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晶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城市
  • 3篇生态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环境效应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农村
  • 2篇农村住宅
  • 2篇住宅
  • 2篇住宅建筑
  • 2篇小城
  • 2篇小城镇
  • 2篇节能
  • 2篇环境效应
  • 2篇建筑
  • 2篇建筑节能
  • 1篇代理
  • 1篇代理模型
  • 1篇地形
  • 1篇多视图

机构

  • 15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5篇王晶
  • 3篇侯兰功
  • 2篇黄俊
  • 2篇韩如冰
  • 2篇王亮
  • 1篇刘涛
  • 1篇吴斌
  • 1篇何小勤
  • 1篇刘洋
  • 1篇袁犁
  • 1篇王庆凤
  • 1篇唐中华
  • 1篇谭静
  • 1篇王睿
  • 1篇黄虹
  • 1篇田野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山西建筑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制冷与空调(...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2015年第...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飞行器Bump型面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Bump型面的优化方法,属于飞行器设计优化领域。本发明通过求解Taylor‑maccoll方程,运用流线追踪算法生成初始Bump型面。通过面元法快速预估其气动性能,并利用ANSYS软件簇检验其预估的准确性。...
黄俊邱家林刘洋王晶
青藏高原东缘川西地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化研究——以岷江流域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分析与测度地形过渡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化,揭示其空间演化规律,可为优化空间格局、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2000年、2010年和2019年3期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GIS,RS技术、土地利用模型及景观格局指数,揭示了青藏高原东缘川西地区土地利用在数量、空间上的演化特征及景观格局时空分布特征:(1)随高程、坡度增加以及阳坡转向阴坡,以人类活动主导的建设用地、耕地等用地类型逐渐过渡为以自然为主导的林草地。随时间变化,耕地和建设用地在各地形梯度分别呈减少和增加趋势,耕地、林草地梯度在低海拔、低坡度区域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梯度呈相反趋势。(2)2000-2019年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均呈现减少趋势,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而未利用地呈先减后增的状态,且建设用地、水域及未利用地变动速率较快。(3)2000-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以稳定型为主,其次为前期变化型、后期变化型,变化型面积占比最少。(4)2000-2019年研究区斑块破碎化程度升高、景观形状不规则,景观蔓延度、聚合度下降,景观多样性均匀度增加,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指数分布影响较大。
侯兰功王晶刘涛邓莹佳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成都平原城市群2000-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分析与测度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优化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0—2019年的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分析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2000—2019年成都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面积呈现典型“四增两减”特征,其中增加和减少最多的分别为建设用地(增加1704.59 km^(2))和耕地(减少911.04 km^(2));此外,建设用地以及水域动态变化明显。(2)2000—2019年,林地是成都平原城市群最为重要的生态用地,其重要程度高达53.81%,而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的生态价值重要性均未超过2%;在城市扩展状态下,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及草地4类用地变动对该区域生态影响较大,合计用地变动生态价值贡献率为94.76%。(3)在研究期间,成都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指数呈先降后升的特征。总的来看,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着动态稳定,2015年后呈现相对上升的趋势。[结论]政府应该管控土地利用方式,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保护耕地质量、数量,着重落实保护林草地政策,恢复和改善成都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以便有效提升城市群发展的可持续性。
王晶侯兰功何小勤刘涛邓莹佳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快速城镇化成都平原城市群
南朝书信词汇研究
南北朝时期社会分裂动荡,封建王朝更迭,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推动了语言的发展。从汉语发展史的角度看,南朝正处於汉语复音词大量形成、新词新义不断产生、更多外来语的吸收和中土化的中古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书信,是古...
王晶
关键词:南朝《汉语大词典》
多视图子空间聚类方法研究
随着互联网等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量数据随之产生,这些数据具有规模大、不完全、含噪声、模糊、随机等特点,如何从这些复杂数据中提取潜在有用信息和知识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聚类作为一种经典的数据挖掘方法,利用数据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王晶
关键词:数据挖掘
一种求解含参ODEs(常微分方程)的深度泛参深度算子网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求解含参ODEs(常微分方程)的深度泛参深度算子网络方法,方法包括:建立ODEs系统数据库;构建用于深度泛参深度算子网络求解含参ODEs的DFNet框架;基于已知ODEs数据、深度神经算子网络、预处理的深...
王晶黄俊王庆凤熊恒立
小城镇失落景观空间初探被引量:3
2011年
以小城镇失落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景观空间的景观、特色和功能是影响小城镇景观空间的三个方面,并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其失落原因,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
王晶袁犁
关键词:景观空间景观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墙内壁蓄热采暖系统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墙内壁蓄热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通过保温循环管2与盘管4相连,盘管4埋在墙体内侧的定型相变材料层7中,定型相变材料层7夹于两侧的混凝土层6中,墙体内的盘管4进、出口处均设有截止阀3...
朱沁萱韩如冰唐中华王晶王睿谭静黄虹卿玉涛
文献传递
小城镇失落空间及其形态研究
随着我国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小城镇发展也出现了照搬照抄大城市城市设计模式、大量使用外国城市规划设计理论、摒弃中国传统城市设计手法等问题,使得小城镇中有序的宏观空间肌理和微观空问难以形成、人性化的尺度和...
王晶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市设计小城镇
文献传递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成德绵城市带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定量研究与分析成都-德阳-绵阳城市带(成德绵城市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及其生态安全格局,对区域协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ESV当量法分析2010—2018年成德绵城市带ESV的时空变化;提取区域内99%、95%、90%置信水平ESV热点区域,识别生态保护核心“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选用高程、土地利用等8项重要阻力因子得到阻力面,构建区域生态廊道,识别城市带生态安全格局,对跨行政区生态网络空间布局提出优化建议。结果显示:2010—2018年,研究区ESV总量从1372.91亿元升至1519.93亿元,其中原材料、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EVS增长速率高于10%。研究区生态安全水平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高安全及次高安全区面积占比为49.8%,集中在西北部、中南部等区域;中安全及低安全区面积占比为50.2%,主要集中在南部建设用地较多的低海拔城镇地区。识别生态“源”地24处,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3%,且呈带状分布;生态廊道53条,生态节点41个,整体呈现多中心环状,网络连通水平较好。基于研究结果,构建了西北密东南疏的“两轴、三带、四节点”生态网络空间结构。
邓莹佳侯兰功刘涛王晶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廊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