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晶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膀胱
  • 2篇增生
  • 2篇手术
  • 2篇尿道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切除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后腹腔
  • 2篇后腹腔镜
  • 2篇膀胱癌
  • 2篇病理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机构

  • 11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王晶
  • 4篇冯建华
  • 4篇雷立容
  • 2篇莫卒
  • 2篇乐有为
  • 2篇莫金水
  • 2篇邝世航
  • 1篇廖济林
  • 1篇戴璟瑜
  • 1篇李广为
  • 1篇杨皓
  • 1篇丘惠娴
  • 1篇黄文涛
  • 1篇谢湘伟
  • 1篇侯祺
  • 1篇曾淑娟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治疗肾脏小肿瘤的两种手术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后腹腔镜(LPN)与开放手术(OPN)治疗肾脏小肿瘤,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LPN组患者平均出血量、肾热缺血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O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N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肾脏小肿瘤的手术方式。
王晶冯建华莫卒
关键词:肾脏小肿瘤后腹腔镜开放手术并发症
经尿道等离子体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使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切割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使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切割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其中,显效39例占72.2%,有效11例占20.4%,无效4例占7.4%,无一例术后感染,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显效20例占37.0%,有效15例占27.8%,无效19例占35.2%,术后感染5例占9.3%,总有效率为64.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并发症低,后遗症低,值得临床推广。
邝世航乐有为王晶
关键词:前列腺前列腺增生等离子体切割术
合并前列腺增生的NMIBC患者同期行TURBT及TURP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合并前列腺增生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同期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URBT)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就诊的93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的NMIBC患者的手术资料,其中45例行TURBT后同期行TURP治疗(TURBT+TURP治疗组);48例行TURBT(TURBT治疗组)治疗。术后随访2年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肿瘤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TURBT+TURP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TURBT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200,34.100,P<0.05),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0.165,0.728,P>0.05);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及复发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20,t=1.567,P>0.05);术后随访,TURBT+TURP治疗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较手术前及TURBT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TURBT治疗组较手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对合并前列腺增生的NMIBC患者同期行TURBT及TURP在解除患者尿路梗阻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莫金水冯建华王晶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比较与选择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比较与选择。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早期局限性肾癌患者86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43例)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3 d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除肾功能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的发生率为9.30%(4/43),对照组为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对机体炎性反应轻等特点,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莫金水冯建华王晶
关键词:局限性肾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对新生儿窒息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为新生儿窒息提供一种客观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本院新生儿科就诊并住院治疗的足月窒息新生儿64例,根据疾病严重度分为轻度窒息组(n =34)和重度窒息组(n =30),同时选取同期足月健康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进行比较,并分析 t﹣PA、PAI﹣1含量与 Apgar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组血清 t﹣PA 和 PAI﹣1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窒息组血清 t﹣PA 和 PAI﹣1含量[(35.8±2.9)ng/ml、(40.2±3.6)ng/ml]高于对照组[(19.2±2.2)ng/ml、(24.1±2.3)ng/ml],重度窒息组患儿血清 t﹣PA 和 PAI﹣1含量[(41.4±2.6)ng/ml、(64.2±3.9)ng/ml]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 t﹣PA、PAI﹣1含量与患儿 Apgar 评分负相关(r1=-0.587;r2=-0.407)。结论窒息新生儿的血清 t﹣PA、PAI﹣1的表达增高,并随着窒息程度的增加,其水平递增。血清 t﹣PA、PAI﹣1可作为新生儿窒息病情评估的指标,对临床完善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雷立容丘惠娴王晶曾淑娟杨皓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新生儿窒息
膀胱灌注肝素、碱性利多卡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探讨膀胱灌注肝素、碱性利多卡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12月期间门诊治疗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出现室性震颤1例,对照组经治疗后出现室性震颤2例,室性心律失常3例,室性早搏2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膀胱灌注肝素、碱性利多卡因联合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肝素治疗,并发症低,后遗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邝世航冯建华王晶乐有为
关键词:膀胱间质性膀胱炎肝素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C表达与淋巴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情况与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肿瘤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情况和微血管、微淋巴管的密度,分析VEGF-C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的关系,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和VEGF-C阳性、阴性表达的不同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的密度。结果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VEGF-C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χ2=15.461,P<0.05);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病理类型的NSCLC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C阳性表达的NSCLC组织微淋巴管计数高于VEGF-C阴性NSCLC组织(t=22.080,P<0.05);有淋巴结转移NSCLC组织微淋巴管和微血管计数高于无淋巴结转移NSCLC组织(t分别为37.312、20.847,P<0.05)。结论 VEGF-C可能通过调节微淋巴管生成的数目促进NSCLC的淋巴转移。
王开昕王晶雷立容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淋巴转移
结直肠活检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手术切除病理标本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对比术前病理诊断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CIN)患者的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方法 65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行结肠镜检查,并对病变组织取材活检,术后对切除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65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HGCIN 15例,与术前符合率为23.1%,其余50例诊断为腺癌,18例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32例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病变位于直肠的37例患者中,34例为恶性,病变位于结肠其他区域28例,16例为腺癌,直肠病变误诊率高于结肠其他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89,P<0.05)。结论结直肠HGCIN术前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直结肠HGCIN要结合病变的部位、大小、分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慎重处理。
王开昕王晶雷立容
关键词: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活检手术切除病理
ERCP取石后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后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2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98例ERCP取石后需进行LC手术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取石后行LC术的时机,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50),试验组在ERCP取石后3 d内行LC术,对照组在ERCP取石后第7天行LC术,比较两组LC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LC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发热、感染、出血、胆漏、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CP取石后3 d内行LC手术为最佳时间,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对肝脏的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预后效果好。
刘宜兵戴璟瑜王晶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亚洲人群GSTM1无效基因型与膀胱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亚洲人群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基因GSTM1无效基因型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平台从建库到2014年9月1日的文献,对所纳入的研究,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病例对照研究,累计样本量为5 992例,其中膀胱癌病例组2 618例,对照组3 374例。Meta分析结果可见亚洲人群中GSTM1无效基因型与膀胱癌易感性呈显著性正相关(OR=1.48,95%CI=1.33-1.65,P〈0.000 01)。亚组分析提示,土耳其人群、东亚人群及中国人群中,GSTM1无效基因型均显示出能显著增加膀胱癌易感性(OR=1.31,95%CI=1.06-1.62,P=0.01;OR=1.56,95%CI=1.37-1.78,P〈0.000 01;OR=1.61,95%CI=1.34-1.93,P〈0.000 01)。漏斗图提示各文献间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在亚洲人群中GSTM1无效基因型与膀胱癌易感性可能存在呈正相关。
侯祺黄文涛廖济林王晶李广为莫卒谢湘伟
关键词:GSTM1多态性膀胱癌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