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
- 作品数:31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机血液滤过代替传统诱导透析的临床研究
- 朱彬张瑞斌高庆贞任万军王璞
- 低温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及与单核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在低温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RNA转录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再灌注损伤早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经过90min低温缺氧处理后培养4 h和8 h,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评估相关基因的RNA转录变化;通过细胞粘附实验来检查纯化的单核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早期粘附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吞噬内皮细胞膜的情况。结果经低温缺氧处理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调一系列的炎性细胞介素、共刺激分子以及内皮细胞素和内皮细胞素转换酶-1(ECE-1)、粘附因子等RNA转录水平,而对CD54的表达上调有限。CD4^+T淋巴细胞与正常内皮细胞和经低温缺氧处理的内皮细胞呈低水平的早期粘附,而单核细胞则表现出与血管内皮细胞呈高水平的早期粘附,且对低温缺氧处理的内皮细胞的早期粘附水平明显增加。单核细胞在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早期相互作用过程中可吞噬内皮细胞膜,但对经低温缺氧处理的内皮细胞膜的吞噬作用并没有增加;CD4^+T淋巴细胞不具备吞噬内皮细胞膜的功能。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经低温缺氧处理后上调多种炎性介素、共刺激分子、粘附因子等相关的RNA转录;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起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王小平刘子栋朱彬靖永胜王璞王少梅徐何
- 关键词: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缺氧
- 新一代多克隆抗体抑制异种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研究新一代兔抗人免疫细胞多克隆抗体(newRALG)对异种细胞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活化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致敏新西兰兔后获得newRALG。将PKH-26标记的猪血管内皮细胞(PEC)和正常人单个核细胞(PBMC)建立混合培养体系,培养液中分别加入newRALG、正常兔IgG、Thymoglobulin和Scavenger受体(SR)阻断剂PolyG,培养后收集PBMC,然后分别加入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标记的鼠抗人CD14、CD40、CD80、CD86和HLA-DR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对PEC膜的吞噬作用;通过淋巴细胞与PEC的混合培养体系,加入newRALG,以观察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和newRALG对增殖反应的阻断作用。结果PBMC与PKH-26标记的PEC共培养后,PBMC中的CD86^+单核细胞表达PKH-26,进一步研究发现PKH-26阳性的CD86^+单核细胞不但表达CD14、CD86和HLA-DR,同时上调共刺激分子CD40和CD80的表达水平。正常兔IgG(作为阴性对照)对单核细胞吞噬PEC膜无阻断作用,Thymoglobulin具有较低的阻断效果,newRALG与PolyG相似,均具有较高的阻断作用。正常未经刺激的人淋巴细胞不具备增殖能力,经灭活的PEC刺激后,人淋巴细胞具有高水平的免疫增殖反应。正常兔IgG不能阻断PEC对人淋巴细胞的免疫增殖反应;Thymoglobulin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降低而增强;高浓度的newRALG不能抑制人淋巴细胞的免疫增殖反应,但低浓度的newRALG则显示出强大地抑制人淋巴细胞免疫增殖反应的作用。结论单核细胞在异种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ewRALG可有效抑制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的免疫增殖反应,从而有效的抑制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 朱良明方玉松刘子栋王璞郭秀卿汪运山徐何
- 关键词:抗体内皮细胞单核细胞
- 去抗原血管移植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甲醛处理尸体股动脉应用于血液透析(HD)血管通路的临床效果。方法双向琼脂扩散沉淀反应(DADPR)测定甲醛处理后血管的抗原性。46例71次血管移植术前未行组织配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观察移植血管排异反应、血流量、通畅率和并发症。普通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血管保存效果和血管内膜增生情况。结果DADPR反复3次均无沉淀线。术后1月移植血管平均血流量(702±293)ml/min,其1、2、3年的初始和二次通畅率分别是(74.6%±6.5%)/(90.4%±5.5%)、(53.7%±7.2%)/(73.5%±7.2%)、(42.3%±7.2%)/(62.5%±9.2%)。术后6月、24月光镜显示移植血管各层结构完整。增生内膜最表层CD34、vWf阳性染色,表层下增生内膜为actin阳性表达的平滑肌细胞,弹力纤维结构完整;移植血管术后不同阶段发生血栓形成27例次(38%)、血管瘤2例、穿刺部位感染1例,无排异反应发生。结论甲醛处理血管可有效去除血管的抗原性,血流量和通畅率满意,并发症少;增生的血管内膜表达actin抗原,最表层有CD34、vWf阳性表达。该方法处理血管可应用于临床血管移植。
- 刘子栋朱彬王小平靖永胜王璞王少梅徐何
- 关键词:血管移植物血液透析通畅率内膜增生
- 不同透析方式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模式对终末期肾病自发脑出血(IC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1996 年1 月到2013 年12 月需要透析的终末期肾病合并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后采取的透析模式分为持续腹膜透析组(CPD 组)和无肝...
- 任万军王璞高庆贞贠萍王琪杜月娟
- 高龄血透患者应用生长激素对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 <正> 目的慢性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CHD)常见并发症,特别是高龄透析病人,是由长期的微炎症状态、酸中毒状态、钙磷代谢失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CHD病人对生长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抵抗也是重要原因之...
- 王小平朱斌王璞任万军王丽刘子栋
- 文献传递
- MHC-Ⅰ细胞内抗体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
- 2012年
- 目的构建Ⅰ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方法合成内质网滞留型MHC-Ⅰ细胞内抗体的基因片段,测序正确后酶切获取该胞内抗体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SSHG/CMV的EcoR I-BamH I位点构建pSSHG/MHC-Ⅰ。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腺病毒辅助质1粒pFG140、包装质粒pAAV/Ad及已构建的pSSHG/MHC-Ⅰ三质粒在293细胞系中同源重组包装rAAV。采用地高辛标记的斑点杂交方法测定rAAV滴度。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病毒质粒pSSHG/MHC-Ⅰ及人类MHC-Ⅰ胞内抗体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MHCI),经蔗糖梯度离心法获得rAAV组分,梯度稀释测得滴度为6.88×1010PFU/mL。结论通过分子克隆体外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rAAV-MHCI,为下一步人体细胞实验及移植免疫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王小平张瑞斌朱彬高庆贞靖永胜任万军王璞王琪
- 关键词:细胞内抗体内质网腺相关病毒
- 左旋肉毒碱加管通治疗血透患者顽固性不安腿的临床研究
- <正> 目的研究静脉补充左旋肉毒碱加口服管通,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顽固性不安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中心维持性血透病情稳定,透析3年以上出现顽固性不安腿患者16例,均为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及针对继发...
- 王小平朱斌王璞任万军王丽刘子栋
- 文献传递
-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1999年
- 观察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分别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国产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依普定和日本产利血宝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计数变化及其并发症。结果:常规治疗方法(单纯肾替代治疗)不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贫血状态,而依普定和利血宝组则均可有效地改善贫血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少,使用安全。
- 朱斌刘子栋王璞靖永胜马天旻
- 关键词:肾性贫血贫血药物疗法RHUEPO
- 同种异体单核细胞活化血管内皮细胞产生IP-10、I-TAC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对异体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活化作用以及产生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型趋化因子(I-TAC)的效果。方法人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酶消化法分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建立单核细胞与VEC共培养系统。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VEC表面粘附分子CD54、CD62E表达的情况,用RT-PCR检测VEC内I-TAC和IP-1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VEC与同种异体单核细胞共培养24h后,细胞内IP-10和I-TAC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在48、72h的表达维持在较高的水平。FACS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培养的VEC少量表达CD54分子,不表达CD62E分子。与同种异体单核细胞共培养24h后,VEC表面CD62E和CD54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在同种异体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反应中,单核细胞能活化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表达IP-10、I-TAC等趋化因子和CD54、CD62E等粘附分子,参与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
- 高庆贞王璞王琪姚小美王丽李进王小平徐何
- 关键词:单核细胞粘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