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良
-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思茅发生一起不明原因的家栖鼠集中死亡现象被引量:1
- 1996年
- 思茅发生一起不明原因的家栖鼠集中死亡现象王国良1994年5月23日,思茅市综合厂发生大量不明原因的自毙鼠。近年来该市周边地区有鼠疫流行,为防止鼠疫的突然发生,笔者随当地防疫站有关业务人员到现场进行了调查,并采样检验分析。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现场调查...
- 王国良
- 关键词:家栖鼠啮齿目
- 元江县鼠疫流行区鼠类及鼠蚤调查及防制评价被引量:2
- 1995年
- 1992年3~4月,对云南省元江县鼠疫流行区的鼠及鼠蚤进行了调查和防制。共获得鼠213只,隶属3属5种;蚤294只,隶属2属2种。用0.05%敌鼠钠盐毒谷饱和投饵,取得了96%的灭鼠效果,即时控制了疫情,说明在鼠疫疫区紧急处理时灭鼠应首选慢性杀鼠剂。用0.05%溴氰菊酯和5%滴滴涕加0.5%敌敌畏混合剂,分别于灭鼠前后对地面作滞留喷洒,灭蚤率为93%;而只用5%滴滴涕加0.5%敌敌畏在灭鼠前喷洒一次,灭蚤率仅达74%,笔者分析了其原因。
- 王国良王耕兴吴爱国
- 关键词:鼠疫鼠蚤敌鼠钠盐溴氰菊酯敌敌畏
- 云南两地黄胸鼠对杀鼠灵抗药性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00年
- 对云南省连续大量使用敌鼠钠盐灭鼠较早(8~9年)的两个地区黄胸鼠,用标准药物(0.05%的杀鼠灵)进行了抗药性实验。结果发现:潞西县的黄胸鼠已产生抗药性,抗药性发生率为16.28%;保山市黄胸鼠已出现抗药性个体,抗药性发生率为6.82%。从而提出解决抗药性的措施及今后的灭鼠工作应加强抗药性监测的建议。
- 王国良邴福根陶开会
- 关键词:黄胸鼠抗药性监测杀鼠灵灭鼠工作地黄
- 血吸虫病高原平坝型流行区鼠类调查被引量:2
- 1999年
- 作者于1998年9月对大理州巍山县血吸虫病流行严重区的10个自然村在耕作地、稻田、居民区三种生境进行了鼠类的调查研究。结果共捕获标本905只,共计4目5科7属13种,其中啮齿目1种3属8种,食虫目2科2属3种,攀鼩目1科1属1种,食肉目1科1属1种,以啮齿目居多,黄胸鼠为优势种。成年黄胸鼠为78.43%,亚成年为9.31%,少年为2.84%。稻田、居民区黄胸鼠的性比分别为47.06%和51.05%。孕鼠率为26.83%,平均胎仔数为7.06只。在这些鼠类体内发现血吸虫、肝毛细线虫,多头绦虫等11种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在巍山县鼠体内尚属首次发现,而且这些也是人体寄生虫,家鼠类与人接触密切,人很可能感染上这些疾病,应予以重视。
- 蔡文凤杨光荣吴兴熊孟韬陶开会王国良范崇正
- 关键词:鼠类年龄组成血吸虫病
- 巍山县永建乡小型兽类感染肝毛细线虫调查被引量:7
- 1999年
- 1998年9月,在云南省巍山县永建乡捕获小型兽类908只,隶属4目5科7属13种。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97.36%。剖检905只,有4种438只感染肝毛细线虫,感染率48.40%。其中黄胸鼠881只,阳性435只,感染率49.38%。
- 熊孟韬杨光荣吴兴吴兴陶开会王国良陶开会
- 关键词:小型兽类肝毛细线虫感染率流行病学
- 云南省墨江县人间鼠疫的判定及分析被引量:4
- 1997年
- 云南省墨江县人间鼠疫的判定及分析梁云何晋候林桂兰王国良李强何利春张永信雷起学王军白宏1996年5~8月,在云南省墨江县通关镇新武办事处的武居寨、马场、毛木树、卡房、海尾发生大量自死鼠,先后发现24例可疑腺鼠疫患者。为此,对该地及周围地区进行了鼠疫病原...
- 梁云何晋候林桂兰王国良李强何利春张永信雷起学王军白宏
- 关键词:鼠疫病原学
- 巍山县鼠类和蚤类种群组成调查分析
- 2000年
- 目的 了解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蚤的种群组成,探讨鼠疫态势,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不同生境内用捕鼠工具捕获鼠类,将其用乙醚熏蒸后获取蚤类,并分别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共捕获鼠类4目5科7属13种,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97.36%。获蚤类3属3种,以缓慢细蚤和印鼠客蚤为主要种类,分别占68.49%和30.42%。调查结果与该县近5年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巍山县作为我省鼠疫流行严重的近史疫区,具有发生鼠疫的有利条件,应引起重视。
- 熊孟韬杨光荣陶开会王国良蔡文凤
- 关键词:鼠类蚤类鼠疫预防措施疫区
- 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鼠类及其传播作用探讨
- <正>目的: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鼠类的种群组成,探讨其传播血吸虫病的作用,为完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不同水系在洱源县、巍山县和永胜县的重度流行区选点调查.将不同生境内捕获的鼠类分类鉴定后,解剖肉眼观察肝脏表面的...
- 熊孟韬杨光荣吴兴范崇正陶开会吴鹤松蔡文凤王国良
- 文献传递
- 高原平坝区鼠类传播血吸虫病的作用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 :阐明云南高原平坝区鼠类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方法 :按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查常规方法对鼠类、人群及家畜同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感染率鼠类 0 .15 % ( 3/1941) ,人群 18.62 % ( 2 92 /15 68) ,牛 2 8.5 3% ( 10 9/382 ) ,马属 13.88% ( 2 9/2 0 9) ,猪 6.5 5 % ( 46/70 2 ) ,其它动物为 0 ;EPG( X)鼠类0 .0 49,人群 1.31,牛群 0 .0 5 2 ,马属 0 .0 2 6,猪群 0 .0 18;日排卵量鼠类 3.71个 ,人群 19670 7个 ,牛群 6915 4个 ,马属 5 2 11个 ,猪群 4733个。结论 :经分析 ,鼠类中黄胸鼠、褐家鼠及斯氏家鼠等是平坝区局部地区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之一 ,但在血吸虫病传播作用上并不显得重要 ,居于极次要的地位 ,在流行病学上没有太大意义。
- 杨光荣吴兴熊孟韬范崇正陶开会吴鹤松王国良蔡文凤
- 关键词:鼠类日本血吸虫
- 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鼠类的传播作用探讨
- 2000年
- 目的 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鼠类的种群组成 ,探讨其传播血吸虫病的作用。方法 鼠类分类鉴定后 ,用常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 捕获鼠类 4目 6科 11属 19种 3435只 ,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主要种类 ,分别占45 0 9%和 2 8 2 7%。检验 3411只 ,阳性 32只 ,感染率为 0 94% ,鼠群EPG (X)为 5 78。其中高原平坝亚型流行区感染率为 0 15 % ,鼠群EPG (X)为 0 0 5 ;高原峡谷亚型流行区感染率为 1 97% ,鼠群EPG (X)为 13 39。结论 从总体上看 ,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鼠类的传播作用不大 ,但在高原峡谷区的局部地区有一定的作用。
- 熊孟韬杨光荣吴兴范崇正陶开会吴鹤松蔡文凤王国良
- 关键词:鼠类血吸虫病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