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翀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基于应对理论的聊天机器人交互设计实证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聊天机器人服务成本低、全天候在线、高效稳定的优势日益凸显,可以帮助企业在科技赋能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而聊天机器人的拟人化交互设计对提升服务满意度、信任度和说服力等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讨论不同社交线索层面的聊天机器人拟人化特征设计,但鲜有从服务对象的心理机制角度开展交互设计。基于应对理论设计贷后管理领域中还款提醒服务聊天机器人,并通过大型实地实验,探究逾期借款人应对引导型聊天机器人的服务表现。运用生存模型分析聊天机器人拟人化交互设计在贷后管理全过程中对还款效率的影响,以及对人机协同配合效率的影响,揭示聊天机器人拟人化交互对话流程设计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应对引导型聊天机器人的设计能够提升逾期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具体表现为在贷后管理中期累计还款率提升最大。从最终服务表现看,虽然不能提升整体的还款率,但加速了还款进程,减少了逾期损失和管理成本。聊天机器人这一设计在人机协同服务下,能够提升人工客服的还款提醒服务效率。随着人工客服服务次数的增加,对其边际效率的影响先增后减。研究结果丰富了聊天机器人拟人化交互设计的理论机制,拓展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商业服务中的设计和应用。在实践中,有助于从借款人应对策略视角设计聊天机器人对话交互流程,在聊天机器人与人工客服协同服务下提升服务效率。
- 叶磊王翀王刊良郭长冬
- 关键词:聊天机器人人机合作贷后管理
-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算法预测呈现方式对人机共融决策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决策者对算法的态度及采纳程度是实现人机共融决策扩展中的关键议题。但目前关于算法预测的不同呈现方式的影响尚缺乏深入探究。本文以两个典型的人机共融决策场景为研究情境,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在线随机对照实验,探究智能算法预测结果以点估计及带有不同置信度的区间估计等形式呈现对人类决策者采纳程度的影响及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人类决策者对以不同形式呈现的同一算法预测的采纳存在行为偏误。研究提出并验证了可解释这一行为偏误的一种认知捷径,据此设计了一种可消弭该偏误的算法预测结果展示方式,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并分析决策者间的异质性。本研究结论具有清晰的因果识别及可操作性,对人机共融决策相关理论及实践具有一定的贡献。
- 高彧王聪王翀
- 关键词:点估计
- 慈善众筹匿名资助机制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在慈善众筹平台中支持者匿名资助有何直接和间接影响?文章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识别平台匿名机制对支持者自身以及后来支持者带来的资助影响。研究发现,支持者匿名资助选择与自身的资助金额之间存在互相正向的影响。虽然已有支持者的匿名资助会激励后来支持者同样选择匿名,但会负向影响后来支持者的贡献金额。匿名资助不利于后来支持者进行信息推断并建立对项目的信心。此外,已有支持者的匿名资助甚至会负向调节已有贡献金额对后来支持者资助金额的正向信号作用。慈善项目支持者在出资决策中存在观察性学习而非直接盲从。研究结果有助于众筹平台深入理解匿名机制的影响路径,并优化匿名机制设计。
- 叶磊王翀
- 关键词:羊群效应
- 在线慈善众筹中匹配捐款的动态影响:理论与实证
- 2023年
- 在线众筹平台可以利用网络汇聚慈善性捐助以辅助公益性项目融资,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获得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基于社会协调机制的“第三次分配”的实践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线慈善众筹过程中,平台可以借助企业和基金会的大额捐款对个人捐款进行匹配,即匹配捐款机制。匹配捐款能否有效刺激个人捐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一方面,经典的公共品理论指出,公共品的非排他性导致个人捐助者有“搭便车”的动机,企业的匹配捐款会“挤出”个人捐款。另一方面,动态公共品博弈产生的“跨时策略互补”效应会激发个体多捐助。本文采用一个离散公共品的动态自发供给模型来分析匹配捐款如何影响个人捐款额。模型分析显示,在“搭便车”动机与“跨时策略互补”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匹配捐款是否产生“挤出”效应取决于公益项目是否具有较高的内在质量。项目质量较高时,即达成目标筹款金额的内生预期时间较短时,则匹配捐款可以提升个人捐款额。本研究利用慈善众筹网站Kiva的项目捐款微观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和构造项目质量的动态测量。实证分析结果支持基于理论模型分析得到的假说。
- 沈吉叶磊王翀
- 关键词:公共品动态博弈
- 基金共同持股下的投资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被引量:1
- 2024年
- 发挥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维护市场稳定中的作用,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意义重大,然而,我国公募基金投资行为散户化一直饱受诟病。本文建立理论模型提出,在基金共同持股情形下,面对负面信息时的竞争性抛售行为,是导致股价崩盘的重要机制。结合理论预测,并使用2010-2022年基金季度持仓数据,本文验证了该影响机制,发现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持股基金的集中程度越高、长期持股倾向越强、业绩短期排名压力越轻,越有助于减轻基金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基金共同持股下的策略性博弈与竞争行为如何导致股价暴涨暴跌,丰富了从投资者交易行为解释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文献。
- 曾伟徐忠李尚宸沈吉王翀
- 关键词:负面信息
- 中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综述被引量:6
- 2004年
- 李慧王翀
-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