作用于荧光染料DiBAC4(3)标记的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检测神经元膜电位的实时动态变化,并观察钠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对DOP膜电位效应的影响.结果 加入DOP后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膜电位呈去极化改变,5 min后达到最大水平,8 min内趋于稳定.1、5、25、125 μmol/L的DOP作用5 min后,所测得的荧光强度值分别为69.6±3.0、72.1±2.7、77.8±3.6、86.2±3.1,DOP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μmol/L TTX与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共孵育20 min后再加入25 μmol/L DOP,神经元内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钠通道是DOP的作用靶标,DOP的膜电位效应可被TFX完全抑制.结论 DOP可引起美洲大蠊背侧不成对中间神经元膜电位去极化,且其效应在1~125 μmol/L范围内随浓度增加而增大,钠通道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孙芹许鹏王立山胡凡程洁肖杭高蓉
关键词:中间神经元膜电位钠通道
川芎嗪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氯化钴诱导缺氧后纤溶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缺氧细胞模型,探讨川芎嗪在缺氧条件下对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川芎嗪(TMP)干预组,利用氯化钴(1.6mmol/L)模拟Eahy926细胞缺氧环境,建立缺氧模型,TMP干预组分别用0.08和0.16g/L的TMP干预。Hoechst法、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RT-PCR观察各组细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 ortype-1,PAI-1)mRNA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PA、u-PA、PAI-1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及TMP干预组均出现细胞活力下降(P<0.01),但与缺氧组相比,TMP干预组细胞活力上升(P<0.01),且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上升明显(P<0.01);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t-PAmRNA表达量降低(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t-PA含量减少(P<0.01);与缺氧组比,高低浓度TMP处理组t-PAmRNA表达量及细胞培养上清液t-PA含量均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高浓度较低浓度TMP干预组t-PAmRNA表达量升高(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t-PA含量增加(P<0.01)。结论:川芎嗪能够浓度依赖性减轻Eahy926细胞的缺氧损伤,并通过调节其t-PAmRNA表达及上清液t-PA的分泌,影响内皮细胞的纤溶功能。
吴昊孙昊王军黄培培程洁陈旭峰陈彦肖杭张劲松
关键词:川芎嗪氯化钴缺氧纤溶
试验相关因素对SD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麻醉剂和应激反应对动物生理方面的影响,为动物福利、化合物的毒性检测方法规范化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方法选择SPF级SD大鼠为试验动物,按性别(A)、禁食时间(B)、麻醉方式(C)和采血方式(D)4个因素,根据不同因素交互影响分为24组,采集各组SD大鼠血液标本测定血液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等指标。结果各因素对白细胞计数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D>C>A>B,各因素水平白细胞计数结果是雄性大鼠>雌性大鼠,静脉血>动脉血,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不麻醉。各因素对白细胞分类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C>D=A=B,各因素水平白细胞分类结果是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不麻醉。各因素对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C>D=A=B,各因素水平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水平是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不麻醉,禁食时间各组间血液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禁食对血液学指标无影响,血液学指标存在性别、动静脉差异;对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影响水合氯醛麻醉大于戊巴比妥钠麻醉,而对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是戊巴比妥钠麻醉大于水合氯醛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各有优缺点。
程洁环飞靳苏香钱雯钟义红王玉邦
关键词:SD大鼠血液学指标麻醉
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对PC12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及其与钠通道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对PC12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及其与钠通道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10、20、40μg/ml的毒素多肽作用于荧光染料DiBAC4(3)标记的PC12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监测细胞膜电位的实时动态变化,并观察钠通道阻断剂TTX(tetrodotoxin)预处理对毒素多肽膜电位效应的影响。结果:加入毒素多肽后PC12细胞膜电位呈去极化改变,3min后达到最大水平,5min内趋于稳定。各浓度组毒素多肽作用细胞3min后,所测得的标准化荧光强度值分别为1.375±0.048、1.504±0.034、1.839±0.022,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1μmol/LTTX与PC12细胞共孵育20min后再加入40μg/ml毒素多肽所测值为1.035±0.028,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毒素多肽的膜电位效应可被TTX完全抑制。结论: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可引起PC12细胞膜电位去极化,且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而增大,钠通道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李静汪溪洁程洁高蓉肖杭钱燕宁
关键词:东亚钳蝎蝎毒钠通道膜电位
番灵胶囊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灵芝孢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类、糖肽类、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甾醇类、三萜类、生物碱类、脂肪酸类、内酯和无机离子等成分,具有扶正固本健脾和胃、养心安神功效。文献报道,灵芝孢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保肝解毒作用、抑制肿瘤作用、降低血糖作用、调节血脂以及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辐射等作用。番茄红素是天然的类胡萝卜素中,主要存在于番茄中。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并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番灵胶囊是由灵芝孢子提取物与番茄红素为主要原料制成保健品。本实验对番灵胶囊的安全性评价进行研究,旨在为灵芝孢子提取物和番茄红素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环飞李世芬胡奇靳苏香张成香程洁王玉邦
关键词: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
脱氧鬼臼毒素对3龄菜青虫头部AChE、ATPase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脱氧鬼臼毒素(DOP)对3龄菜青虫的毒杀作用及中枢神经系统AChE、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杀虫机制。方法: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DOP对3龄菜青虫的毒杀活性,建立染毒模型,用试剂盒测定AChE和ATPase活性。结果:①DOP对3龄菜青虫的毒杀活性表现出浓度、时间依赖性,48h LC50=151.87mg/L>72h LC50=39.99mg/L>96h LC50=10.60mg/L。②DOP对AChE活性没有明显影响。③高浓度(125mg/L)组对ATPase活性持续抑制,中浓度(5、25mg/L)组在24h时激活,48h时恢复正常,72h时保持正常(5mg/L)或抑制作用(25mg/L)。结论:DOP对3龄菜青虫具有毒杀作用;3龄菜青虫中枢神经系统AChE不是DOP靶标,ATPase可能是DOP的重要靶标之一。
张守刚刘艳青高蓉何斌赵鸿雁狄旭东程洁田瑄肖杭
关键词:菜青虫ACHENA^+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