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鵾鹏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化工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乙烯
  • 3篇偏氟乙烯
  • 3篇聚偏氟乙烯
  • 3篇氟乙烯
  • 2篇血液
  • 2篇生物相容
  • 2篇生物相容性
  • 2篇亲水改性
  • 2篇改性
  • 1篇血液分离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器
  • 1篇中空纤维
  • 1篇中空纤维膜
  • 1篇添加剂
  • 1篇透析器
  • 1篇纤维膜
  • 1篇相转化
  • 1篇相转化法
  • 1篇聚偏氟乙烯中...

机构

  • 3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作者

  • 3篇田鵾鹏
  • 2篇李亚静
  • 2篇吕晓龙
  • 1篇向慧玲

传媒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改性聚偏氟乙烯在腹水超滤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腹腔内出现过多的液体积聚称为腹水。腹水的出现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影响存活时间。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是国内外近年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顽固性腹水的一种新方法。其具有其操作简单、花费低廉、疗效佳等优点而易于病人接受。目...
田鵾鹏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生物相容性腹水超滤血液透析器
文献传递
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通过测定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的生物相容性,判断其应用于医用分离材料领域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聚乙二醇(PEG)和聚吡咯烷酮(PVP)对PVDF共混改性,将PEG改性的PVDF称为PVDF1,将PVP改性的PVDF称为PVDF2。测定其亲水性、蛋白吸附性、细胞毒性、溶血率和动态凝血性,并与临床常用分离膜材料聚醚砜(PES)相比较。结果 PVDF材料的蛋白吸附性能优于PES;改性后的PVDF膜(PVDF1和PVDF2)的亲水性提高,接触角从86.5°下降为63.8°、65.7°左右。同时PVDF1、PVDF2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也从58.6mg/m2下降为25.7mg/m2、38.5mg/m2;细胞毒性为一级,细胞增殖率>80%;溶血率为分别为2.9%、2.4%,均小于5.0%,符合国标GB/T16886对材料溶血性的要求;改性PVDF的动态抗凝血性和体外细胞毒性比PES材料略好。结论改性PVDF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医用材料进一步研究。
田鵾鹏向慧玲李亚静吕晓龙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亲水改性生物相容性
血液分离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纺丝原液中添加剂PEG含量的升高,膜的结构趋于疏松,膜的水通量增大,膜对牛血清的截留率都在98%以上,并保持了良好的机械性能;随着纺丝原液中添加剂PVP含量的升高,膜的结构过于疏松,压密化现象明显,致使膜的水通量减小,膜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上升,机械性能明显下降;共同加入PEG和PVP并保持总量不变,改变二者的比例关系,随着PVP在添加剂中所占比例增多,纯水通量先上升后由于压密作用而下降,泡点、破裂压力、断裂强力、拉伸伸长率均下降.随着添加剂中PVP含量从0增加到28.8%,膜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从98.0%骤降到64.1%,之后,随着添加剂中PVP含量再增加,截留率基本维持在60%左右.
李亚静田鵾鹏吕晓龙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添加剂中空纤维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