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周
- 作品数:18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军总医院创新培育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控制性超促排卵对IVF-ET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综合分析控制性超促排卵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IVF-ET长方案促排卵治疗新鲜周期移植未妊娠而在随后的3个月内自然周期解冻移植妊娠的68例(新鲜周期未妊娠组,A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内长方案促排卵治疗新鲜周期移植妊娠的85例(新鲜周期妊娠组,B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在新鲜周期治疗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年龄、降调天数、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Gn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的激素水平、移植胚胎数、移植日雌孕激素比例、取卵后黄体酮用量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鲜周期妊娠组相比,未妊娠组Gn起始量增加、获卵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起始量、获卵数是影响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降低Gn起始量、减少卵泡募集减少获卵数有助于新鲜周期妊娠率提高。
- 李敏王蔼明王伟周闫玲李华陈美君
- 关键词:控制性超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
- 利用孤雌激活评估ICSI后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利用价值
- 2019年
- 目的本研究以ICSI后未成熟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卵母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冷冻对其后续效果的影响,评估ICSI后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利用价值。方法未成熟卵母细胞直接成熟培养(新鲜组)与玻璃化冷冻后成熟培养(冷冻组)的成熟率,并利用孤雌激活的方法比较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结果发现新鲜组与冷冻组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囊胚率均无差异(P>0.05)。但两组的GV期卵母细胞成熟率低于MI期(P<0.05),且冷冻组的GV期卵母细胞受精率低于MI期(P<0.05)。不过裸卵体外成熟培养效果欠佳,特别是对GV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后的卵母细胞发育潜力低下,无囊胚形成。结论ICSI后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冷冻对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没有明显影响,但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发育潜力低下,有待进一步提高体外成熟培养技术。
- 刘成军涂艳琴王蔼明商微王伟周李敏沈玉良
- 关键词:ICSI未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体外成熟培养孤雌激活发育潜力
- 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移植胚胎数、胚胎的发育潜能和胚胎完整性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军总医院生殖中心接受FET治疗的1 346例患者,1 346个FET周期。按年龄〈30岁、30~〈35岁、35~〈40岁、≥40岁分为A、B、C、D四组;根据移植前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自然周期(N组)、人工周期(H组)和促排周期(S组);根据移植胚胎数2、3枚分为E、F两组;根据解冻胚胎继续培养后卵裂球是否分裂生长,每个FET周期所移植胚胎中进一步卵裂的胚胎个数n,并据此分为I(n=0),II(n=1),III(n=2或3)三组;根据复苏后移植胚胎卵裂球的完整性分为两组:完整组和受损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年龄方面,A组、B组、C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均高于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然周期、人工周期及促排周期3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妊娠率和种植率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2枚或3枚胚胎,对妊娠结局(妊娠率45.56%vs.45.02%)影响不大(P〉0.05),但两组着床率(26.07%vs.17.40%)有显著性差异(P〈0.05);胚胎解冻后继续培养,随着进一步卵裂胚胎数目的增加,妊娠率(分别为25.27%、39.29%、52.37%)和着床率(分别为10.74%、19.79%、29.16%)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且三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胚胎完整组的妊娠率略高于胚胎受损组(45.08%vs.40.1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相比较,胚胎完整组着床率显著高于胚胎受损组(24.65%vs.18.85%,P〈0.05)。结论移植前不同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移植2枚或3枚胚胎对妊娠结局影响不大;年龄和卵裂球的完整性是影响FET成功的重要因素;冻融胚胎提前解冻并培养后,选择进一步卵裂的胚�
- 王伟周魏德莉沈玉良吴迪王蔼明
-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年龄妊娠率着床率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高龄患者移植策略初探(附31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高龄患者的移植策略选择。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8年7月在海军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31例高龄(年龄≥35岁)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移植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个取卵周期中29个新鲜移植周期,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率31.0%;第3天移植胚胎30个,种植率20.0%,第5天新鲜移植囊胚16个,种植率37.5%;6个解冻周期解冻移植10个囊胚,获得临床妊娠6例,周期妊娠率100%,种植率70%;一个取卵周期累积临床妊娠15例,累积临床妊娠率48.4%。结论高龄患者根据胚胎情况选择胚胎的移植时间,可以获得理想妊娠率,同时可降低多胎妊娠,减少并发症。
- 李敏商微王伟周何晓玲王蔼明
- 关键词:受精体外胚胎移植
- 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的应用概况
- 2009年
- 王伟周商微
- 关键词: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染色体PCR
- 死精子症患者附睾取精行ICSI治疗成功个案分析
- 目的 探讨严重的死精子症患者附睾/睾丸穿刺取精行ICSI治疗的安全性及成功经验分享.病例患者男,43岁,婚后18年未避孕未育,性生活正常,诉外院多次精液检查均不正常(具体不详);于2011年9月到我生殖中心男科就诊.女方...
- 赵勇王蔼明汤晓蓉王伟周
- 褪黑素对老化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能力的改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阶段(IVC)添加褪黑素(MT)对卵母细胞老化引起发育受损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_2O_2)处理小鼠MII期卵母细胞诱导老化,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10、50、100、150μmol/L,体外受精(IVF)后统计各组二细胞率、囊胚形成率,检测老化卵母细胞的线粒体活性及丰度(Mitotracker Red、JC-1)、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拷贝数等指标;在100μmol/L H_2O_2处理条件下,老化卵母细胞在IVF后的培养阶段分别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10-5、10-7、10-9 mol/L),统计二细胞率、囊胚率,并且分别检测各组获得囊胚的细胞数及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H_2O_2诱导卵母细胞老化后,囊胚发育率随H_2O_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50μmol/L和100μmol/L H_2O_2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26.27±0.06)%和(28.46±3.45)%,相比对照组的(34.90±1.77)%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_2O_2诱导老化卵母细胞中,100μmol/L、150μmol/L H_2O_2浓度时,ROS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性线粒体的丰度及拷贝数呈现下降趋势,膜电位呈上升趋势,但相比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μmol/L H_2O_2处理诱导卵母细胞老化后,在培养液中添加10-9 mol/L褪黑素组与老化对照组相比,囊胚率[(29.42±2.39)%vs.(20.87±4.12)%]、囊胚细胞数(39.36±9.78vs.37.91±4.25)均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下降(2.57%vs.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这些指标均达到与未经老化处理组的相似发育水平。结论老化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发育率和发育质量偏低的现象,可以通过在受精后体外培养阶段添加褪黑素得到改善。
- 王伟周任立坤沈玉良魏德莉陈昭烈
- 关键词:褪黑素线粒体体外培养
- 男性不育410例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检测与治疗
- 2009年
- 王伟周王蔼明刘成军沈玉良
- 关键词:男性不育解脲支原体感染精液检测药敏试验
- 褪黑素缓解老化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发育受阻的研究
- 高龄妇女接受体外受精(IVF)治疗后的成功率明显偏低。其中,卵母细胞老化造成的胚胎发育能力下降,是导致高龄妇女体外受精后妊娠率低、流产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能够缓解老化卵母细胞 IVF后发育受阻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王伟周
- 关键词:线粒体褪黑素体外受精发育受阻
- 文献传递
- 从囊胚移植到单囊胚移植——看胚胎移植的趋势被引量:1
- 2009年
- 在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提高妊娠率和降低妊娠风险一直是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由于囊胚时期移植可以更好的选择胚胎的发育潜力,而单囊胚移植在不降低妊娠率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降低双胎和多胎妊娠妊娠,降低了妊娠的风险,引起了很多中心的重视。现将单囊胚移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王伟周刘成军商微
- 关键词:单胚胎移植囊胚辅助生殖妊娠率