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晓华

王晓华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血型
  • 3篇输血
  • 2篇血清
  • 2篇贫血
  • 2篇抗体
  • 2篇红细胞
  • 1篇单采
  • 1篇单采血小板
  • 1篇弹力
  • 1篇蛋白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患者
  • 1篇悬浮红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清铁
  • 1篇血清铁蛋白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栓

机构

  • 9篇连云港市第一...
  • 2篇江苏省血液中...
  • 1篇天津血液中心
  • 1篇连云港市中心...

作者

  • 9篇王晓华
  • 3篇李兴华
  • 3篇王恩波
  • 2篇刘衍春
  • 1篇何浩明
  • 1篇马玲
  • 1篇张树敏
  • 1篇樊晶
  • 1篇刘婷婷

传媒

  • 3篇淮海医药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栓弹力图评价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的价值及影响药物抵抗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评估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的价值并分析患者发生药物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的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200例。收集其治疗7日后血栓弹力图测量结果。于服药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药物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比较2组AAi、ADPi差异,并应用ROC曲线分析AAi、ADPi对ICVD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统计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情况并将患者分为药物抵抗组和非药物抵抗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CVD患者药物抵抗的因素。结果 治疗有效组AAi和ADPi均高于治疗无效组(P<0.05);AAi和ADPi有利于预测ICVD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其中二者联合检测评价ICVD药物治疗效果的价值最高,AUC为0.94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55%、73.94%;200例患者中发生发生阿司匹林抵抗21例(10.50%)、氯吡格雷抵抗38例(19.00%)、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药抵抗12例(6.00%);药物抵抗组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多重用药>5种、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比例高于非药物抵抗组(P<0.05);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多重用药>5种、使用阿托伐他汀均为影响ICVD患者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与ICVD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密切相关,AAi和ADPi越高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越好;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多重用药>5种、使用阿托伐他汀均为影响ICVD患者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关注并控制上述指标,以提高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
王晓华常亚张树敏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缺血性心血管病药物抵抗
CisAB01血型的血清学及基因型分析——附2例报告被引量:6
2017年
在ABO血型鉴定的工作中,时常会遇到正反定型不符,难以确定血型的情况,在排除人为及操作因素之后,亚血型往往是我们考虑的因素之一。亚型对血型鉴定和输血都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同种亚型会有多种血清学表现形式,而相同的血清学反应格局可能会是不同的亚型所致[1],故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有时不能很好的确定亚型,而血型基因检测就能较好的解决此问题。
王晓华马玲王恩波李兴华刘衍春
关键词:PCR-SSP基因测序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2015年1-7月1 221例输注红细胞成分患者MGT交叉配血情况,分析MGT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并探讨临床输血策略。结果:1 221例输注红细胞成分的患者中,MGT交叉配血次侧不合69例。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阳性57例,假凝集5例,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2例,加样错误3例,微柱凝胶干涸2例。结论:由DAT阳性导致的次侧配血不合,在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贫情况后,可以考虑给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假凝集、凝胶孔干涸、加样错误等原因导致的次侧配血不合,可在加强配血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中减少或杜绝发生。
王晓华王恩波李兴华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
不同红细胞输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凝血的影响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分析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01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需要输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组(简称少白组,57例)和普通悬浮红细胞组(简称普通组,5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环孢素和康力龙治疗,并输注血浆、血小板等血液制剂。在此基础上,少白组均加以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普通组均加以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ed blood cell-C_(3)b receptor garland rate,RBC-C_(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ed blood cell-circulation immune complex,RBC-CIC)以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ed blood cell-superoxide dismutase,RBC-SOD)]和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并对比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少白组和普通组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凝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BC-C_(3)bRR、RBC-CIC和RBC-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少白组:(18.36±2.44)%比(13.67±1.98)%,(14.36±2.26)%比(8.38±2.11)%,(70.34±12.68)μg/mg比(50.77±7.69)μg/mg,t值分别为11.268、14.602和9.963,P值均<0.05;普通组:(15.72±2.67)%比(13.39±2.14)%,(11.25±2.38)%比(8.42±2.04)%,(65.95±9.42)μg/mg比(51.08±8.61)μg/mg,t值分别为5.141、6.816和8.797,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少白组RBC-C3bRR, RBC-CIC,RBC-SOD和FIB均高于普通组[(18.36±2.44)%比(15.72±2.67)%,(14.36±2.26)%比(11.25±2.38)%,(70.34±12.68)μg/mg比(65.95±9.42)μg/mg,(3.48±0.37)g/L比(2.83±0.41)g/L,t值分别为5.511、7.154、2.098和8.886,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PT、APTT、T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少白组:(14.
王晓华孙琳常亚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功能凝血指标
多次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叶酸、VitB_(12)水平的变化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多次单采血小板之后献血者血清铁、铁蛋白(SF)、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12)水平变化。方法选择60例捐献血小板达10次以上的献血者,应用化学法和酶联法,分别在首次单采血小板前和多次血小板后检测其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首次单采血小板前和捐献达10次以上的单采血小板者相比,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均有所下降,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叶酸和维生素B1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血清铁和铁蛋白均有所下降,故对长期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要注意补充铁。
王晓华何浩明刘婷婷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叶酸
Rh系统类抗体在临床输血中的鉴定及应用(附1例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对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AIHA)Rh系统类抗体的鉴定与分析,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地用血。方法:应用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法及酸放散等试验对患者血浆和放散液中的抗体进行鉴定,并结合其自身红细胞血型抗原分析其抗体特异性。结果:患者血浆及放散液中抗体具有抗-D特异性,且自身红细胞抗原Rh D为阳性,具备Rh血型系统类抗体的血清学特征,经鉴定为类抗-D抗体。予D抗原阴性血液配合性输注,临床输注有效。结论:少数AIHA患者自身抗体具有类Rh血型系统特异性,在临床输血中应予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配合性输注,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有效。
王晓华骞田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H血型系统输血
备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其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本院备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发现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并分析其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法及盐水法对2014年4月-2015年3月10 512例备血患者标本进行抗体的筛选及鉴定。结果10 512例患者标本中检出不规则抗体55例(阳性率0.52%)。Rh系统共有21例(38.2%):抗-D 3例,抗-E11例,抗-c1例,抗-c E 6例;MNSs系统13例,均为抗-M;lewis系统共有6例,均为Lea;自身抗体9例;自身抗体合并抗-M1例;抗体特异性未确定有5例。结论建议将Rh E和Rh D血型抗原一起纳入常规血型检测,可尝试在因慢性疾病需长期输血患者中采用Rh E抗原同型输注。
王晓华樊晶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抗体筛检输血
一种输血科用血浆融化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血科用血浆融化干燥装置,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包括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的上端外表面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保温箱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系统底座,所述保温箱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LE...
王晓华
《中国输血杂志》2006-2015年红细胞血型参比文献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中国输血杂志》10年来红细胞血型的参比文献,了解其现状,以期对临床血型工作提供方案。方法统计、分析本刊2006-2015年有关红细胞血型参比的个例报告、个案型论著等文献,所选文献的报告例数均≤3例。结果符合本文遴选标准的文献共计231篇,计251例,共涉及10个血型系统。其中血型抗原报道的有112例,以ABO系统为主;血型抗体报道的有139例,以Rh系统为主。应用三氯乙酸、乙醚等对红细胞有损伤的单一化学试剂的放散试验近年来已很少采用。血型基因检测技术逐步得到推广。结论从本刊10年发表的血型参比文献可以发现引起临床输血反应等主要是ABO、Rh等10个血型系统,新技术、新方法逐渐在血型参比中得到应用,这对于研究疑难血型及其分子机制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晓华刘衍春李兴华王恩波
关键词:血型抗原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