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商
- 作品数:66 被引量:17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粮食飞地-中国粮食安全的新战略被引量:1
- 2004年
- 作为粮食产业发展关键 的耕地资源,在中国较为紧缺。粮食 生产资源 的供 需矛 盾将更 加突出。从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特性分析,实现粮食完全自给的代价是很大的,经济上要考虑粮食生产边际成本的上升,生态环境方 面要顾及 可能 发生 的不良 后果。要以最低经济成本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一个可供借鉴的战略思路就是向国外“借地”,实行“粮食飞地”战略。
- 瞿商
-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产量粮食生产粮食购销价格
- 列宁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史考察及其方法论特色——读《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2003年
- 19世纪末 ,列宁继承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对欧洲 ,尤其是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史考察的传统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 ,对俄国农奴制改革以来资本主义在工业、农业部门的发展进行了经济史的考察和分析 ,不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 ,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而且是列宁领导俄国革命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2 0世纪 4 0年代 ,毛泽东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性质的考察和分析 ,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 ,可以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这一经济史考察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 瞿商
- 关键词:列宁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史方法论
- 粮食安全与中国耕地关系的动态调整——基于1980~2004年中国虚拟耕地及其贸易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9年
- 虚拟耕地是指从具体农产品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耕地资源消耗,有了这样一个概念,作为一种不可移易的资源的耕地就可以虚拟地依存于具体农产品的贸易中,并成为一种可以在地区或国际间进行流动和贸易的虚拟资源。对1980~2004年中国虚拟耕地及其贸易量的分析表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粮食虚拟进口耕地和出口耕地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都较小;目前中国虚拟耕地贸易最重要的主体已经由粮食让位于油料,影响虚拟耕地数量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粮食安全而是生活质量,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政治性决定了粮食的战略产品性质,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但中国应该动态把握耕地的有机调整。
- 瞿商杨祖义
- 关键词:粮食安全虚拟耕地
- 加州学派: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海外兵团
- 2009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新经济史学的长期浸染,国外的中国经济史研究者开始广泛运用新经济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经济史。其中,以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崛起并成为主导力量的美国加州大学为代表,形成了所谓的加州学派。
- 瞿商
-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经济史研究加州学派海外兵团新经济史学
- 从双层所有权着手突破农地制度改革的产权瓶颈被引量:2
- 2006年
- 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两权分离以及由此形成产权上的双重残缺。这对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改良土地等都是不利的,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双层所有权意在对农地所有权进行田底和田面两个层次的分割,在分割所有权的基础上,赋予农民一种完整的农地产权,以此突破中国农地制度在所有权改革上的瓶颈。这对进一步促进中国农地流转,发展土地市场和农地规模经营以及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 瞿商
- 关键词:农地制度农地流转
- 加入WTO后中国粮食科技发展的对策被引量:1
- 2001年
- 通过对国内外粮食科技发展现状的描述 ,从粮食产业和科技产业交叉结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结合的视角 ,分析加入 WTO后中国粮食产业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紧迫性 ,为粮食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等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 万铀能瞿商童兆坤陈惠玲
- 关键词:WTO
- 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设计——以湖北省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现代区域经济理论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湖北省现有的"两圈一带"战略定位的依据是区域分工,这并不符合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层级性特点。湖北省应该定位于区域梯级发展战略。具体设计是以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经济发展要素最富集的武汉城市圈和江汉平原为先发,以形成湖北省区域发展的双引擎。在此基础上,利用襄阳和宜昌两市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形成湖北省区域发展的两翼。恩施和十堰以及神农架林区作为尾翼,发展轻型的旅游服务业,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最终形成湖北省区域的协调发展。
- 郭旭红瞿商
-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回顾和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瞿商
- 关键词:粮食贸易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大米粮食生产
- 中国经济转型和崛起——基于中华文明实用传统视角的研究
- 2013年
- 中国经济改革和转型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实现经济迅速崛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与中华文明实用传统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挥了思想导引行动的重要作用。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积淀的实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理论成果,使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并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创新出总体上的渐进式改革和局部的激进武改革相结合的经济转型特质。这一实用传统显然应该是中国今天所倡导建设的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模式可以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借鉴作用的普适价值。
- 瞿商郭旭红
- 关键词:经济转型经济崛起
- 从凯恩斯和马克思需求不足理论的比较研究谈当前扩大内需的新思路被引量:4
- 2000年
- 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有效需求不足 ,从凯恩斯和马克思需求不足理论及其经济政策主张的差异 ,可以看出我国需求不足问题的关键不在运用凯恩斯的膨胀性财政、货币政策 ,而是要按马克思的收入再分配思想即利用收入再分配政策 ,以扩大低收入者的收入 ,从而提高其消费倾向 。
- 刘永进瞿商
- 关键词:凯恩斯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