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哲 作品数:11 被引量:4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更多>>
基于模糊控制的LPG/柴油双燃料电控喷射系统 被引量:1 2005年 机械控制的 L 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难以保证 L PG与柴油的最佳掺烧比 ,满足低碳烟排放 ,低油耗的要求。本文将模糊控制算法应用于 L PG流量的控制 ,设计了以 87C5 5 2单片机为核心的模糊智能控制系统 ,应用于改装后的 L 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以发动机转速和油门拉杆位置为输入量 ,L PG流量为控制量 ,控制规则设计离线进行 ,通过控制量决策表对 L PG流量进行智能控制 ,使发动机的碳烟排放大幅降低 ,燃油消耗有所下降。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王忠 袁银南 杨军锋 王小哲关键词:LPG/柴油双燃料 电控喷射系统 低油耗 碳烟排放 掺烧比 模糊控制算法 不同燃料柴油机多环芳烃排放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11年 在一台直喷式柴油机上,采用玻璃纤维滤纸及XAD-2吸附管采集、超声和索氏提取、气质联用分析等技术,测量了燃用柴油、生物柴油及其调合油B50排气中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PAHs).研究表明,柴油机颗粒相PAHs排放随着负荷的增大呈现降低的趋势,气相PAHs排放随着负荷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的颗粒相和气相PAHs排放有所降低,其平均排放浓度也均低于柴油.生物柴油排气中总PAHs排放浓度为41.1~70.1μg/m3,总PAHs的平均排放浓度与柴油相比下降了33.3%.3种不同燃料的三环PAHs排放均占总PAHs排放量的44%左右,生物柴油的三环PAHs所占比例要高于柴油.生物柴油排放的PAHs毒性当量与柴油相比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表明燃用生物柴油对人体的危害性有所降低. 王忠 安玉光 许广举 王小哲关键词:生物柴油 多环芳烃 柴油机 气质联用 多缸柴油机机体试验模态研究 被引量:14 2003年 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确定了 CZ480柴油机机体各阶振动频率 ,运用动态分析软件对机体在各阶振动频率下的变形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第一、四阶模态的振型以机体的扭转振动为主要特征 ;第二、三、五、六阶模态以机体弯曲、弯曲与扭转相结合振动为主要振型特征 ,这几阶振型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影响较大。振动频率较高时 ,在机体的上部 (即活塞在缸套内的运动位置处 )平面会产生沿机体轴向的振动 ,表现为椭圆振型特征。机体在该处的振动变形会导致气缸漏气、窜机油等现象 。 王忠 王小哲 袁银南 李健康关键词:机体 试验模态分析 柴油机多环芳香烃类污染物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聚四氟乙烯滤膜及XAD-2吸附管采集、超声和索氏提取、气-质联用(GC/MS)分析等方法对柴油机排气中多环芳香烃类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多环芳香烃(PAHs)各组分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在0.99以上。线性范围较宽,为0.0125~80μg/mL。该方法样品采集效率较高,样品提取效率均在95%以上。方法重复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5%,滤膜样品的回收率为70.1%~95.9%,吸附剂样品的回收率为77.0%~102.6%。灵敏度高,检出限在0.04μg/m3以下。该方法适用于柴油机排气中PAHs含量的快速分析。 王忠 安玉光 许广举 王宇成 王小哲关键词:多环芳香烃 柴油机 气质联用分析 甲醇/柴油PAHs形成途径的动力学模型与仿真 被引量:2 2014年 对甲醇/柴油化学反应和多环芳香烃(PAHs)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由228种组分和1 584个基元反应组成的甲醇/柴油PAHs计算模型.采用CHEMKIN软件中的reflect shock和均质零维反应模型,研究了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PAHs生成过程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预测甲醇/柴油燃烧过程中的反应温度,甲醇摩尔分数,反应中间产物CO,CO2,O2的摩尔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着火延迟;甲醇/柴油燃烧过程中,单个苯环主要通过丙炔基聚合和环化反应以及苯基的加氢反应形成;多个苯环主要通过脱氢加乙炔反应形成;PAHs的生成量随着甲醇掺混比例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混合气当量比减小,PAHs的前驱体C2H2,C3H3生成量减少. 王忠 赵洋 李铭迪 王小哲关键词:甲醇 柴油 多环芳香烃 化学反应动力学 基于小波变换的发动机润滑油使用周期近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 2003年 应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发动机润滑油的近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研究了润滑油近红外吸收光谱随发动机工作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快速定性分析润滑油的性能、确定润滑油的使用周期提供了一种新颖、可靠的分析方法。试验使用8个润滑油样本,建立了润滑油使用时间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数学关系,为进一步快速定量检测润滑油的性能、确定润滑油的使用周期提供了理论和试验方法。 王忠 陈斌 王小哲关键词:小波变换 发动机 润滑油 近红外辐射 495Q柴油机的噪声测量与频谱分析 被引量:3 2002年 根据柴油机噪声、振动产生原因 ,测量了 4 95Q柴油机的近场噪声和部分零部件的表面噪声声压级 ,用频谱分析的方法 ,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噪声的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 ,得出有关零部件如油底壳、曲轴的材料、形状对柴油机噪声、振动及其传递所产生的影响 ,为确定柴油机的主要噪声辐射源提供了依据。 王小哲关键词:柴油机 噪声 频谱分析 改性生物柴油碳烟与NO_x排放试验 被引量:6 2011年 针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较差、NOx排放偏高的情况,添加抗氧化剂(BHA)对生物柴油进行燃料改性,分析了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讨论了改性前、后生物柴油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测量了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改性生物柴油的排放污染物随转速、负荷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抗氧化剂改善生物柴油碳烟、NOx排放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燃料改性后,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大幅度提高,燃油粘度略有降低;发动机的碳烟、NOx排放均明显下降,特别是在中、高负荷时效果显著;燃烧过程中抗氧化剂抑制了脂肪酸长链分子的高温裂解,促进了自由基的淬熄效应,由此改变了碳烟与NOx排放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许广举 王忠 毛功平 王小哲关键词:生物柴油 抗氧化剂 燃油品质 过氧化改质对生物柴油及排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过氧化方法对生物柴油进行燃料改性,探讨了过氧化改质的机理,测量并分析了过氧化改质对生物柴油粘度和过氧化值的影响。在170F柴油机上,对过氧化改质前、后生物柴油进行台架试验,考察了过氧化改质对生物柴油NOx排放和碳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改质后,脂肪酸甲酯碳链中的双键被打断,饱和程度增加,氧化安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动力粘度最大可降低8.2%;燃用过氧化改质生物柴油,标定转速、各个负荷下,NOx和碳烟同时下降。 李瑞娜 王忠 李铭迪 许广举 毛功平 王小哲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 生物柴油 氧化安定性 碳烟 霍尔传感器在柴油机低温起动中的应用 2008年 基于霍尔传感器工作原理,设计了柴油机低温起动系统的霍尔型起动电压、电流、转速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电路;利用新型的柴油机低温起动试验方案,进行了低温起动电压、起动电流、起动转速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最大低温起动电流达到680 A,起动电压大于8.6 V,起动平均转速为280 rad/min,性能完全满足柴油机低温起动系统要求。同时也验证了霍尔传感器能够准确测试柴油机低温起动系统的起动电压、电流和转速信号。 胡明江 王忠 王小哲 祁利巧关键词:柴油机 霍尔传感器 起动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