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宪栋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自然科学总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信号
  • 2篇网络
  • 1篇导电
  • 1篇导电高分子
  • 1篇导电高分子材...
  • 1篇导电机理
  • 1篇递推
  • 1篇电致变色
  • 1篇对抗式
  • 1篇信号分选
  • 1篇信号识别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系统
  • 1篇隐身
  • 1篇隐身技术
  • 1篇蠕虫
  • 1篇时频
  • 1篇时频变换
  • 1篇谱聚类
  • 1篇自适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电子工程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航天长征...

作者

  • 6篇王宪栋
  • 1篇薛磊
  • 1篇赵尔波
  • 1篇姚月松
  • 1篇干国政
  • 1篇贾坤
  • 1篇石奇鑫
  • 1篇刘佳琪
  • 1篇刘洪艳
  • 1篇连世伟
  • 1篇马继廉

传媒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电脑编程技巧...
  • 1篇红外
  • 1篇导弹与航天运...
  • 1篇信息安全与通...
  • 1篇中国电子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导电高分子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从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理出发,以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吸波机理、红外隐身机理以及电致变色机理为基础,研究和分析了导电高分子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不足,最终得出了导电高分子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及其发展趋势。
王宪栋赵尔波
关键词: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机理隐身技术吸波电致变色
安全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2012年
数据库安全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门计算机技术,其安全性越来越重要。从数据库安全性的基本概念入手,针对目前可能存在的威胁数据库安全性的各类风险,结合实例展开对于数据库安全技术研究。
王宪栋姚月松石奇鑫
关键词:安全技术信息管理系统
对抗网络蠕虫的良性蠕虫的设计被引量:3
2006年
网络蠕虫能利用系统漏洞自动传播,造成网络拥塞,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利用良性蠕虫(WAW)对抗恶意蠕虫是一种新技术,它具有速度快、针对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是现有良性蠕虫技术的研究刚开始,目前出现的几种所谓的良性蠕虫在安全性、可控性、有效性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良性蠕虫的具体方案,并对其对抗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干国政贾坤王宪栋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
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的辐射源脉冲信号分选算法被引量:2
2020年
为有效解决脉冲信号分选中辐射源数量不确定和脉冲数据分布形式复杂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的辐射源脉冲信号分选算法。该方法通过构造脉冲信号样本数据的拉普拉斯矩阵,并计算其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参数空间变换后样本新特征向量,然后采用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对新样本向量进行聚类,最终实现辐射源脉冲信号分选。经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算法对于未知辐射源脉冲信号分选的有效性,辐射源脉冲信号分选正确率达到94.47%,试验结果表明了文中所提算法克服了辐射源数量不确定和信号样本复杂分布的问题,对于辐射源脉冲信号分选具有较高准确性和鲁棒性。
何重航刘佳琪王宪栋刘洪艳高路
关键词:信号分选仿射传播聚类谱聚类
基于残差递推的自适应GM(1,1)模型被引量:4
2013年
传统GM(1,1)模型存在不能预测波形序列的问题。在GM(1,1)模型和残差GM(1,1)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新陈代谢数组,经重新推导后得到递推GM(1,1)模型和残差递推GM(1,1)模型,将前者模型的解与后者取对数后的模型的解反相相加后,得到自适应GM(1,1)模型的解。以实例数据对上述4种方法进行仿真和比较,结果表明,自适应GM(1,1)模型较其他方法有更好的预测效果,从根本上解决了GM(1,1)模型对波形序列的预测问题。
连世伟薛磊王宪栋马继廉
关键词:灰色系统
基于卷积网络和对抗式学习的雷达信号识别算法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雷达信号识别中因新信号数据与训练数据的样本差异,导致卷积网络模型识别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网络和对抗学习的雷达信号识别算法,提升模型对新样本的识别率。首先,依据时频变换理论,变换得到雷达信号时域-频域能量分布图像,以表征信号脉内调制特征;然后,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的结构,构建卷积网络模型,并利用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预训练;最后,融合生成对抗网络的思想,网络模型采用对抗学习方式,根据输入新样本数据自适应调整、更新网络各层参数,提升模型对新样本特征提取能力。仿真结果表明,-4dB信噪比样本识别率由79.78%提升到90.67%,-2dB信噪比样本识别率由83.15%提升到91.00%,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何重航刘佳琪王宪栋王宪栋刘洪艳
关键词:雷达信号识别时频变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