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白令君

白令君

作品数:32 被引量:23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理学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自由基
  • 9篇配合物
  • 7篇氧自由基
  • 4篇异丙酚
  • 4篇颅脑
  • 4篇ESR
  • 4篇丙酚
  • 3篇生物活性
  • 3篇手术
  • 3篇铜配合物
  • 3篇肿瘤
  • 3篇咪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麻醉
  • 3篇脑保护
  • 3篇脑保护作用
  • 3篇脑损伤
  • 3篇脑肿瘤
  • 3篇化合物
  • 3篇活性

机构

  • 29篇南开大学
  • 5篇海口市人民医...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31篇白令君
  • 8篇梁敏
  • 7篇王耕霖
  • 5篇廖代正
  • 4篇阎世平
  • 3篇姜宗慧
  • 3篇王积涛
  • 3篇申泮文
  • 3篇李文硕
  • 2篇崔乃杰
  • 2篇梁宁
  • 2篇张蕴文
  • 2篇王宏根
  • 2篇王建英
  • 2篇姚心侃
  • 2篇杨鲁勤
  • 2篇还振威
  • 1篇余立新
  • 1篇张春豪
  • 1篇李立存

传媒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中国科学(B...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化学学报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天津医药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现代仪器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素氧化反应的研究——氧化反应动力学和机理以及自由基中间体被引量:17
1991年
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结合计算机模拟研究了肾上腺素(Adjn)在Cu(Ⅱ)离子催化下,用H_2O_2氧化产生肾上腺素红(Adom)的反应动力学,考查了反应的速率随体系中肾上腺素的初始浓度,Cu(Ⅱ)离子浓度和H_2O_2浓度的变化情况。在流动法或添加自由基稳定剂的条件下,利用顺磁共振法检测丁肾上腺素自氧化,光氧化和Cu(Ⅱ)离子催化H_2O_2氧化产生的半醌自由基。考查了Cu(Ⅱ)离子催化下自由基的相对浓度随反应条件的变化情况。在反应动力学和顺磁共振实验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可能的反应机理,半定量地解释此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和顺磁共振实验中的自由基行为。
戴建波白令君张一宝臧雅茹江冬青顾卓英赵学庄
关键词:肾上腺素自由基中间体
异丙酚麻醉对清除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氧自由基作用的观察被引量:9
1998年
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期间静脉麻醉剂异丙酚体内的抗氧化特性及脑保护作用。严重颅脑伤(GCS≤8分)后6小时内人院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异丙酚组15例,A组)和对照组(γ-羟基丁酸钠组15例,B组)。测定血浆氧自由基(OFR)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发现:麻醉1小时后两组OFR、LPO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P<0.01),对照组升高更显著。麻醉3小时观察组OFR、LPO较麻醉1小时显著降低(P<0.01,P<0.01),而对照组OFR、LPO较麻醉1小时仍显著升高(P<0.01,P<0.01)。相应时间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机体自由基代谢增强,开颅手术可引起继发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可直接清除体内OFR而具有脑保护作用。
梁敏李文硕白令君
关键词:颅脑损伤氧自由基异丙酚麻醉
脑瘤手术时异丙酚脑保护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研究脑瘤手术期间静脉麻醉剂异丙酚体内的抗氧化特性及脑保护作用。择期行脑瘤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异丙酚组,n=10)和对照组(异氟醚组,n=10)。以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测定血浆OFR及用化学方法测定LPO含量。结果: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研究发现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对体内过量的OFR有直接清除作用。开颅手术期间持续静脉点滴可减轻继发性脑损害而具有脑保护作用。异丙酚是颅脑手术麻醉,NICU镇静的理想药物。
梁敏白令君
关键词:异丙酚氧自由基脑肿瘤外科手术
颅脑手术时异丙酚脑保护作用的观察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研究脑瘤手术期间静脉麻醉剂异丙酚体内的抗氧化特性及脑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脑瘤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异丙酚组,A组n=10)和对照组(异氟醚组,B组n=10)。以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测定血浆OFR及用化学方法测定LPO含量。所有数据均行t检验。结果两组手术前OFR、LPO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开颅手术120分钟后两组OFR、LPO较术前有显著性升高(P<005),开颅手术240分后观察组OFR、LPO较术前及2小时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而对照组则较2小时前有显著性升高(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瘤患者术前存在OFR代谢紊乱,开颅手术可加重脑的再灌注损伤。本研究结果发现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对体内过量的OFR有直接清除作用。开颅手术期间持续静脉点滴可减轻继发性脑损害而具有脑保护作用。异丙酚是颅脑手术麻醉、NICU镇静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梁敏白令君
关键词:脑肿瘤异丙酚麻醉脑保护
抗坏血酸与过氧化氢反应的自旋捕捉┐ESR研究被引量:11
1998年
利用自旋捕捉-ESR方法研究了分析纯抗坏血酸(Aa)与医用维生素C注射液(Vc)的自氧化和过氧化氢反应.在自氧化反应中只观察到去氢抗坏血酸负离子基A-·,而与过氧化氢反应时除观察到A-·外,还观测到另外数种自由基.经计算机拟合后得到这些自由基或其5,5-二甲基-1-吡咯啉-1-氧化物(DMPO)加合物的ESR谱参数,在此基础上推测出该反应的机理.
白令君王建英
关键词:抗坏血酸ESR过氧化氢羟基自由基
纳络酮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氧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10
2000年
梁敏梁宁白令君
关键词:纳络酮颅脑损伤CGRP
氮氧自由基桥联的三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被引量:5
1995年
合成和表征了2个标题配合物,并测定了铜(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为P1空间群,a=1.1974(2),b=1.2758(8),c=1.2871(4)nm,α=76.38(3),β=79.58(3),γ=88.99(4)°,Z=1.分子有一个对称中心,处于对称中心上的铜离子有一个延伸八面体的配位环境,而其两侧的铜离子具有四方锥的配位环境.Cu(Ⅱ)—Cu(Ⅱ)间由氮氧自由基桥联,铜离子间相距为0.7789nm.测定了两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300K),表明在三核铜配合物中Cu(Ⅱ)离子和自由基间存在强的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而在三核钴配合物中Co(Ⅱ)离子与自由基间存在铁磁性自旋交换作用.
姜宗慧易颀廖代正还振威白令君刘爱俭阎世平王耕霖姚心侃王宏根
关键词:三核配合物氮氧自由基金属配合物磁性
三价锆有机化合物的ESR谱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利用Cp_2ZrHCl、(Cp_2ZrCl)_2、Cp_2ZrH(μ-H)与不含活泼氢的氮、膦类配体作用,可得到一系列热稳定的三价锆配合物,对其进行了ESR谱研究,其中17种配合物的波谱参数为首次报道。
王积涛白令君张蕴文李江生
关键词:ESR谱
烯胺和含氟碘烷的单电子转移反应──α-氟烷基酮、醛的合成被引量:1
1996年
由多氟烷基碘化和的对烯胺的氟烷基化反应,合成了6种α-氟烷基酮和3种α氟烷基醛并完成了它们的UV、IR、MS、HNMR和^19FNMR结构鉴定及元素分析,通过活泼中间体的自旋截捕和抑制实验,揭示了本反应的单电子转换机理并发现SmI2的四氢呋喃溶液可催化本反应,使反应时间缩短,含氟酮产率提高。
贺海鹰赵成学翁中原白令君瘳仁安
关键词:烯胺氟烷基化电子转移反应
全文增补中
新型双铜配合物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被引量:2
1994年
合成了9种新的五苯并咪唑甲基二乙三胺双铜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IR、UV-vis、ESR、磁性等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儿茶酚酶活性及生物活性。配合物的双铜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Cu—N键具部分共价性。发现该类配合物具有体外抗癌活性和农药活性。
杨鲁勤阎世平白令君廖代正姜宗慧王耕霖申泮文
关键词:络合物苯并咪唑生物活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